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怀教育理论视阈下学生问题的处理

2014-09-02李伟明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张明关怀关心

李伟明

关怀教育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哲学研究会主席内尔·诺丁斯在其《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提出的,她提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因此“教育必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关怀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关怀”,是一种由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在关怀情境中共同建立的相遇关系,“关怀”情境是这样的:关怀者真正关心一个人,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被关心者接受他人的关心,然后显示他接受了关心;这种确认反过来又被关心者认知。

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发现严谨的说理、公正的裁决、严格的贯彻,对部分学生并不起作用,究其原因,是相当一部分班主任过分执着于对学生一视同仁地“按规办事”的公正立场,忽视了学生对于“关怀”的迫切需求,忽略了学生是鲜活的处于具体情境中的特定的人,会由于情境的不同而产生特定的需要、反应及体验。如上述案例中的班主任,一开始与学生张明的沟通并不成功,就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张明因为遭遇到的特殊情境而产生了特殊的需求,所以“打珠算”这样一个统一要求,导致了张明顶撞教师和冲出教室的异常反应。作为班主任应该运用关怀教育理论,去满足学生特定需求,激发学生特定的反应,从而让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引导学生从被关怀者逐渐变成具有关心自己和别人能力的“关怀者”。进行关怀教育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榜样示范

“言传不如身教”,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当好关怀者,让学生获得被关怀的体验,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辨认事件中学生的伤害、痛苦和需要,并有效地做出反应,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被包容、被认可。如上文案例中,张明早自习时趴在桌上,教师看到这一行为,第一反应该传递某种关心,如轻轻地问一声“怎么,身体不舒服吗”,这样学生“冲出教室”的剧烈举动也许可以避免。唐老师随后及时了解到张明昨晚“与父母吵架、离家出走”的特殊情境,用“一个汉堡”满足了身体和心灵都需要的“营养”,而张明用“吃”的行为,表达了他接受“关怀”,这时师生之间“关怀”关系初步建立。

二、与生对话

“关怀”关系的确立为师生沟通建立了前提,但是学生个体的经历、遭受的痛苦和具体的需求,是关怀关系继续的基础,而这都需要通过师生对话来进行了解。关怀教育理论的关键词是“仁慈和同情”,这就要求我们与学生进行对话时,首先传递的一定是基于“爱心”基础上的“同情”,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寻找学生行为中合理和积极的因素,以此为基础,我们乐于接受一切学生传达过来的信息,传递我们对学生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对未定事情进行真正的探寻。我们特别要注意避免和学生进行辩论,“对话”不是为了获胜或劝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要理解学生的话语体系,通过对话培育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拥有诊断、分析、选择自己行为的权利,从而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成长。

三、付诸实践

关怀教育理论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实践关心,对话让师生成为同盟者,学生学会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而真正让学生获得成长的关键是把这种“关怀”付诸实践。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的“问题事件”是出于“好心办坏事”,他们缺乏的是实施“关怀”的技能。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培养学生将关心付诸实践的技能,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实施关怀的榜样,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另一方面要有博大的胸怀、足够的耐心,因为教师的关怀行为未必马上就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反应,这就要求教师从培养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开始做起,只有接受他人的关心,获得积极体验后,才有可能成为关心别人的人;最后,班主任要善于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加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任务情境中实施“关怀”,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学会抛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学会换位思考,获得成为“关怀者”的积极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实施“关心”的技能。

四、善意认可

“没有人应当受到伤害”是关怀教育理论的前提,“关怀者”和“被关怀者”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被关怀者”对“关怀”的认可和反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学生的问题事件往往会牵扯到很多的人,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关怀”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关怀事件中的每一个人,“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让事件中所有人都认可自己受到了“关怀”,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大家积极地解读他人的表现。如上文案例中的张明,他的行为从积极意义上的解读是,他在离家出走的情况下还能准时出现在班集体,这是对班集体的一种信任,是一种纪律上的高度自觉;“冲出班集体”的行为,可以解读为情绪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不愿意影响其他人的正常学习,是对其他同学正当利益的一种尊重,是一种情绪管理的方法……班主任这样解读张明的行为,同时也引导张明同样积极地去解读父母的行为,即要引导每个人在关心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去关心别人的利益,从而使利益冲突最小化,达成大家都比较满意的结果,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被关怀者”向“关怀者”转化,让每个人“关怀”和“被关怀”的需求都得以实现。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但是“关怀教育”并没有程序化的过程,因人因情境的不同,“关怀”的内容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但是班主任蹲下身子,认真地去倾听、观察、感受,愿意接受学生传递的一切信息,这是所有关怀的起点;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对学生成长的强烈责任感是关怀持续的基本动力;师生一起在实践中相互成为关心者和被关心者,这是关怀教育有成效的外显特征。让我们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张明关怀关心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你的关心会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被女生拒绝后
被女生拒绝后
二手货
关心
张明等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