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的德育功能探析

2014-09-02杨俊山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校园文化功能

摘要:高校体育在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具有其特有的德育功能。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催化剂,对学生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形成及思维意识活动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影响和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高校体育;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65-02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在高等学校,体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和发挥体育育人的德育功能,使之在高校建设和人才培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点燃激情,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催化功能

1896年4月,当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在希腊雅典熊熊燃起之时,体育就注定了与激情和凝聚力的不解之缘。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体育已远远超越了强身健体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在摆脱“东亚病夫”、迅速崛起、实现现代化强国之路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一种象征、一种标志、一种媒介,以它特有的魅力,发挥了激发热情、凝聚人心的强大功能。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求实创新、快乐健康为内涵的体育精神催化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强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大学是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场所,集聚了这个时代的精英。同时,大学又是一个思想激荡的地方,思想的碰撞促进文化的碰撞,在文化的碰撞中促进文化的选择。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大学还是一个特殊的价值系统,它承载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创造一种物的价值,而是要创造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而且使这些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通过某些特殊的途径内化到大学生的心灵之中,并通过他们的价值追求去创造社会的价值、国家的价值和民族的价值。因此,体育在大学中就承载了传递文化、激发热情、凝聚人心的重要使命。首先,要围绕自身学校的校训打造自己学校特有的大学体育文化,通过各种体育细胞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如,“同舟共济”这一同济大学百年校训就成为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各类体育活动的精神,无论是运动会、各类比赛,还是晨跑、课外活动,集体主义、团结协作被发挥的淋漓尽致,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学校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充分利用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载体,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实践证明,在“奥运年”、“世界杯年”、“大运年”因势利导地点燃和催化学生的激情,以体育为媒介开展各类德育活动,所产生的凝聚力和效果将会长远地蕴涵在学校的方方面面。第三,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德育主题鲜明的体育活动,教师、学生、师生的体育活动围绕学校发展、建设的中心,按不同的时段科学规划。如:教师节的“同舟共济”——教师户外拓展活动、感恩节的“同舟共济”——师生爱心接力活动等,不仅为师生提供了精彩的体育大餐,更成为了增强全校师生凝聚力的催化剂。

二、锻造品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功能

体育不仅能促进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在锻造品格,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在具体的体育环境中,参与者在改善体力和获得技能的同时,通过对自己的优缺点、灵性的展现,再经过教师的指导、规范和同伴们的赞许、提醒,促使自己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尤其把中华体育精神日渐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健身、娱乐之中,将促进其个性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展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并成为永久的精神支柱之一,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高校体育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喜爱体育运动,因此,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意志品德等在体育活动中都能最充分地表露出来,所以,高校,特别是高校的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功能,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体育中的品格锻造是通过体育运动实现的,要在教师有意识地提示、诱导、要求等教育下,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实施这个过程,采用“21天效应”研究成果将会达到较好的效果。行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形成一个新习惯或纠正一个不良习惯至少需要坚持21天,即某一行为重复强化训练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故称之为“21天效应。大学的体育教育可针对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实际情况,围绕校风校纪建设,运用“21天效应”提高大学生的素养,实施“21天工程”,培养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以某个体育项目为载体,科学安排,循序渐进,重点强化训练,并将每项习惯训练延长至105天,即5个“21天”。第一个“21天”为刻意不自然阶段、第二个“21天”为强化阶段、第三、四个“21天”为巩固阶段、第五个“21天”为稳定阶段。当前一项训练进入巩固阶段时,再开始下一项的训练。如大学生晨跑活动,教师通过自身的榜样、灵活的形式、趣味的安排向学生展示这一体育项目的魅力,再辅之于恰当的纪律约束和成绩激励,坚持实施5个“21天”后,不仅能培养学生晨跑锻炼的生活习惯,更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良好品格。

三、陶冶情操,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优秀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成才追求、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涉及范围广、参与人数多、重视文化环境等特点和功能。体育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又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同时对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在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内化为高校师生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意志,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精神中强烈的爱国精神、规范有序的公平竞争精神和科学的求实创新精神有助于吸引并凝聚师生爱国爱校,创造良好的校园教学环境,使各集体之间、同学之间能公平竞争、友好共处,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在导向、教育、规范约束、辐射等方面,具有其特定和有效的肋推功能。大学通过加强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举办体育文化节等途径,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可以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开展大学校园体育文化。

发挥体育对校园文化的助推功能,就要以体育为载体,从理想与人格的养成、集体主义导向、竞争意识的提高、个性的完美与发展、美的鉴赏与追求等方面入手,统筹规划,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在理论与实践上深化大学体育的改革,使其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趋完善和优化。第二,培养学生自觉的体育意识,形成体育的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使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能够稳固,真正把体育视为其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第三,充分发挥教师综合素质的教育作用,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开拓性和创造性。第四,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都落到实处,促使学校体育风气的形成。

四、倡导理念,社会文明建设的服务功能

在社会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程度,与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其次,体育以它特有的魅力为社会成员广泛认同和喜爱,其发展的活力、影响力及作用力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再次,体育作为人类共同创造的特殊社会文化活动,它所构建的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体育不仅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工具,它倡导和引领着和平、进步、团结、公平、拼搏、和谐的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念。因此,体育(尤其是高校体育)在服务社会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endprint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又是传播体育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堡垒,对社会(特别是高校所在地区)的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首先,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这是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的根本。高校体育要给学生传授健身知识、方法和技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专项特长,培养他们较高的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和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以先进科学的理念和技能服务于社会。第二,要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更要教会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提高社会适应性。将自然属性为主的人培养成以社会属性为主,兼容自然属性的人是高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三,随着高校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高校体育也要发挥其特定优势,即在立足发挥学校体育功能的同时,要不同程度地兼顾社会的需求,凸显出高校体育诸要素的社会化。如高校体育系统中的师资、场馆器材、学生、体育活动本身等,要主动地接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尽可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第四,要突出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宣传与感召。充分利用高校宽裕的体育场地、完善的体育设施、丰富的体育项目及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欢声笑语的亮丽风景,向社会展示高校体育的风采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以良好的形象和富有吸引力的场景加强向社会群众进行体育健身的邀请,为城市甚至整个城市的周边带来一片生机,成为所在地区最为生机勃勃的场所。通过主动地对当地全民健身等方面施加影响,突显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包括引领文化)、全民健身等诸多的社会功能。第五,社区是高校体育服务社会最好的桥梁与纽带。高校师生带着健身知识与技能下社区,传播先进科学的理念,为社区居民健身活动开展科学辅导,体现了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直接参与和促进。同时,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自身文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将通过学生与社区的接触,与社区健身活动的有机融合等多种形式,对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乃至社会体育的内容、形式、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当学生进入社会转换角色后,他们形成的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独特习惯,会随着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播于社会,体现出向社会辐射的功能,引领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德华.21世纪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教育价值[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10).

[2]周爱光,宋亨国.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

[3]王向东.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04,(9).

[4]任顺元.心理效应学说[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燕成.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再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07,(6).

[6]郭林翠.体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关系[J].考试周刊,2009,(31).

作者简介:杨俊山(1985—),男,辽宁辽阳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现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

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校园文化功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