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逆袭”有可能

2014-09-02张国平

师道 2014年8期
关键词:逆袭跑操毕业班

张国平

2012年的夏天特别热,才5月初,学校给各个教室安装的空调便开足马力运转起来了,学生也进入了高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在这种几乎凝滞的空气中,作为班主任的我,时刻留意着学生的情绪变化,发现有的人摩拳擦掌,有的人跃跃欲试,有的人惴惴不安,也有的人心事重重。这是我的第一次高三毕业班的经历,对自己而言,这一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虽然已经不是自己在冲锋陷阵了,而是第一次作为一个“统帅”在指挥“千军万马”,压力不小却责任重大。

虽然在“百日誓师”大会上也向学生下了“军令状”,但我自己的内心也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从“一模”和“二模”的统测成绩看,自己班与平行班级相比都处于相对劣势,想要“逆袭”成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为此,我在考前就在“军心”的营造方面下功夫。恰好,那个时候一本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给了我灵感。

当年明月(该书作者)在“最后的名将——蓝玉”这一章节中分析了什么样的军队才有战斗力的话题。作者认为,“强大的军队不但有统一的指挥系统,装备精良,而且士气高涨,有气势、有冲劲,他们不畏惧任何敌人。”但在作者看来,“这样的军队与最强大的军队相比,他们还缺少一种素质。这种素质就是沉默,最强大的军队是一支沉默的军队。”

在这里,我们不要误解“沉默”的意思。所谓的沉默不是指大家都是哑巴不说话,而是“指挥官站在高地上对他的十五万大军训话,这十五万军队漫山遍野,黑压压的占满了山谷、平地。他们不同相貌、不同民族、不同地方、不同习好,却挤在同一片地方,听着同一个声音,看着同一个方向,鸦雀无声。”这是何等的威武之师,挤在同一片地方意味着我们彼此都是战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听着同一个声音意味着一切行动听指挥,令行禁止;看着同一个方向意味着我们同仇敌忾,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战斗。因此,这里的沉默包含着三层意思,即:团结、纪律、目标。

班级,虽不是军队,但多少也有军队的影子。试想,一个班级有目标、重纪律、讲团结,其战斗力不言而喻;而一个班级目标缺失、纪律不明、一盘散沙则容易成为乌合之众,战斗力是极其低下的。不少有带高三毕业班经验的老师会发现,考前的最后一个多月,不少学生会进入“高原期”,出现学不进、低效率、易浮躁等问题。表现在行为上则会出现学生自己认为的“理所当然”的“违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平时考试成绩较好的班级出现最后“滑铁卢”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高考前的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就着重解决上述容易出现的三方面问题,做到软硬兼施、刚柔并济。首先是不断强化学生及班级的整体目标意识。通过个别及小组交流、班团活动等形式,让学生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其次是对个别出现的“违纪”苗头进行严厉整治,争取扼杀在萌芽状态之 中。比如,不少学校都有“跑操”,有些学生这时开始偷懒不穿校服跑操,甚至借故不跑,那就得像治理“戚家军”一样进行严厉整顿,让学生明白,只要一天身在校园,一天都得遵守校纪校规。也要让学生明白,即使要毕业了,班主任也不会在纪律方面放任自流;再次,也要加强人文关怀。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会让学生感到如家般的温暖和亲切,才会身心愉悦。在教室晚自习有蚊子的时候,我会点燃蚊香;去寝室查寝的时候我会带上些水果。记忆深刻的是距离高考剩下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由于天气更加炎热了,我自掏腰包,从批发市场买了西瓜。每个寝室先分好,剩下的放在教室里,每个晚自习前同学们都到齐了一起吃西瓜。顿时,教室里瓜味飘香,大家心里都凉凉的,甜甜的。当然,卫生和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到位。

高考,是学生的重要人生转折点。要让学生走好这一步,需要我们有责任心、有勇气,当然,也需要我们有智慧。事实证明,我班“逆袭”还真的成功了。

(作者单位:浙江桐庐中学)

高考,是基础教育的终点,却是学生成年人生之路的起点。想明白这一点,心态会轻松很多。

猜你喜欢

逆袭跑操毕业班
尴尬
小学生课间创意跑操酷似贪吃蛇
做班级里的“跑操教头”
优秀教师“留级”弥补不了师资短板
户外课
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班学生自我意识现状调查与研究
“酸甜苦辣”的跑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