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一城山水的产业链
2014-09-01吴越
吴越
清代县志对蒙阴的记载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蒙阴是纯山区县,山地丘陵占94%,全县大小山头有上千个。过去,这里最著名的是孟良崮、沂蒙六姐妹。优美的山水和红色文化让蒙阴县在全省21个试点县中承担起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
天然氧吧——超前的蒙山开发
这是一座山的故事。
蒙山位于山东临沂境内,分布在蒙阴、平邑、费县、沂南四个县,绵延数百里,山势雄伟,气势磅礴,与泰山遥相呼应,为山东第二高峰,人称“亚岱”。这里是沂蒙山区腹地,历来以贫穷著称。
1993年,蒙阴在临沂市最早提出开发蒙山,发展旅游,蒙山终于敞开山门。这是一种超前的想法,那个年代,大多数国人还不知道旅游是怎么回事。蒙山的一个老司机还记得,当时的县委书记刘宗元经常带人来到这座山上。山上没吃没喝,老司机去山下买了食物,在山上起灶做饭,山上一个废弃的磨盘代替饭桌。
我小时候学习的乡土教材,上有县委书记赞美蒙山的诗歌。诗句都忘记了,只记得层峦叠翠,分外大气。书上还印有杜甫登蒙山的名句:“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归。”是写给李白的。
对90年代印象最深的是到处都在集资,县里没有钱,只好老百姓出钱、出义务工,当时普遍都在抱怨,但现在看来,一条条通往各个乡镇、村庄的柏油路,正是那时候修起,“四塞之崮”的蒙阴,第一次与外界连通了起来。
1999年,中国科学院环境研究中心在蒙阴测得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为85万单位每立方厘米。此后,蒙阴走出了旅游包装中最关键的一步棋。提出了打造“绿色生态,天然氧吧,健身旅游”的口号。这个口号后来为很多景区所效仿。
上世纪90年代不遗余力的宣传打造,迎合了全国旅游大发展的第一波浪潮,以至于后来邻县也开发蒙山,却没有蒙阴那样的效果。
煎饼、村庄与桃花源
蒙山最近一次被人关注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椿树沟——这个蒙山望海楼半山腰的小村庄,因正宗的煎饼而一举成名。村里有十几户人家,大多在山涧水流的两旁,山路弯曲地盘在山沟之间,为了让泉水流得通畅,连接各家门口的道都修起了小石板桥。从山上汇聚于此的泉水使这里常年流水不断,从家中就能听到哗哗的声音。
世外桃源般的村庄,成为现代人精神栖息的场所。其实,蒙山里,如椿树沟般的村庄比比皆是,最有名的要数百花峪村。
百花峪,位于蒙阴县城南15公里处,全村390人。相传清嘉庆年间建村,因坐落在蒙山深处像布袋状的山峪中,故得名布袋峪。1993年开发蒙山旅游,因该村处在蒙山之云蒙、龟蒙之间的峡谷中,风景优美,景点颇多,是蒙山旅游黄金地段之一,春天到来,百花争放,遂更名为百花峪。
这里山高涧陡,水流潺潺,鸟语花香,民风淳朴。奇花异草郁郁葱葱,俨然一处“世外桃源”。
村庄,构成了蒙阴最大的特色。目前的城镇化大潮,在这里演变成“文化名城、风情小镇、优美乡村”三个层次,其最终的目标是建设“江北最美乡村”。
目前,蒙阴县农家乐旅游村达到56个,从业人员1万余人,成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和“山东省旅游强县”。
近年来,山东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出现了“多村一社区”的诸城模式、“两区同建”的德州模式、“生态文明”的蒙阴模式。建设“江北最美乡村”成为这个县喊得最响的口号,以生态为主题,宜城则城宜村则村。
山崮上的桃花节
蒙阴北部,连绵的山崮,遍地桃树,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在这里上演。蒙阴桃花节自2005年首次举办,每年举办一届。
桃花节还和当地独有的“岱崮地貌”结合。以岱崮镇之名命名的“岱崮地貌”,被称为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在这方圆不足百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有南、北岱崮,大、小崮,水泉崮,龙须崮等三十余座崮。群崮连绵、漫山桃花。
近年来,曾被先人们厌弃的山崮,以中国“第五大地貌”的形式,出现在旅游宣传里。“沂蒙七十二崮,半数在蒙阴”,四塞之崮的怀抱里,每个村庄几乎都隐藏于群山和绿树里面,多年的贫穷,从未成为时代潮流的闭塞村庄,竟然以“生态”的名义重新走入大众视野,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在岱崮镇,岱崮地质博物馆是国内首家洞穴式地质博物馆;神佛崮是国内所发现最大的自然山体坐佛;崮上草原风光旖旎,位于岱崮地貌的梭头崮崮顶区域,占地80余亩,崮顶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还可将近30座崮一览无余。
不但有桃花,桂花也是蒙阴开发旅游的一个切入点。界牌镇河头泉村种植桂花的历史悠久,育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4大系列26个品种,其中,“齐鲁第一桂”的树龄已有200多年。该村传承桂花文化,成立蒙山桂花有限公司,建设300多亩的桂花繁育基地,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30多万元。同时,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开发了自然生态景区、桂花文化景区和东夷部落景区三大旅游片区,年可接待游客15万人,增加农民收入十多万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