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2014-09-02徐晓微张俊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德育影响

徐晓微+++张俊华+

摘要: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发挥它的积极影响,降低消极影响,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西方社会思潮; 德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2-0111-04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特征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学派分支较多,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系统的梳理,主要有周铁城的“四大社会思潮”说,包括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刘同舫的“五大社会思潮”说,包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保守自由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萧功秦的“六大社会思潮”说,包括新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新左派、新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其中,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影响较大的有后现代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

1.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是对当时的社会、理性、科学、哲学的批判和反思。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德里达、利奥塔、福柯、罗蒂、詹姆逊、哈贝马斯等。后现代主义坚决否认本来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否认有世界的最终本质、本原的存在,即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强调非中心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零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原;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自20世纪末进入我国思想界,最初以文学思潮的形式传播到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社会生活相对多样化,商品化逻辑无限扩张,大众传媒迅速普及,后现代语境充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后现代主义提供了传播的土壤。[1]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坚持了哲学的批判性,对所有过往的一切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解构,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看重被现代性所忽视的一切,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了批判,这是它合理的一面。但是,后现代主义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度的解构和批判,使它滑向了怀疑主义、虚无化,在无限的相对主义中迷失本体,并不能从根本上医治西方社会的“现代病”。

2.消费主义思潮

所谓消费文化或消费主义是指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种以生活方式的选择开始主导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活动的趋势,这种生活方式深受传媒广告所宣传的审美情趣、品位建构的影响,诱惑消费、追逐消费、炫耀消费并使消费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甚至使消费取代生产成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内容消费,不仅是生活方式,而且是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实践层面也以消费作为主要目标的取向,导致了消费社会的诞生。

消费主义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把个人主义和享乐放在第一位,消费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为了消费而消费,而不顾及这种自我满足给社会和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消费主义提倡“符号消费”,“符号意义取代了使用价值成为文化的最重要因素,差异性仅仅是符号的差异,而符号本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炫耀意义”[2]。更多地忽视了商品的实际意义,而是把商品当作是一种有象征地位等级差异的符号,往往会导致非理性的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

3.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又称社会民主主义,在1951年社会党国际宣言《法兰克宣言》中作为典型的社会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而正式出现。它以平等、自由、团结互助、和平为其核心价值观,坚持意识形态上的多元主义,主张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兼收并蓄。[3]它主张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多元混合制经济形态,坚持渐进改良主义政治立场,主张建立多元化政治制度。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主张推行具有全面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保障政策;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际民主,奉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

作为西方左翼改良主义思潮,它既批判现实存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又避免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底线,即反对用革命的手段改造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消极性和局限性。

4.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新自由主义曾一度沉寂。20世纪70年代初,新自由主义得以复兴。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主要代表流派有:现代货币学派、弗莱堡学派、哈耶克新自由主义、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其中,哈耶克新自由主义和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被划为极端或激进的新自由主义,弗莱堡学派划为温和的新自由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产权经济学派和公共选择学派被划分为创新型的新自由主义。

从总体看,新自由主义是对17世纪重商主义保护商业资本利益的传统自由放任原则的留恋和回潮,所以又有“新保守主义”的别称,其本质仍然是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虽然新自由主义的复兴是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论失灵,但是它与凯恩斯主义并不是完全针锋相对的,二者的目的都是解决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危机,在许多方面都有趋同的性质。新自由主义思潮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本质上还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新自由主义从学术理论转变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范式和政治纲领的主要标志就是“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在全球推行过程中,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特点

1.接受途径的多样化、形式的新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等新媒介传播渠道的发展为各种西方思潮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快捷、易接受的渠道。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在高中生和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普及率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上网比例已经接近饱和。E-mail、BBS、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也为大学生展示个性化思想创作提供了新平台。

此外,高校的文化自由的氛围使得大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讲座,接受新的思想和新事物,成为各种思潮的载体。不同学科的老师也会在课堂或课后与学生交流讨论中介绍传播西方社会思潮。

2.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的相互渗透性和综合性

由于科技、社会、文化的繁荣进步,各种思潮之间出现了相互渗透、融合,但这些思潮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下广为流传且极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它们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虽然学派不同,但各种思潮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第一,人本主义倾向明显。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以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属人的任何问题”,提倡人性解放,批判人的社会,保障和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第二,强调应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注重全球问题,从全球性的角度分析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新问题,并以此探讨新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第三,非理性主义色彩浓厚。非理性主义特征首先体现于现代西方哲学,而后影响到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某些领域。第四,相对主义盛行,反对黑格尔的绝对主义的哲学。

3.学生对社会思潮的实质缺乏足够认识

各种西方思潮中的新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片段式的了解淡化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使大学生对政治信仰的选择趋于多元化,政治信仰内容非理性化,政治信仰的追求趋于现实化。对7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5.9%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虽然美好,但如同空中楼阁一样遥不可及;有26.4%的大学生入党动机是为了今后的发展铺路。大学生“短平快”的阅读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了解西方社会思潮时的片面性。在了解西方社会思潮的过程中,他们更多的只是聚焦于思潮中的某一新颖的观点,或者对特定的观点感兴趣,而不去追根溯源地了解整个理论,系统地进行学习。此外,新媒介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学生了解一些西方社会思潮的片段,以偏概全,误以为了解了全部理论,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双重影响分析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与高校德育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1.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具有导向作用和内化作用

