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玩“具”, 还是玩“人”?

2014-09-02梁昌辉

师道 2014年8期
关键词:峰峰玩具孩子

梁昌辉

孩子总是离不了玩具的。这离不了,大约一是由于孩子爱嬉戏玩耍的天性,需要玩具相伴,拿玩具来模拟种种游戏以自得其乐趣;二是父母亲友的馈赠,大家疼爱孩子,隔三差五地,总会拿玩具来送给孩子,引得孩子一阵阵的欢呼雀跃。因此,只要家中有小孩子的,无论主妇如何地会收拾,客人总会在餐桌上、茶几上、沙发上、椅子上不经意地发现它们的身影,引得主客难免相视一笑,也许还有主妇几声甜蜜的嗔骂。

其实,哪里怨得到孩子呢?

孩子生下来才几天,姑、婆、姨、奶的就拿了各种玩具啊前来蛊惑了,围着襁褓中的小小人摇啊,晃啊,竞相邀宠似的。峰峰生下来后,我们也买了摇铃、气球之类的小玩具。我轻轻地在峰峰的耳侧摇动摇铃,清脆的铃声不是我的关注点,我关注的是他的反应。看到他微微把头偏向摇铃的一方,我喜悦地向还处于产后虚弱之中的妻子报告:“儿子的听力没问题,两个耳朵都有反应。”我又晃动那大红的气球:“峰峰,看这里,看这里。”一会儿左边,一会儿右边。看到儿子随着气球的移动转动着眼睛,我又向妻子报告:“嗯,儿子的视力也是好的。”妻子不胜其力,却无比自豪地笑了。

虽然玩具在我的手里,但峰峰对玩具的每一点反应或者反应的变化都那样让我们甜蜜和安心,这份甜蜜和安心里往往是透着几分骄傲的。床上总摆着玩具,这个人摇摇铃铛,那个人拎拎可以上发条的转转乐,前后左右地逗弄着。那小小人啊,也许只是无意做了个好像是“笑”的肌肉运动,或者随意地伸了一下嫩藕似的玉臂和手,就被激动地解读为:“啊,你看,宝宝笑了!”“哎,你看,宝宝想要玩玩具了!”

当买玩具、操控玩具的主动权掌握在父母的手里时,那份快乐也是落在父母手里的。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孩子也是父母的玩具,看孩子吃喝拉撒,看孩子笑,听孩子哭……哪一样不让父母甜甜地得意与自喜呢!在我们家乡,人们还把两三岁前的孩子称为“小把戏”,足见这小小人儿手段之丰富多样与吸引人,这“小把戏”比之于一般的玩具当然可爱得多得多了。

很快,主动权发生波动。在户外,或者在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家,大家聚在一起。小朋友们各自拿着自己心爱的玩具,拨弄着,摇晃着,叮叮当当,色眩目迷,好不开心。大人们也乐得放松一下神经和酸酸的手臂,或东或西地聊将起来。不经意间,战争发生了,拉扯抢夺,叽哩哇啦,哭喊跳叫……

峰峰低着头走了过来。

“峰峰,玩具呢?”

“他拿去了。”峰峰指着一个正津津有味地玩着他的玩具的小朋友。

现在大家常常评价说峰峰憨厚,其实从很小的时候他就是憨憨的。你瞧,玩具被人拿去了,他不哭不闹的,“他拿去了”在峰峰的心里就是一个纯粹的叙述,是无关于所有权的。因此,小朋友总是喜欢和他玩,当然,也总是喜欢他的玩具的。倒是我们大人,达不到这种无关主权的洒脱与超然,装作很轻松的样子对人家宝宝说:“宝宝,玩好了吗?明天再玩好不好?我们峰峰要回家喽。”连哄稍带点力地将玩具拿了回来,好像我们倒有些亏欠人家孩子似的。

嗐,这人做的,都是玩具给闹的,简直让人疑心私有化的起源实际是从占有玩具开始的呢。这话倒未必是无稽之谈,说不定还是一大发现呢。美国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曾在1984年拍摄过一部电影,叫《上帝也疯狂》。影片里,一只从天而降的可乐瓶子改变了卡拉哈里人与世无争的单纯而快乐的生活。人们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和情感,想独占那个瓶子,不愿意与人分享了,自私就这样开始了。

