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4-09-02郑慧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项目化教学高职

摘要:本文提出了高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并应用于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高职;项目化教学;植物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25-02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由过去的传统教育方式逐渐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模式转变。[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是园艺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依据园艺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植物组织培养工作项目设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组建应用性植物组织培养室,应用组培技术进行花卉、苗木等良种快繁与无病毒种苗生产的能力。对于植物生产这一园艺技术专业的核心工作岗位而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特别突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推广,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必将在植物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实现高职教育园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用人需求,需要进行基于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所谓项目化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2]本文是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有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根据传统的教材框架,依照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与发展等知识点逐步展开。学生学完之后,理论很懂,但无法应用于实际,表现在不能独立组建实验室,不能应用组培技术进行植物生产。实行项目化课程改革以后,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组培课程的设计思路转变为以“组建实验室应用组培技术开展植物生产”这一核心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实验室设计、培养基配制、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组培工厂化生产这些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围绕核心能力构建课程内容。

二、教学目标重新设定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授课对象为园艺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和杭州市部分企业的调研,重新设定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三、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内容

教学项目的设定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实际工作有直接关系,并且具有一定难度。[3]按照这样的要求,具体教学项目设置如表2。

(二)教学方法

教学体现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拘泥于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学科性,而突出植物组织培养职业岗位的实践作为取舍教学内容的依据。将单项操作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环节多而且各项技术间关系密切的特点,随着课程教学的进展,一个接一个,一环套一环,有序进行,使每个学生牢固掌握每项基本操作,练好基本功。在进行单项技术操作训练之后,安排综合实习。要求每个学生针对某一植物的特点,从培养基配制,到外植体的选取、消毒、接种、培养、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等全过程进行实践,并进行最后的实践成果展览,达到完整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能的目的。建设设备完善、功能较好的校内外生产实践基地(校外为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聘请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部分教学工作和实训指导。学生实训的成品要达到合格商品的要求,能产生利润。使学生充分理解植物的应用及创造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意识。

四、项目化教学改革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在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应关注学生。[4]项目化教学改革后,先后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2010、2011、2012级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证明,教学效果明显优于改革前。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将课堂与企业实践操作结合,课堂建立在实训中心和企业生产车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成品产生利润的快乐;与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紧密联系,该企业优势明显,是全国园艺行业的龙头企业,吸收他们的新品种、新工艺、园艺行业新的生产流程,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课程考核与产品相结合,将学生的产品作为考核关键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课程教学改革由校企双方指导老师共同参与,双方老师共同授课,随时根据生产一线实际需求调整授课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尧妃,陈焕通.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9,(10):182-183.

[2]贾丽飞,李鹰.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33):124-125.

[3]高扬.高职《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52-53.

[4]张晓娟,张琳林.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探析[J].河南科技,2013,(16):249-250.

基金项目: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项目编号JG201126。

作者简介:郑慧俊(1980—),男,浙江省杭州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园艺技术专业教师。

endprint

摘要:本文提出了高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并应用于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高职;项目化教学;植物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25-02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由过去的传统教育方式逐渐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模式转变。[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是园艺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依据园艺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植物组织培养工作项目设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组建应用性植物组织培养室,应用组培技术进行花卉、苗木等良种快繁与无病毒种苗生产的能力。对于植物生产这一园艺技术专业的核心工作岗位而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特别突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推广,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必将在植物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实现高职教育园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用人需求,需要进行基于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所谓项目化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2]本文是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有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根据传统的教材框架,依照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与发展等知识点逐步展开。学生学完之后,理论很懂,但无法应用于实际,表现在不能独立组建实验室,不能应用组培技术进行植物生产。实行项目化课程改革以后,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组培课程的设计思路转变为以“组建实验室应用组培技术开展植物生产”这一核心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实验室设计、培养基配制、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组培工厂化生产这些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围绕核心能力构建课程内容。

二、教学目标重新设定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授课对象为园艺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和杭州市部分企业的调研,重新设定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三、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内容

教学项目的设定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实际工作有直接关系,并且具有一定难度。[3]按照这样的要求,具体教学项目设置如表2。

