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上人家
2014-09-02高才亮
高才亮
我所挂钩的村委会叫石板村,顾名思义,该村以多石著称。村委会所在地更有一巨石凌空而起,且连了一农家的厢房,村人闲遐之余多逗留于此,于神吹活侃中把生活的滋味细细品尝,石板村也因此得名。更让人惊讶的是,不知从何时起,巨石中长起一棵豆瓣香树,其树极为普通,却盘旋成网络状,凌空铺开驾于石上。不说其顽强生长在石缝隙中,单是其婆娑盘曲的身姿,已足以让人喜爱。纳凉的时候,闲遐的时候,人们多聚于此,或坐于石上,或爬到树中,找个支点,躺椅般靠于树上,竟也可容纳七八人呢。从村子对面回望过去,整个村庄就稀稀疏疏落于石中。而村子的北面,被牛栏江横切一刀,留下笔直的万丈悬崖。因此所有的农家其实都居住在那个被横切的石岩上,只不过历史已久远,石旮旯中已风化出许许多多的土地,滋养着这个并不富裕的村庄。
自然的造化神奇异常,在看起来干燥的石岩层里,却生出许多龙潭来,水质清凉、甘甜,下乡干部都说比所有矿泉水都好喝呢。在冬春季节里,田里的稻谷已收尽,一湾一湾的水田在月亮的照耀下,似无数块形状各异的明镜,有风吹来,又幻化成无数亮丽的花纹,实在美极了。有人静静地坐在田埂、坡上,听着溪水流淌的叮咚声,沐浴在柔美的月光里,似成一幅纯美的山水画。在那些水沟的缝隙里,还生长着许多螃蟹,有好客的村民,花上一两个小时,就捉来许多,用来招待结对扶贫的乡干部们。在这个牛栏江岸的峡谷地带里,水是不太缺乏的。许多人家就傍水而居,清凉甘甜的泉水或从房前或从屋后叮叮咚咚地流过。更有的人家直接将清水引进院,穿墙而过,流入田里,流进江里。大热的天里,人们做活归来,溪水里一站,便可洗去许多污垢和疲惫。酷暑的时候,一家人团团围坐水边,便多了许多凉意。有调皮的孩子,干脆脱光衣服,躺在自家院坝的沟里,将水花弄得四处飞溅,平添了许多乐趣。特别是在雨水落地之后,龙潭的水早已用不完,就奔腾而去,直朝村外的岩石上流去。于是就在岩前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瀑布,从近百米高石岩上飞流直下,浪花飞溅,水雾弥漫,引得外地的人们频频前来观看。整个村子在树木和清水的滋润下,显得美丽、纯净,桃花源一般 。都说水是有灵性的,水的纯净、柔美也陶冶了石板村的人们,男人挺拔 、俊秀、能干,女人温柔、漂亮,富有一番天然的美感。因为水,即使贫穷人家,出门的女孩儿也都一个个水灵清秀,朴素的衣服掩饰不住那纯洁的双眸和健美的身材,浑身上下都透着一种纯净、自然、和谐的美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处低热河谷地带,热量和水资源都非常丰富,人们种稻谷、玉米,都非常出产,凡是有土的地方都长满了庄稼或林果,樱桃、核桃、桔子、黄果都远近闻名。可是,随着人口的增加,有限的土地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这个时候,岩上人家的坚忍与能干焕发了新的活力。在乡政府的帮助下,人们规划了水的利用,建起了三面光沟渠,将田里的水放干,种上了冬早蔬菜,蔬菜销售完毕后,还可种玉米,使传统只种一季的稻田有了两季的收入。同时,人们还修通了连接昭通市场的乡村公路,冬早蔬菜的销售和岩上人家的化肥、煤都有了保证。有的人家刚开始还不太想种,当看到一位姓潘的人家用三分地种草莓收入竟达一千四百多元时,今年在挂钩人员的帮助下也种上了蔬菜。在他们的心里,生活也如龙潭的泉水,充满了甜甜的味道。对他们而言,一丝丝的帮助和关怀,都会使他们永存感激。乡上的挂钩扶贫人员因此成了他们可以依赖和信任的朋友,田间地头看见了,很远就打招呼,就是到家里喝杯水,他们也是很高兴的。黄果、桔子成熟的时候,你只要一路过,他们就会盛情地邀请你摘上两个果子吃。金黄金黄的果子和他们满脸的热情,都会使你愉快万分。有的人家还把地里刚成熟的蔬菜送到村委会,让你尝个鲜。
自古深山多锦绣。在岩石的缝隙里,竟然生得许多兰花,据说种类繁多,有些还是比较名贵的呢。多年前,那些兰花尚未被人们所识,默默地开放在山野间,同香于众多山花野草。近几年,许多岩上人家都发现了兰花的价值,将其移植于自家庭院,也有的将兰花带到省、市、县城,成了许多兰界朋友的热宠之物,使幽谷之兰香飘入了城市的花园。我是不懂兰花的,也谈不上喜爱。可是,今年的春天,我却意外地获得了一盆兰花,据说还是莲瓣。我所结对的人家姓任,父亲由于出了车祸干不起重活,却还要供着两个娃儿上中学,家境颇有些贫困。结对后我除了给予一些生产生活上的帮助外,还利用当过教师的优势,关心着孩子的学习。弟弟叫小波,听话,懂事,很招人喜欢。一个星期日的下午,他风尘仆仆地赶到我住的小屋,硬要送我这盆兰花。他说是他假期里找到的,本想直接送来给我,又怕我栽不活,于是买了个花盆,精细地培植,看着成活得好了,才端来给我。我很感动,感动于他的有心,感动于他的质朴。我记起了张羽的《咏兰花》: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渐渐地,我也喜欢上兰花了。对于他的学习,我也更关心了。小家伙也很争气,初一四个班,他还考了个全年级第一。我计划随着他不断地升学,我将不断地送他一些与之相适应的书籍,不断地帮助他们家,直至他能走出这个多石的村庄,完成学业于某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