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呼唤 语文味
2014-09-01黄瑛
黄瑛
摘要:在异彩纷呈、高潮迭起的语文课堂教学背后隐藏着: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课堂教学存在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语文课的“语文味”丧失殆尽。因此,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呼唤语文味回归课堂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深思。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语文味;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88-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吹来一袭清风,人们的目光聚焦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从理念到过程到策略,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似乎我们已经走进了新课堂,似乎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在异彩纷呈、高潮迭起的背后隐藏着: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缺乏全面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存在严重的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盲目“跟风”,致使语文课的“语文味”丧失殆尽。对此,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
一、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明确教学的目标、方向
从叶圣陶先生在世时开始,我们一直在不停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但常常会找不到方向。关于语文学科的争议一直很多,语文教学在教改中较其他学科来说似乎显得更难。教师们都在努力寻求改革的方法和渠道,然而,到底应该怎么做,怎样改,心中无数。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为我们指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它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准绳,它使语文教学的许多问题明朗了起来。如:“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应致力于什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问题”等等。
就拿“语文课程的性质”来说吧,这个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争论不休,有说工具性的。也有说人文性的,弄得广大教师不知所从。现在好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承认了语文的工具性,又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
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去设计和组织教学,但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教学中必要的“讲”和必要的“练”。
现阶段,留意不少观摩课、研讨课发现,教师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课堂上没有一点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成了班上少数几个语文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学生交流的舞台,而为了让这几名学生的“交流”,老师在台下专门为他们开了不知多少次“小灶”。这样的课堂哪里还有语文的滋味!叶圣陶先生曾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精要的‘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我认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在自读前要启发讲,重点地方要着重讲,疑难问题明确讲,合作中提示讲,总结时补充讲是很有必要的。
在语文课堂中舍弃“练”是不可取的。“练”曾经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雄霸教坛几十年,然而课程标准中没有了“训练”一词,出现的却是“感悟、体验、领悟”的说法。于是,有的教师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课堂上很少甚至不再进行“训练”。崔峦老师说:“语文课堂,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文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
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语言文字,离开了“工具性”来谈人文性,离开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课堂自然会失去“语文味”,学生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因此,不管现在还是将来,训练都是必要的。
请看一位教师教学《惊弓之鸟》的成功片段:第一步:教师简要说成语故事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说自己所熟知的“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等成语。(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第二步:教师板书课题后范读课文,随后让学生学习“赢、郊、强、愈”等9个生字。板“弓——弦——箭”的形状,重点分析“赢、郊”二字的形义;学习“郊”字时,先板书“交”字,让学生在其左右两边加偏旁组字;第三步:初步学习,理解“愈合、大吃一惊、孤单失群”三个词语。
三、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少提问
现在的课中,还有不少教师把小而碎、让学生一看就懂一读就会的问题搬进语文课堂,结果冲淡了语文味。一节关于毛泽东《长征》的教学,从课题入手到最后,这位老师提出了70多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中95%以上的问题没有多大价值。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无暇思考;遇到稍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学生还没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教师就“鸣金收兵”。这位老师还为了让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问题的唯一标准答案,不惜花时间,让学生玩这“小猫钓鱼”的游戏,直到学生“钓”到那个答案为止。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质量,要“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放手让学生提问、质疑。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智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激发出来,可见提问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能独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把书读“进去”的一种标志。我们想方设法引导他们研谈,琢磨课文,在师生讨论中探究和解决问题,突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做到学生读书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多么难得的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理念。
语文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博大精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语文教师都会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细细去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