APP下载

后现代平面设计的一“面”之缘

2014-09-02王超刘旭影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平面设计后现代主义

王超++刘旭影

摘要:平面设计不仅仅是世俗的,还是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多世界级的设计大师都钟爱于平面设计,并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但是谈起平面设计时,头脑中往往会充斥那些大街上的一块块长的、扁的、发光的广告牌子;各种促销的海报;各式各样的名片……尽管这些也是由各种视觉元素构成的用来表达、传播信息的平面设计作品,但是很多人会将它与低端、不入流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很多人对后出现代平面设计的设计理念缺少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介绍了后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分析靳埭强先生的水墨系列招贴的后现代特色,希望能够重新让大众认识后现代平面设计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超平面设计;旧金山平面设计;靳埭强水墨

中图分类号:J0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19-03

一、后现代平面设计及范畴

什么是平面设计呢?首先,平面设计是当代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世界范围内适用范围最广的设计表现形式,在我们周围较为常见的有广告、杂志封面、海报等形式。具体来讲平面设计的一般创作方式是利用线条、色彩、文字等视觉元素营造出一个二维的视觉空间。其本质就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是一门二维空间内的表现艺术,属于视觉传达的范畴。其次,平面设计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就如19世纪中期的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平面设计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现代主义的平面设计风格必然不同,因此,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在当今的平面设计风格中,平面设计的风格更具包容性、多样性和幽默性。这些是符合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

“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德·奥尼斯1934年所著的《西班牙语类诗选》中,其意在表现现代主义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对现代主义理性的、反叛的行为。这就为之后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单调性和重理性的表现形式,主张个性的、多样的和幽默的设计风格,深受大众的喜爱与认同,后现代平面设计风格也来源于这一个时期。谓后现代平面设计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从后现代建筑、领域延伸出来的平面设计风格。其设计特点有别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单调、雷同、千篇一律的理性的设计形式,后现代平面设计更强调人情味,注重消费者的感受和形式的多样化,具有较多的装饰和幽默元素。这种风格经过十几年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风格进行有选择的融合与发展,逐步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因此,要想从观念和认识上了解后现代的平面设计所就需要对后现代主义有所了解。

二、平面设计的后现代发展历程

(一)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之源

后现代主义设计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建筑领域,是由著名设计师罗伯特·文丘里发起的,他在建筑设计中反对“少则多”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主张将历史的装饰风格和具有美国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从而创作出新的设计风格。然后这一风格蔓延到了平面设计领域和其他设计领域。并随之产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形式或设计团体,例如“超平面设计”、“反文化平面设计”、“新浪潮平面设计”、“里特罗平面设计”、“旧金山平面设计(海湾派)”的设计风格。其中“超平面设计”和“旧金山平面设计”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开端和重要中心。

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超平面设计”是由一批具有反叛意识的青年设计师在设计中把平面设计与建筑设计进行结合的设计运动,他们在平面设计中主张采用简单的、庞大的几何图形和强烈的色彩组合,并进行夸张、变形等处理手法,从而取得一种具有装饰效果的平面设计作品,开创了后现代平面设计风格的雏形。

旧金山的平面设计又称“湾区”设计,因其主要分布在旧金山湾地区因而得名,是由一些关系密切的小型设计工作室或设计事务所在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成为领导设计潮流的主要设计风格的时候,引领海湾地区的平面设计界自然、全面地转入后现代主义设计。这些事务所喜欢用绘画的手法形成画面的轻松感,在板式的处理上改变了现代主义严谨的风格,通过幽默的、诙谐的方式处理元素,营造出独特的感染力。这些小型的事务所比较具有弹性,也能够审时度势来调整自己的设计风格和方向,很容易迎合时代的发展潮流。由于他们在从事设计活动时能够对设计的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因此能够非常敏锐地察觉到后现代主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把从建筑设计领域中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加以巧妙运用,并将其糅合在平面设计的元素之中,这对于促进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设计作品打破了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刻板、沉闷的原则,凸显了乐观主义色彩、热情洋溢的幽默感以及对于形式和空间的无拘无束的运用,这就形成了独特的、有感染力的新风格,这也使“湾区”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集团和中心。

除了以上的平面设计运动外,还有意大利的孟菲斯集团、里特罗的书籍设计风格等,都为后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设计形式。

(二)平面设计的后现代因素及发展趋势

1.后现代平面设计的因素。通过对后现代平面设计成长历程的简单回顾,不难看出在后现代平面设计中没有形成统一风格的设计流派、设计形式,这说明后现代平面设计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设计形式的同一性。其次,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主张反对装饰的原则进行了批评,这是对现代主义批判的继承,认为增加设计的装饰性能够满足大众的审美情趣,使装饰主义风格获得重生,所以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师都喜欢运用各种装饰的元素进行设计创作,这就与现代设计的单调、理性化形成鲜明对照。再次,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单纯地否定现代主义,而是采用一种折中的设计语言,在实用功能即设计目的不变的前提下,一方面采用拼接、混合等手法恢复装饰主义等历史风格,另一方面给设计赋予人性化、情感化的设计特征。最后就是大部分的后现代设计都具有戏谑、调侃、隐喻的幽默性和娱乐性。这些鲜活的设计特征都有利于平面设计的后现代化。

