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项目教学法中高职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2014-09-02孙咏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角色职责

孙咏梅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高职院校在实践中探索、引进的一种实效性极强的教学方法。但是,要想发挥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就要求每一位教师打破只传授传统知识的教学模式,转而向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地学习的角色变化。本文通过职业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诉求以及高职教师的角色与职责的阐述,进而论述了项目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高职教师的角色。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职;教师;角色;职责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28-02

一个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他一直以来经历的学习方式是“教师讲授,学习者听讲、做笔记”的过程,当他成为教师的时候,他也会把这种方式理所当然地当作教师的教学方式继续进行下去。而当一种变革来临需要他调整时,我们发现,原来的教学方式越是掌握得牢固,重新改变和适应就变得越发艰难。项目教学法是高职院校在实践中探索、引进的一种实效性极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体。但是,要想发挥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具备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教学素质外,还应具备一些有效素质,比如主持和掌控课堂的能力、比普通教学更完善的启发诱导能力以及全面、公正的综合评价能力。随着“以人为本”思想和民主化社会的进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意识与日俱增。这就动摇了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打破教师只传授传统知识的教学模式,转而向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地学习的角色变化。

一、职业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诉求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对未来职业发展有用的东西,即产生职业学习行为。那么,是否参加了有组织的教学行动就一定意味着发生了学习行为?作为职业教育中的教育者面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如何努力探索现代职业学习的规律,明确自己在学生形成职业行为中的责任,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追寻的理想境界。

当今,职业教育面临着培养目标复杂化趋势、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课程模式的“适度劳动过程系统化”、教学方式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导向转变的倾向。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指导处处长杨进曾指出:职业教育应以能力为本位,努力满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实行“订单”化培养模式;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促进文化基础教育功能化;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和技术发展需要,促进专业教育实际化等八方面的思路和对策。从制度层面和行业层面来看,许多方面的挑战非教师个体可以实现,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和整个行业共同努力才能推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等待一切管理制度、课程调整、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后才能行使自己的责任。因此,从微观的角度讲,作为每一个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角色地位,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效利用项目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将学习由教师的责任转为学生自己的责任,并且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使其在共同体中通过对话和反思,进行初步的社会性学习。

二、高职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1.充分发挥教师隐性主体的地位。一直以来,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较重要的人,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系统地、有目的地引导、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使之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态度的养成、行为的形成等方面有步骤、有秩序地按照一定规律发展着。然而,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影响并不都是以直接的控制方式施加影响的。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学习者凸显出明显的主体地位,而项目化教学中教师最明智的做法是按照社会的需求和不同职业的要求、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考虑学生的先前经验和成长规律等,设计好相应的项目,引发学生在模拟或接近现实的或现实的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克服挫折等。这时的教师不是“缺失”,而是退居“二线”,以更为隐蔽的状态,将教育的意图传达给学生。这种隐性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通过精心的策划,积累和运用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利用权变理论,将错综复杂的外界环境因素和千变万化的学生内在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并获得进入社会的关键能力。

2.明确以全面发展和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直接依存经济发展,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应需要的人力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讲,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

以职业教育或就业教育为导向,与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在项目化教学中,为了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或标准,学生在完成项目教学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还通过充分体验、模拟、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解决项目中的各类,分析典型案例中的问题、矛盾冲突与解决对策,充分体验现实职业岗位对一个“职业人”的全方位要求。在此基础上,锻炼了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抗挫能力以及进取心、责任心、诚信品格等,这些职业的关键能力与因素,恰恰是一个学习者全面发展的体现。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就业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现实要求,利用、寻找或营造职业要求的各种契机和平台,从中挖掘出对学生有益的项目,让学生在亲历过程中感受、体验、反思、创造,获得职业能力发展的同时达到全面素质的提升。

3.重视学习者的责任。学校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环境,一种学习环境会造就一种类型的学习,养成一种类型的学习者。项目化教学中提供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的学习环境,所造就的是模拟或真实场景中的学习,所养成的是自主发展的人。因此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学会充分利用学习共同体的帮助,就理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宰者,他不仅导向着学习目标,也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极具权威性。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不仅在学习过程中以隐性主体的身份参与,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也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化,学习的责任通过教师的引导,从教师对学生负责逐步转向学生对自己负责。

三、项目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高职教师的角色

1.准备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1)根据课程需要,教师为学生开发、设计教学项目。也可以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研究开发项目。这一阶段,也是教师设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结合生产实际和学校的现有教育资源,开发、设计教学项目。(2)教师提出一些完成教学项目的建议,并帮助学生策划和设计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潜能。(3)在整个准备阶段,教师要把操作的信息资料、资源和合适的方式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2.实施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持人。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持人,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至于教师“教”得如何,要看学生“学”得如何,教师的作用是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帮助。(1)划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项目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特长和兴趣及要求,对学生进行设计分组。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专业技能,顺利完成项目方案计划。(2)做学习者的主持人和顾问。在进行项目教学过程中,保证富有成效的小组学习过程,保证学习小组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保证学习活动结果的高质量,教师扮演着主持人和顾问的角色。教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正确描述任务,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讨论积极性,随时对学习小组的要求做出反应,正确处理意外结果以免破坏学习环境和气氛,随时帮助学生从冲突中解脱出来。教师在项目化实施过程中就要像一本字典一样,做好相关知识的编码准备,随时接受学生的查询;教师要成为实践操作的指导者,教师不仅要能知道学生在操作中的失误,自己还要会标准规范地完成操作任务,为学生做出示范指导。

3.评价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与指导者。在项目教学中,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多元性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强调运用完成项目的方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项目教学的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进步程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和鼓励为主。

德国教育家福尔克曼曾说:“在课堂上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学科体系下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充分认识到“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积极意义,确立现代教育观念,自觉地转换角色,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程有娥.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2005,(8).

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角色职责
LNG安全监管职责的探讨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各级老促会的新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