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俱进师生共同发展

2014-09-01黄旻纯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共同发展内在联系意图

黄旻纯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教材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阐述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抓住本轮教学改革的契机,通过研读新课程标准,关注新教材的变化,解读教材的设计意图,与时俱进,采取多种途径,切实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意图;内在联系;资源;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63-02

新一轮的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改去传统和现实教育中不科学的、不合理的或者是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发展以及个体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与时俱进、突出本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作为一线的教师,必须认清并适应这种变化,并通过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促进自身发展。

一、既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要求教师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这和合作者。既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要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学生因为层次不同,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列式,教学时先让学生讲清各种算理,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的同时,还要组织学生通过比较选择较简便算法。又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算法。如破十法、连续减、想加算减、数数等。其中最具优势的是“想加算减”,因此教师让学生逐步体会“想加算减”的优势,促使学生自发选择和掌握“想加算减”的方法。

二、充分了解教材改动的意图

与上套教材比较,除增加的内容外,一些教学点有较大的改动,教师要通过学习,充分了解教材改动的意图,才能准确把握好教材。

1、估算的内容大大增加,估算的地位大大提高。估算的教学重点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并能加以解释。

2、在实验教材里,乘法算式中两个相乘的数都称为“因数”,不作“被乘数”和“乘数”的区分,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乘法在数学上的含义。

3、实验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编排是融于其他知识中的,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后,给学生创设现实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的是生活的经验、与人相处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

4、关于自然数:为了国际交流的方便,教材研究编写人员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对自然数的定义进行了修改,规定0属于自然数。另外自然数的含义有两种,即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当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即被数的物体有“多少个”时,这就是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当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即最后被数的物体是“第几个”时,就是自然数的序数意义。

5、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这样改动是考虑到“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同时也为了与中学的衔接。

6、解方程,不再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而是利用等式的性质。

三、只有了解知识前后的内在联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恰如其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有很多知识点会在不同册中呈现多次,为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每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各不相同,但又息息相关,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通观全局,正确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明确所教的内容孕伏着怎样的拓展与延伸。例如:把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强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运用,从一年级开始安排统计知识的教学,以后的各年级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了统计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例子,让学生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加深对有关概念、以及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教师不管哪部分的统计知识,都要熟练掌握其它每册统计知识的重难点。知道学生之前掌握了那些知识,今后又将教学什么。这样才能做到不随意拔高难度,同时给今后的教学留下一定的余地,做到前后连贯。

四、适当借助外力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适当借助外力,可以是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几时几分的内容时,不是整点时,时针不是正好指着几时,学生分不清到底是几时,所以认识比较困难,我采取了在教室里摆放一个时钟,再请其他科任帮忙,经常进行认读。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换算时,由于种种原因,低年级的学生接触人民币的机会较少,这就让本来具体的知识变得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了课内借助计算机,将学生带到计算机房,创设情境,让学生到“超市”买东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购买的物品,自由选择付款的方式,再让计算机进行实时判断。通过虚拟购物,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在玩的过程掌握了知识。而课外,我则借助家长的力量,学完这一知识后,让家长外出购物时尽量多带上孩子,让学生在实战中巩固人民币的换算,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亲切

数学离不开生活,同时也服务生活,因此在教学时,一定从生活出发,再回到生活中去,这样数学课程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例如在教学进一法、去尾法时,我先让学生计算一道很简单的生活问题:13个同学要去打车,每辆车只能坐4人,一共需要多少辆车?学生算出来的答案有三个:3.25辆、3辆,4辆。这时,我让学生考虑实际情况,安排他们进行了一场辩论赛,通过辩论,他们统一了认识,需要的车一定得是整数辆,因此这道题的答案要取整数,如果用之前学过的四舍五入法,那么将有一个同学坐不了车。因此,这时候必须多打一辆车。这时,我又出示了课件:15米布,每4米做一件衣服,可以做多少件衣服。有了上一题的经验,很多学生马上能联系实际,意识到做成的衣服同样要整数件,但剩下的布不管多少,只要不够做一件,那就只能不做。最后我再及时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近似值,绝不能落下一个同学没车坐,也不能做一件“缩水”的衣服。

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适当重新组合、拓展教材

专家们编写教材的时候,很难顾及到各个地区、各种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钻研,清楚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与各个章节内容间的联系,从而对教材进行适当地置换与整合。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我就将主题图换成学生较熟悉的学校的平面图,实践证明,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将教材进行延伸,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例如在教学在比例的意义后,我告诉学生,实际上人体上有很多有趣的比,布置学生课后上网查找资料。交流时,学生搜索到了拳头的长度与脚的长度大约是1:1;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1:7……,我再告诉学生,这些比在生活中又很多用处,比如:你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你如果是一个侦探,根据罪犯的脚印,就可估算出罪犯身材的大约高度……这实际上是用比例的知识去计算的。

新课程标准之前人人平等。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掌握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理清数学课程每个领域的核心目标及其相应的数学内涵,以及每个具体的数学内容的课程教学要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促进自身发展。

猜你喜欢

共同发展内在联系意图
诗歌、咏叹调及艺术歌曲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转化——以皮埃特罗·梅塔斯塔西奥诗作《我永远不能》(Ch'io mai vi possa)为例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浅析动画《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与其系列的内在联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中国梦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联系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