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老去的岳母
2014-09-02马誉炜
马誉炜
时光过得真快,这才几年啊,我们弟兄5个的岳父母就只剩下我的岳母一个人了。
父母活着的时候,经常叮嘱我们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岳父母,自然,岳父母们也像疼爱女儿那样疼爱自己的女婿。有父母和岳父母在的日子,幸福、温馨、快乐,着实令人留恋。
岳母1926年6月生,属虎,今年已是88岁高龄了。她出身贫苦,没上过一天学。听妻说,岳母早年曾在天津卷烟厂工作,妻小时候见过岳母年轻时的照片,穿着旗袍儿,可漂亮了。岳母身体好时一直有抽烟的嗜好,可能也与她曾在烟厂工作的经历有关。后来与岳父结婚成家回到景县农村,兵荒马乱的年代经常要躲避日寇清剿,“跑反”的日子给她留下极其深刻的记忆。她对我们讲过,有一次,听说鬼子要来村里讨伐,她和大姑子俩人一口气跑到十多里外的村子一片红荆地里躲了一整天,家里人找到时两人都饿昏了,身上全是被蚊虫叮咬的疙瘩。岳父参加八路军县大队后,天天夹着小包袱,腰里别着手枪,昼伏夜出,穿梭在青纱帐里,岳母更是提心吊胆,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直到现在,她最爱看那些打鬼子的电视剧,看到日本鬼子烧杀抢掠她就独自流泪,看到我八路军英勇还击、打退敌人进攻她就喜笑颜开。近年来,有文艺评论说,打鬼子的戏越演越假,总是把敌人描写得不堪一击,我军胜利来得太容易。从创作的角度,确实是这么回事,可谓切中当今文艺创作之时弊。但从老岳母看着解气这个角度,我觉得挺好,起到了为老辈人活血理气、延年益寿的作用。文艺更多地拓展出健身养性之功能,类似当今互联网上流行的那些游戏,对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观众来说,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岳母和母亲一样,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城市的干部家属下放时拉家带口回到小村子的,丈夫常年在外工作,自己一个女人忙里又忙外,养老又养小,含辛茹苦,艰难度日。这一点,从妻经常念叨的几件小事中可见一斑。妻当民办教师时,一个月挣15块钱,全如数交给岳母,而岳母总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多是用来买粮食、贴补家用。那年春节前,妻见岳母从镇上买来几尺花格“洋布”,以为是要给自己做新衣服,心里暗自高兴,谁知岳母是给大嫂买的,岳母说,人家从外村嫁到咱家,不能苦了人家。大嫂坐月子,岳母攒了一篮子鸡蛋,每顿饭都给大嫂煮几个,或是煎几个软煎饼,每每闻到屋子里飘出的鸡蛋香味儿,家里其他人只有眼馋的份儿。全家七八口人住在三间小土房子里,一到下雨天,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边雨停了,屋里还滴答……
改革开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加之孩子们一个个也都大了,岳父也从工作了一辈子的秦皇岛回到老家,又担起了地里一多半的活,岳母终于解放了。那些年,家里又盖起两处新房,农闲时岳父岳母就到在秦皇岛工作的小儿子和我的部队来看看。过惯了紧日子、苦日子的岳母心情很好,脸上常常洋溢着笑容,尽情地享受着幸福生活。可这样美好的日子,随着1997年年初岳父患癌症去世,又发生了变化。常言道,老伴老伴,老来有伴。走了一半,对于另一半的打击,可想而知。岳母从此话儿少了,也很少开心地笑了。大约又过了两三年,岳母得了脑血栓,幸亏抢救及时,还能勉强行走,语言能力虽受到影响,但仔细分辨也能听得清楚。
这几年,岳母每年要在我这里住上几个月。腿脚不利落,已离不开拐杖,下不了楼层,每天就关在屋子里,主要以电视为伴。吃饭、喝水都要靠人送到跟前,嘴里也没有一颗牙齿了,菜肴都要剁碎才能吃。劳动了一辈子,总也闲不住,我看完扔在沙发或茶几上的报纸,她一张一张地翻着,认真看那上边的广告和图片,而后一张一张地叠起来,摸摸索索帮我放整齐,有时还自己缝衣服、袜子。天气暖和时,她爱拄着拐杖到阳台上朝外边观望,看走来走去的人们和穿来穿去的车辆,一看就是大半天。她几乎没有什么要求,一般从早到晚也不主动问一句话。只有我每次要外出时,她问得很仔细:“要去哪儿?远吗?坐嘛车?几个人去?嘛时候回来……”,像是出门需经过她审查似的。
人活一世,草木一生。岳母、母亲她们那一代,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含苞待放、吐露芬芳时,正遇上腥风血雨的年代,使她们少了阳光的哺育、甘霖的滋润,但也给了她们刚硬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如同生长在石缝间的草木,始终昂扬向上。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就像母亲树上结出的果实,尽管也经受了风雨,但也得益于母爱绿荫的庇护,我们身上永远流淌着母亲的血液。甚至我们拥有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素养,都是母亲心底埋藏着的憧憬与向往的延伸。
有时,望着渐渐老去的岳母,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她们那一代人,活在世上的,多已如今天的岳母这样安静如波;告别人世的,更是与山水同幽了。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非常渺小,如沧海一粟;在历史长河中也十分短暂,似昙花一现。倘若能在花季尽情开放,至秋日如期结果,到晚霞归于宁静,该是多么完美的人生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