西方社会思潮的普遍性特点是非理性主义色彩浓厚、相对主义的流行、人本主义倾向明显、注重全球问题,关注人类未来发展。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关注的重点是现实的实践活动和利益得失,在政治上更加强势,在价值观上更加时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在内容上更加生活化、现实化,契合中国社会转型中产生的新问题。而当前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处于低潮时期,社会主义制度自身还在不断完善,改革中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大学生又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成熟时期,他们最强烈的愿望是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关注中国社会的改革方向,关注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而他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思想意识和自我意识尚未稳定,思想政治上还不成熟,他们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缺乏明确的目标,容易陷入价值取向的困境。在经济基础范畴内发生的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分层的现实,变为一种客观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使得当代西方思潮得以落脚、传播,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2.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对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影响又具有推动、交融沟通作用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年轻人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一个群体,是各种社会思潮积极的参与者、追随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当代西方思潮中许多理论都是针对社会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的,体现出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大学生通过自身学习、系统地分析、独立地思考,确定各种思潮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科学性,并利用它来思考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当代西方思潮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吸收优秀的文明成果,有助于推动各种思潮的正确传播,全面客观地了解各种思潮,避免片段式传播。

四、引领社会思潮,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对策

高校作为培养学生、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场所,也是各种文化和各种思潮的传播和集散场所。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极为重要而敏感的阵地,高校又肩负着引领思想文化方向、培育高尚精神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博弈将会愈演愈烈。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晴雨表”,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将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德育进行科学引导,才能使大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来了解、辨别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提高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

1.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对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中,首先必须让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牢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使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个人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辩证唯物关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导向能够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科技强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够清晰地对各种思潮的理论和主张进行去伪存真,达到为我所用。

2.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经济形态的转型升级、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城市进程化的迅速发展,影响了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选择性。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开放,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群体,在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利益调整面前无所适从,出现思想困惑、理想迷失和信仰动摇等问题,导致价值取向多样化。而在这些多样化的思潮中,有些思潮与历史前进方向一致,是正确的,可以积极吸取的。有些思潮,与历史前进方向无关,无须修正。还有些思潮,与历史前进方向相背离,是错误的,必须舍弃的。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同时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准确地辨别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的性质和社会影响,坚持正确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本身就是一种清醒的文化自觉。

一方面,要辨别、吸收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的积极因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社会思潮的多样性特点和合理性差异,善于包容当代西方思潮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方向不相悖的积极因素,在包容多样性、尊重差异性中形成共识,达到引领的目的。

另一方面,要批判、摒弃西方思潮中的有害因素。在西方社会思潮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政治家、理论家刻意输出资产阶级的政治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其实质是要强加实现意识形态的统一。因此,在吸收当代西方思潮的积极因素的同时,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评判其他当代西方思潮的标准,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明辨是非,让大学生能够从主观意识上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客观评价和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各种不同社会思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肩负着光荣使命。教师应该避免学生从其他渠道片面地获得相关理论,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在课堂上明确、完整、客观地介绍当代西方思潮的主要理论、目的和意义,要让大学生详细了解各种西方思潮的产生背景、理论根源、现实意义以及历史局限性,结合我国的实际来分析各种思潮的积极主张和消极批判。让大学生明确各种思潮中哪些是能够为我所用,哪些是我们坚决舍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从简单灌输式的知识传授转向引导和对话式的互动教育,从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衡量标准转变为课内课外学习活动综合考察的多指标衡量体系。发挥学生学习和探讨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去伪存真,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4.发挥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营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高校学生正确应对各种社会思潮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随着新媒体工具时代的到来,电视、报纸和宣传海报不再是大学生接收信息的单调枯燥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强大的媒体网络。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0.5小时,一些大学生甚至一天24小时挂着手机QQ、微信,闲暇时习惯性地刷新微博,随时接收信息。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做好网络舆论监督和网络行为管理,有利于防止片段式西方思潮的传播,防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差,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证。同时,发挥新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让大学生客观地了解当代西方思潮的本质和弊病,有利于为大学生正确应对当代西方思潮提供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发挥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同时要注意降低信息偏差和恶意信息造成的影响。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的监督监管工作,警惕一些别有用心的反华势力或恐怖组织利用网络侵蚀大学生的思想,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利用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醒大学生对所谓免费的个人主页和链接要提高警惕。严格审查个人信息主页,对链接网站和聊天室进行信息检查管理并形成制度,及时排除有害信息。

参考文献

[1]高春花.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述评[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245.

[2]胡建新,王珉.大学校园文化特色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56.

[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1.

[4]陆岩.试析当代西方文化思潮主流思想及其走势[J].理论探讨,2006(4):131.

[5]宋娜,邹居禄.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研究[J].世纪桥,2009(7):137.

[责任编辑:成方哲]

猜你喜欢

德育影响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