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4-09-02陈晗向楷雄肖利张革英张优良
陈晗++向楷雄++肖利++张革英++张优良
摘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主题,材料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材料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出发点,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目标,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材料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64-02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必然有着独特的规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目标、内容和模式必然呈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单一的工作,而是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学生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等多方面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其培养方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存在于本质的区别:特别注重加强创新能力的提升,注重知识、技能、能力构成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要求。
因此,以地方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思路和人才必须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寻求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创新型教育的改革步伐,将创新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构造具有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和管理机制,是地方性大学丰富教学方式,构建立体化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质量的关键。
一、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打破现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创造力训练出发,加强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形成成套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完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时代特点的创新型材料类人才培养的各个教学环节以及一整套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达到培养创新型材料人才的目的。
二、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内容的思考
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以此为中心,探讨大学生创新型教育的课程体系,扩展学生知识广度,最终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开展以创新为目的的训练手段,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创新训练计划的构建与执行以学分的形式将其纳入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研、社团活动、为人处事的能力、文艺体育活动、论文撰写、职业技能培训、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立等课堂之外的活动归纳成“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计划应包括科研创新的思考与探索计划、发明创造的训练计划、科技敏感度的训练、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五方面内容。
2.在学校和学院建立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分级实施机构。学校和学院分别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负责相应的管理工作,指导小组制定具体执行方案和负责创新训练的操作和实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和实施工作,均匀纳入学校和学院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评价中,学院和相应的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等各部门的创新训练计划的校级和社会活动,特别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上的一些创新设计和开拓思维的社会活动,学院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举行一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活动和讲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兴趣、意愿,选择相应的项目内容和方式,从而形成了学院、学生自愿、互动的创新培养机制。
三、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在实践层面上,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环节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校准理论研究成果,从而在理论上得到更高提升,更能在本学院未来发展中起到较大的指导作用,并推广到学校及其他地方院校。
1.结合学科的相似性,以工程材料学科为基础、以非金属材料学科为中心、以新型能源材料为优势来构建学科的平台,综合学科的特点和优点设计相通的课程体系,形成一种多学科适应的全新平台课程体系,形成以知识结构为构建特点的“平台+适应式”课程体系。通过“沟通、增加、类比、弹性”等调整方式,在传统的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相平衡的核心课程设计,重新确定多学科适应型核心课程,多采用学院的学科优势,加强专业的地域、资源等优势的开发,以加强学科交叉、复合型专业的建设为原则,构建以工程材料学科为基础、以非金属材料学科为中心、以新型能源材料为优势来构建学科的平台。设置以“平台适应式课程”为依托的“课程模块”教学。在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和先进性的前提下,形成材料科学教学模块;在考虑学分合理和满足总学分的情况下,以选修课和必修课搭配均衡为原则,允许学生自由选课,逐步建立并实现在弹性指导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个性化特点,开发学生的创新才能的人才培养方案。
2.深化教学改革,发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带头作用。全力加强优势重点课程的设计,以优势重点课程为带动,加强特色课程的培育与开发。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之上,打造一批优势重点课程和特色课程。此外,在优势重点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并持之以恒地建设具有新型能源材料为特征的特色课程,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证。创新型材料人才培养,要不断深入推动教学模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按照材料类创新型教育的要求,尊重学生特点和发展方向,加强指导教师的作用,不断调整学生的学习计划适合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着重选择具有培养潜力的学生,针对其创新能力的高低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增加特殊训练环节;在创新型材料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中,结合国外的教学资源,以探讨、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加强创新性实验,加入到老师的科研,尽早进入实验室,更多地涉足科研活动与实践,积极探索科研训练课程教学的新方式。
3.以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为构建中心,在不断实践中实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针对现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创新性实验为主,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实现开放的科研氛围,最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个培育环境,使学生的创新种子在温床上萌芽,甚至开花和结果。为此,这种倡导以创新型为前沿的教学方式,依赖于具有先进和开放思想的老师,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学生是这种教学的中心,老师只是一个导向作用,形成自主性、合作性、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完全能够促进一些科研项目的转化为科研成果。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进行分层次培养,这样避免了传统实验教学一刀切的缺陷,使得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能力较弱的学生也不会因为完不成任务而心急气馁,更好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教师在创新研究实验的指导过程中,贯彻“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通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案的思考,并加以对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修订,地方性高校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钟秉林,董奇,葛岳静,方瑾,何丽平.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22-24
[2]涂铭旌,唐英,张进,孟江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方法及路径[J].西华大学学报,2012,31(4):1-4
[3]赵韩强,赵树凯,潘洪涛.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68-69
基金项目:金属材料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0C02。
作者简介:陈晗,副教授,博士。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