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2014-09-01温雅楠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衔接中小学英语

温雅楠

摘要: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且《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为英语教学更好的划定了范围及所要达到的程度,为我国英语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小学英语教育的不同成为学生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的一项制约。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325-02

英语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学好英语,既是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习课程,更是开阔学生视野、接触域外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的重要渠道。但社会、学校、家长对小学英语学习的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重视。因此,当小学生升入初中后,面对的是大量的单词、语法、课文时,他们很难适应和接受,从而影响到初中英语学习的开端和整体效果。

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课程衔接?本文就小升初英语教学方面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

一、做好学生思想动员

升入初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英语的学科地位。并且在开学一个月之内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可以好的书写,语言的发音,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等方面进行要求。让每个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激发学生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初一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和善模仿等特点,同时他们还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争强好胜的特点。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学要求低,节奏慢,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情境,把听、说、读、写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和“玩”差不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高。到了七年级,教学要求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当不同,虽课堂气氛活跃,有说有唱,但所占课时和课时所占时间比率明显减少了。而是一天一课的学习量,教学上更强调语法、句型、汉译英等方面的操练,这样就使得七年级新生无法适应初中英语学习,而且随着难度、广度的大面积铺开,部分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三、加强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是关键

1、加强听说能力训练。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加大学生对语言语音的感知及兴趣,且在过程中渗透听力训练技巧,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2、增加英美文化背景教学。新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好教材,还要仔细琢磨课文所反映的英美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3、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材料。在课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文体增加类似的材料,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精选各种体裁的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生对内容新颖、可读性强的文章兴趣非常浓厚,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4、增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形式有话剧、小品;值日、演讲与辨论;朗读、背诵;学唱英文歌;英语角;影视欣赏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把趣味、游戏、音乐、美育和情感带进课堂,达到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和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5、由于小学阶段对于学生书写能力培养的缺失。在初中阶段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阅读精彩的短文加以背诵,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提高的效果。另外争取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练笔,当堂讲练,效果会更好。

四、教师加强备课与集体备课

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了解初中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合理安排教材内容。除了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并根据学生特点确定讲课的方式及课堂活动,在提问时多设计些不同层次的问题,以照顾到各个水平的学生。

五、抓好上课时间,创设高效课堂

在教学方法上中学老师特别要注意:要多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初一学生和小学生一样,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教师可多利用实物、图片、投影、简笔画和体态语等手段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保持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效率。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游戏、表演、对话、竞赛和猜谜等活动比较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六、课后辅导兼顾两头

一般而言,初中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意志较为薄弱。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意志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教师,要清楚每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意志不坚者,应采取鞭策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在他们取得进步,稍有松懈时,应及时给予提醒。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在课后加强辅导,多关注,多督促,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孩子发展。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的课后辅导应着力培优,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给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

七、分层设计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学生在放学后巩固知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但学生基础,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全班统一的课后作业很难照顾到两头的学生,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作业分层管理的模式,将班级学生分层留作业,当然作业具体留什么,以何种方式留是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设计。

八、展望

如何实现小学教学向初中教学的平稳过渡,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不仅要求小学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初中教师更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主动地、科学地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必将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周淑清.《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 《英语语言学纲要》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5] 蒋建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行动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

猜你喜欢

衔接中小学英语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