(二)教学方法

教学体现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拘泥于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学科性,而突出植物组织培养职业岗位的实践作为取舍教学内容的依据。将单项操作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环节多而且各项技术间关系密切的特点,随着课程教学的进展,一个接一个,一环套一环,有序进行,使每个学生牢固掌握每项基本操作,练好基本功。在进行单项技术操作训练之后,安排综合实习。要求每个学生针对某一植物的特点,从培养基配制,到外植体的选取、消毒、接种、培养、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等全过程进行实践,并进行最后的实践成果展览,达到完整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能的目的。建设设备完善、功能较好的校内外生产实践基地(校外为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聘请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部分教学工作和实训指导。学生实训的成品要达到合格商品的要求,能产生利润。使学生充分理解植物的应用及创造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意识。

四、项目化教学改革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在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应关注学生。[4]项目化教学改革后,先后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2010、2011、2012级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证明,教学效果明显优于改革前。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将课堂与企业实践操作结合,课堂建立在实训中心和企业生产车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成品产生利润的快乐;与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紧密联系,该企业优势明显,是全国园艺行业的龙头企业,吸收他们的新品种、新工艺、园艺行业新的生产流程,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课程考核与产品相结合,将学生的产品作为考核关键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课程教学改革由校企双方指导老师共同参与,双方老师共同授课,随时根据生产一线实际需求调整授课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尧妃,陈焕通.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9,(10):182-183.

[2]贾丽飞,李鹰.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33):124-125.

[3]高扬.高职《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52-53.

[4]张晓娟,张琳林.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探析[J].河南科技,2013,(16):249-250.

基金项目: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项目编号JG201126。

作者简介:郑慧俊(1980—),男,浙江省杭州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园艺技术专业教师。

endprint

摘要:本文提出了高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并应用于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高职;项目化教学;植物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25-02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由过去的传统教育方式逐渐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模式转变。[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是园艺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依据园艺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植物组织培养工作项目设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组建应用性植物组织培养室,应用组培技术进行花卉、苗木等良种快繁与无病毒种苗生产的能力。对于植物生产这一园艺技术专业的核心工作岗位而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特别突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推广,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必将在植物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实现高职教育园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用人需求,需要进行基于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所谓项目化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2]本文是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有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根据传统的教材框架,依照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与发展等知识点逐步展开。学生学完之后,理论很懂,但无法应用于实际,表现在不能独立组建实验室,不能应用组培技术进行植物生产。实行项目化课程改革以后,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组培课程的设计思路转变为以“组建实验室应用组培技术开展植物生产”这一核心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实验室设计、培养基配制、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组培工厂化生产这些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围绕核心能力构建课程内容。

二、教学目标重新设定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授课对象为园艺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和杭州市部分企业的调研,重新设定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三、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内容

教学项目的设定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实际工作有直接关系,并且具有一定难度。[3]按照这样的要求,具体教学项目设置如表2。

(二)教学方法

教学体现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拘泥于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学科性,而突出植物组织培养职业岗位的实践作为取舍教学内容的依据。将单项操作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环节多而且各项技术间关系密切的特点,随着课程教学的进展,一个接一个,一环套一环,有序进行,使每个学生牢固掌握每项基本操作,练好基本功。在进行单项技术操作训练之后,安排综合实习。要求每个学生针对某一植物的特点,从培养基配制,到外植体的选取、消毒、接种、培养、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等全过程进行实践,并进行最后的实践成果展览,达到完整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能的目的。建设设备完善、功能较好的校内外生产实践基地(校外为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聘请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部分教学工作和实训指导。学生实训的成品要达到合格商品的要求,能产生利润。使学生充分理解植物的应用及创造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意识。

四、项目化教学改革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在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应关注学生。[4]项目化教学改革后,先后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2010、2011、2012级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证明,教学效果明显优于改革前。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将课堂与企业实践操作结合,课堂建立在实训中心和企业生产车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成品产生利润的快乐;与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紧密联系,该企业优势明显,是全国园艺行业的龙头企业,吸收他们的新品种、新工艺、园艺行业新的生产流程,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课程考核与产品相结合,将学生的产品作为考核关键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课程教学改革由校企双方指导老师共同参与,双方老师共同授课,随时根据生产一线实际需求调整授课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尧妃,陈焕通.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9,(10):182-183.

[2]贾丽飞,李鹰.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33):124-125.

[3]高扬.高职《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52-53.

[4]张晓娟,张琳林.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探析[J].河南科技,2013,(16):249-250.

基金项目: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项目编号JG201126。

作者简介:郑慧俊(1980—),男,浙江省杭州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园艺技术专业教师。

endprint

猜你喜欢

植物组织培养项目化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类通识任选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浅析罗汉果组织培养新技术的探索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开展生物学 “植物组织培养” 选修活动课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