可以说后现代的平面设计其实质是对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一种改良,一种折中的设计语言形式。一件好的平面设计作品,首先是作品需要有好的创意,好的创意能够左右作品的成败;其次是处理好图形、色彩、文字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这就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构图,将三者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最后就是要运用色彩元素,营造出画面色调的统一与强烈的色彩感觉。

2.后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虽然后现代的平面设计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形式上的设计流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都为后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可能,尤其是电脑设计软件的普及化使用,使平面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设计领域;另一方面是对历史文化元素的应用上,为设计赋予历史的、个性的、自由的艺术风格,很多著名的设计大师都喜欢将历史的文化的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如著名的德国设计师岗特·兰堡,在设计中特别钟爱土豆,将土豆文化自然和谐地融入到他的海报设计中,成就了著名的土豆系列海报。

三、靳埭强先生水墨系列招贴的后现代因素

靳埭强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世界级的设计大师,他的设计作品可谓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也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烙印,其中最能体现其设计理念的就是他的水墨系列的设计作品。

靳埭强先生既是一位画家又是一位设计师,由于深受父辈影响,从小就研习水墨画,后来又师从水墨画家吕寿琨,这就使他具备了扎实的水墨基础,在水墨创作中他又继承老师吕寿琨不拘泥于传统水墨,力求对传统进行革新,探索水墨语言新境界的思想。其次他又是一名设计师,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跟随香港中文大学的王无邪先生学习设计,对当时的流行的波普艺术、构成主义和包豪斯有浓厚的兴趣,经常探索设计语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方式,因此他是集艺术与设计于一身的,正因为有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靳埭强先生的水墨设计作品中,水墨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endprint

在设计元素上,靳埭强先生在我国传统国画中提取的水墨元素作为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元素,水墨形式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国画,但又不完全遵照传统手法,他希望对传统形式进行创新,将水墨作为新的设计语言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从而创作出新的设计形式。虽然叫水墨招贴,但作品中更多地是将水墨元素处理成一种设计符号,而非纯正式的传统水墨画,例如同样是一个“红点”在不同的招贴中,它具有不同的意义,在中日画家交流展的海报中,它代表日本,在《心象》系列中它代表心灵的沟通,在其他作品中也代表过大自然母亲、太阳等意义,这也暗合了后现代设计包容性、多样性、多变性的创作手法。

其次是在空间构图的表现上,后现代的平面设计通常会赋予人性化、情感化的设计特征,使其具有调侃、隐喻的幽默性和娱乐性。靳埭强先生的作品中,水墨虽然是主要的创作元素,但在创作中整个画面的营造并非完全使用水墨,往往会加入笔墨纸砚等真实的实物,这些看似随意加入的实物一方面能够使画面丰富,避免单调,赋予设计情趣感,贴近大众的生活;另一方面这些实物能与水墨构成新的独立的空间结构,使作品不仅拥有一个传统的水墨意蕴,还有了一个隐喻的空间世界,引发大众的猜测与联想,增加了娱乐性。这些都成了其水墨系列独有的空间构图形式,也是其水墨系列具有的后现代设计的特征。

正因为靳埭强先生对传统的水墨有着深入的理解,才使他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变化出具有现代视觉传达效果的设计形式。因此靳埭强先生的水墨系列设计作品不仅是立足于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更是后现代平面设计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创作中善于打破传统形式,努力营造新的空间形式,同时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设计中,丰富设计的趣味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设计方式将会越来越成熟,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

四、总结

诚如当今时代平面设计已经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平面设计,例如小到名片的设计,大到房地产巨幅广告的策划,这些都离不开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既是高雅的艺术又是通俗的大众文化,这些都需要用视觉元素来实现,利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计的内涵。平面设计风格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在后现代的浪潮中平面设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首先在形式上要避免单一、呆板的设计形式,注重装饰的重要性,满足大众对审美的需求然后内容上要有文化内涵,幽默或隐喻地将设计目的传达出来,而非简单地复制重复。正如靳埭强先生的水墨系列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对传统形式的浅显利用,而是不断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相结合,勇于探索创新的产物,后现代的平面设计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批判地继承优秀的设计成果,不断地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詹文瑶.现代平面设计简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9):155-158.

[2]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394-415.

[3]周锐.范圣玺.吴端.设计艺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291-296.

[4]李砚祖.张也夫.中外设计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5]熊瑛.朱宁.平面设计中的后现代设计[J].文学界,2012,(3).

作者简介:王超,男,年龄:26岁,民族:汉,政治面貌:党员,籍贯:河北省衡水市,专业:2013级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理论研究,学历:在读研究生,在读学校: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刘旭影,女,年龄:25岁,民族:汉,政治面貌:党员,籍贯:河北省保定市,专业:2013级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理论研究,学历:在读研究生,在读学校: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面设计后现代主义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特点解析——以我国影视作品为例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试论后现代主义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