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邻右舍的消息

2014-09-02蓉儿

师道 2014年8期
关键词:重点中学学子学费

蓉儿

弃考为哪般?

重庆2009年有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不少来自农村学校。当年全国共计约84万考生放弃高考。

2010年全国大约有80万名学生弃考。此后,弃考人数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2013年全国弃考学生大约有100万人。

另据南方一家媒体报道,广东有关部门透露,2013年广东农村有上万名考生弃考。在粤西一些地区,放弃高考的农村的学生甚至占到农村学生人数的30%以上。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全国高考弃考、放弃填报志愿、放弃报到的学生加在一起,接近200万人。

弃考者的数量大都是根据高中注册学生数与高考报名人数测算出来的。其中包含少量的保送生、国防生、应征入伍或者被国防班定向招生,以及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但这些人所占名额都很少,在一所城市重点中学,这些学生也就百余人左右。

弃学弃考者主要在农村地区。一些学生在高一高二就辍学进城打工,也有些高考后放弃读三本或高职高专,选择直接打工。这样选择的原因无非是高昂的教育成本、漫长的时间消耗与低端的就业回报所致。在一些农村地区,不读书,一世穷,一读书,立即穷。让一些短视的家长对孩子读书改变人生之路不再抱希望,而是觉得打工挣钱立竿见影,可以快速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

高考弃考,一方面让我们要深刻检讨现行的高等教育,究竟教给了学生多少安身立命的技能与本领,有没有教给学生服务他人与社会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农村学子、社会底层的人们通过高考之路来改变命运的艰难与不易。

复读有神器?

高考无捷径,复读有神器。老余复读三次考上北大,现在公司在美国上市,身家过亿。马云也是复读三次,不过考上的是杭州师范学院,现在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我不说,你也懂的。阿里巴巴,芝麻开门。

这都是名人。我说点普通的。某同学高考整八年,复读七年,第八年终于考上一本科,XX政法学院。他同学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时,正赶上他家办谢师宴。八年抗战终成功,客是必须请的,据说去喝酒的老师,心情复杂,表情各异,这很能理解。有老师说:终于考取了。意外之意,如果抗战八年都考不上,此君此生将会如何?历史没有假设,此君现在自己老家的县里当检察院副院长,外带开着当地一酒楼,在当地算得上是威武。

复读还有多神奇?某人高考的那年,正值第一届高三班参加高考,也就是说全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外加普通中学的高二学生在比拼。某人顺利考上一本科师范院校,当年一起考的两同学统统落榜。某人在路上偶遇到其中一位,与他打招呼,他低头急走而过,真是破帽遮颜过闹市,心中不知有多沧桑落寂。某人也觉伤感。但此君复读一年最终高中W大学。真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君既而本硕博一路读来,现已成为某211大学资深教授,学科带头人,院长。与当年相比,真是天上人间,不可同日而语。

某著名民办校外补习机构宣称,高四提分神器,视基础提分50—100分不等。别以为他吹牛,这是真的。某同学自从进了高四补习班,上课做题集中营,晨起6点,晚休12点,周六周日基本不休,一月放假一次,苦熬365天的魔鬼训练,真的在去年高考的成绩上整整提分65分,成功跨进一本学校大门。若是平时基础好,只是高考没发挥好的话,提分一百也不意外。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全是“学渣”的例子。学霸们复读的效果则以考上北大清华为基准。如辽宁某女生,弃港大复读一年上北大;某某男生,弃重本复读一年上清华等等,但是如此强悍的学霸毕竟是极少数极个别的不是?不具有普适性。

这些人的经历,是否告诉你:复读改变命运,高考改写人生?

复读为何如此神奇?学生还是那个学生,智商还是那个智商,为什么一年前落榜,一年后可问鼎211甚至985?为什么落榜生复读几年,就会由当年的后进生成长为今日的博导与学科带头人?复读几年与应届生同考,是否对应届生来说不公平?复读年数有没有限制,还是让考生自我设限?年复一年的复读,是否又是一种对人青春与生命的浪费?

如果我们的考分能像美国那样,一次考分占三成,平时成绩占七成,加权平均来算录取成绩,是否更合理更全面?当然,要防止平时成绩造假。

还有,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一年达七次之多,学生可选最好成绩申请入学。如果我们的高考也能一年考两次或多次,是否可以节省学子复读的时间呢?

留学正趋时?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公费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他们中有唐绍仪,有詹天佑。

20世纪80年代,中国也兴起一股留学美国热潮,不过,当时主要以国家公派为主。21世纪,当农村一些学子放弃高考放弃读大学选择打工时,城里的孩子也有部分在放弃高考,把目光投向海外。有的高二后就出国读预科,有的高三一年在国内读预科,总之,他们用脚投了高考的弃权票。

北京四中,2006年30人出国留学。2013年,出国读书者达110人。

广东某省重点中学,每年都有一百多学子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某女生当年以735多分的中考成绩进入该校,就读该校普通班。在校三年中,该女生自行准备托福、SAT考试,高考前已拿到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通知书。

广东某省重点中学的国际班,每年都有学子拿到英美澳等全球排名前一百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拿到美国常春藤名校OFFER的也不乏其人。

这些,都是主动的出国留学者,也有些被动的出国留学者。

被动的出国留学者大都是高考过后面对着复读与出国留学两种选择。因为这些学生(家长)的目光瞄准的是一本甚至是重本高校。自1999年大学扩招15年后的今天,普通大学本科文凭在就业市场上已没有多少含金量与竞争力了。学生考大学,主要竞争的就是重本院校和一本院校。

在国内读一年预科,学费6-8万元。去国外读一年预科,约20万元人民币。在国外读三年或四年本科,学费加生活费,总费用大约80-100万人民币之巨。教育,原来可以这么有价值。

要是这一百来万可以留在国内花费的话,会不会更好哟!

当然,留学可以培养孩子的全球视野,国际眼光。于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成了国人的优先选择。

欧洲的法国、德国与意大利的公立大学,因为免大学学费,只每年交点注册费用,也成了中国工薪阶层孩子留学的首选。虽然要新学一门外语,但每年不到十万元的留学总费用,也很有吸引力啊!

此外,瑞士、荷兰甚至北欧的丹麦、挪威等国家,因其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教育优质,不收学费或学费低廉,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的关注,吸引了为数不少的中国留学生。

在英国教育组织(QS)与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中,香港的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都高居榜首。2012年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一,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大学都在亚洲高校排名第二,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五。但上香港的大学,中国学生学费居然与海外学生等同?!一年学费加生活费也达20万人民币左右。

出国留学,给了学子们多一种选择,虽然这种选择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做后盾,但有更多学子能从独木桥的竞争格局中走出来,跨出国门看世界,也是好事。

本栏责任编辑 萧 田

猜你喜欢

重点中学学子学费
北在哪?
重点中学美术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鞍山市重点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英国大学获准提高学费
大学学费不是该涨 而是该降
省重点中学评选退出历史江西将更注重评选“特色高中”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职业探索差异研究
大学新生开学学费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