峰峰开始和我们一起出入超市了。玩具柜台成了他的最爱,每次总要在那里盘桓良久。超市的安排别具用心,玩具柜台往往放在顶层,峰峰就拉着我一层层电梯上去。一会儿蹲下来,一会儿猫着腰,一会儿踮起脚,我常常腿酸脖子疼地陪着他一样样看过去。

一排玩具柜台就像是一堵墙,一堵堵墙连起来,就像在迷宫似的的。峰峰的声音一会儿在迷宫的这边响起来:“爸爸,快来,奥特曼,大奥特曼。”一会儿又在那边响起来:“爸爸,快点呀,托马斯小火车。”奔前跑后,左挑右选,比较价钱,反复劝告诱导,但每逛必绝不空手。或大包或小盒子,一路上左看右看,上下摩挲,峰峰笑眯眯地回家了。

时间久了,做父母的也得学会狡猾一点了:“峰峰,今天咱们只买一样,回力赛车。要不,咱们不去玩具那一层了。”“峰峰,今天去超市咱们只看不买。不然,爸爸就不陪你去玩具那了。”事先约定好了的,情况会好得多。小家伙掂掂这个,摸摸那个,煞有介事地推敲着,念念有词地选择着:“是这个呢,还是这个呢?”看到小家伙那为难的样子,几欲痛快地都买下,但是,规矩可是咱做父母的自己定的,自己倒去破坏了规矩,这可不好,只好忍痛旁观了。

童年是人生的源头,娇纵与无原则的爱,则是将毒药下在了水的源头。日后,做父母的就渐渐尝到了毒药水的厉害,而孩子也因蛮横和暴戾难以生活幸福。因此,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主张:“对于儿童的管教开始得越早,儿童和导师也就越早得到安乐。”“儿童所要求的东西,一旦拒绝之后,无论怎样哭泣恳求,也不可再给他们,这句不可违反的格言是应绝对遵守的,除非你有意教他们变得没有耐性、讨厌,才可这样鼓励他们。”现在九岁的峰峰常常因为他的节约和克制而得到我的朋友们的称赞。

但是遗憾也是有的,这个遗憾可以说是普遍性的,几乎成为一代人的遗憾了。峰峰的玩具几乎都是买来的,现成的成型的玩具,到手就可以玩了。像雪花片、积木这样需要动手搭建的玩具品种很少,变化的花样不多,峰峰玩了一段时间就兴致大减,不愿再去动它了。

而在我的童年时代,生活在乡村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几乎没怎么见过卖玩具的,当然也无从谈起去买了,没地方买,家里也没有这个钱让你去买。但我们好像从来不缺玩具,用木头削手枪,削陀螺,做人工造的象棋、军棋;用麦秆做口哨,用竹子做笛子,一片槐树叶到嘴就能模仿动物的鸣叫;用香烟盒纸、旧书本纸叠成“皮卡”(方言,用两片长方形的纸折叠成正方形的)玩拍打的比赛……我最得意的制作是“小水车”,白色的麻杆做框架、做螺旋桨,用橡皮筋来“上劲”(相当于上发条),皮筋回力螺旋桨转动,小水车就在水中前进了。

我也尝试着带峰峰一起动手做做玩具。当年那些随手可得材料住进套房后却难以得到了,同时失去的还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再加上制作过程的复杂,制成的玩具的粗糙,这一切与市场上声光电俱全形奇色艳的玩具相比,几乎不可避免地沦陷了。市场讲究的是效益,玩具厂家反应灵敏,动画制作商全方位经营,基本是动画片一开播,成套玩具就登陆各大卖场了。峰峰和小伙伴们互相传递着信息,推涨着购买的愿望,也学会了在网店里比较价格。虽然我们与峰峰一起依然保持着购买的节制,但是心中不免忿忿,这主动权似乎既不在我们做父母的这里,也不在孩子那里,似乎被媒体被商家给“绑架”了,好像是他们在决定着峰峰选什么玩具、玩什么玩具和怎么玩玩具,我家里成了他们堆放物品的分库了。

尼采说,人的精神会经历三种变化:骆驼、狮子和婴儿。在孩子玩玩具这件事上,我们愿意变成骆驼,为孩子找到最合适最有益的玩具;我们和孩子一样,想去享受那种婴儿般的纯粹的快乐;但我们恐怕更像是狮子,时常焦躁,想低吼几声呢。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峰峰玩具孩子
爱迟到
年轻真好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幼年绿
白字小先生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