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读书无用论”
2014-09-01邹云
摘要:在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的知识经济时代,与时代背景格格不入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贫困地区重新抬头,对部分家庭教育投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综合了经济学和教育学的观点,通过对思想观念、经济因素以及教育环境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的原因,希望有助于引起社会多方的关注,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该论调的蔓延。
关键词:贫困;读书无用;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80-02
现代社会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较之过去以农业、工业为支柱的传统经济形态,现在经济更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和智力资源,对于人才的培养俨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的知识经济时代,关于“读书无用”的论调却重新抬头,呈现死灰复燃的趋势。与改革开放初期蔓延的“读书无用论”有所不同,新形势下的“读书无用论”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并未表现出对知识的强烈的排斥,而是由于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过高期望换来“高投入,低回报”收益的心理落差下,对知识效用产生的质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尤其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不仅很多学生家长持有这样的观点,很多学生也是如此。对于农村家庭而言,花费大量的金钱培养一个不会种地的学生,如果不能给家庭带来收益的话,其投资收益近似为零;而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只学到一些书本知识,又不能为社会所用的话,其投资收益也近似为零。在这种看似“划不来”的投资风险面前,他们宁愿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而终止“冒险”的行为。在笔者看来,新“读书无用论”的产生绝非以往所认为的,是由于少数人的迂腐愚昧所致,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不仅要反思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考虑到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对民众价值观念的影响。
一、“知识改变命运”——民众教育投入的期待
我国历来有崇尚读书、重视教育的传统。几千年以来,接受教育一直被视为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深入人心。“十载寒窗苦,金榜题名时”被视为人生至上的乐事之一。当今中国正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某些地方应试教育继承了古代的科举制度,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人们的地位、待遇、声望的获得等都与学历的高低挂钩,于是,让子女们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成为了家长们共同的心愿。特别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人而言,接受高等教育是实现向上层社会流动的必经之路,因此,这些民众对教育所抱有的期望也特别高。本着“改变命运”的信念,大多数人都选择义无反顾地对教育进行投资,即便是经济困难的家庭,为了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是倾尽所能。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小学、初中的毛入学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对于部分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教育投资的成本仍然是高昂的。据笔者实地调查发现,义务教育虽然减免了学生的学费,但是在贫困山区,由于“撤点并校”的施行,不少学生不得不到离家较远的镇上的学校上学,这样一来,住宿费、伙食费以及来往的交通费等也随之提高。而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有条件的父母为了让子女能就读更好的学校,往往还要花费一笔数目不小的“择校费”,有些农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每年为子女的义务教育支出的费用已经占到其纯收入的1/5。
义务教育阶段尚且如此,对于非义务阶段教育的花销就更为可观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央提出以财政拨款为主,财、税、费、产、社、基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这样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使得教育投资趋向多元化,“对于教育程度重视较低的地方政府可能会推卸原本属于政府的教育投入责任,将更多的责任转嫁给居民个人。”家庭和个人在教育经费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就普通高等学校来看,由于“教育产业化”的实施,我国大学费用逐年增加,从改革开放前的免费,到1998年的800元,再到目前基本都在每年5000元左右。据《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报道,培养一个普通本科学生四年需花费学杂费、生活费等共计7.8万~12万左右;“另有统计显示,目前大学学费比1989年增加了25~5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2.3倍”,这样的增幅对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无疑是加重了负担,甚至是不可承受之重,不少家庭因此出现了“因教致贫”的现象。
二、“读书是否有用”——回报远低于投入
而面对如此的“高投入”,教育所带来的回报率却不容乐观。应届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不少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处境,这也增加了教育投资的风险。“随着国家对大学毕业分配政策的改革和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经历了80年代的‘抢手货,到90年代的‘高不成低不就,再到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就业难的变化。”导致毕业生就业率降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扩招导致的人才市场“供过于求”。我国高考从1999年开始实施扩招,之后逐年递增。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08万人,1999年扩招之后实际招收了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48%;2001年达到260万人,到2006年已达到540万人。高校扩招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大跃进式”的增幅也同时带来了不利的后果。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还有80%,到了2003年,也就是扩招之后本科生毕业的当年,就业率就降到了70%,随后,就业率就一直不容乐观。虽然扩招降低了进入高校的门槛,使更多学子圆了大学梦,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会带来诸如文凭的贬值和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等后果,为大学生的就业求职埋下了隐患。
2.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滞后性,一些高校的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专业严重趋同,与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衔接不上,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很多农村生源的学生由于对形式的估计不周,盲目跟风选择当下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部分专业的需求量超过市场负荷;而那些“冷门”专业被人们所忽略,甚至有些学生在被冷门专业录取之后宁愿选择复读来逃避,这样的结果是导致“热门更热,冷门更冷”,在市场饱和之后就出现了结构性失业。而且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够合理,过分强调分数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岗位的需求。
3.“马太效应”引发的教育不公平。教育本应是件公平的事物,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然而现实是,由于地域、城乡差别乃至身份的差别,教育领域呈现愈演愈烈的“马太效应”。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接受同等的教育反而要付出数倍的成本,而在巨大的投入之后换来的却是在求职生涯的一场“拼爹”战。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还显示,父亲为公务员的毕业生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弟高出14个百分点。“当教育只能改变一定阶层以上的人的命运时,对处于社会弱势的那个群体而言,出生就成了一种先定的命运,而一旦一切都逃不脱与偶然的出生与生俱来的命运,那么努力就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有人戏言,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直通车就是“回村”。
三、结论
新形势下“读书无用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整体落后于中东部发达地区,有些甚至仍停留在传统阶段。加之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民众对教育所能带来的收益有着过高的期望,而现当代教育呈现的“高投入,低回报”现象导致部分民众的理想与现实脱节,这种强烈的心理落差引起民众对教育的质疑,“读书无用”的论调随即产生。另一方面,如果把接受教育当成是一项投资的话,这样的投资具有长期,回报却呈现滞后性。而对于贫困家庭而言,生活是现实的,长远的教育理想和现实的经济生活之间产生了巨大鸿沟。教育成本的增高和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迫使不少贫困家庭不得不选择让子女放弃读书,通过打工来维持现实的生活。当前在一些贫困地区中“读书无用”的论调确实有抬头的迹象,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其蔓延。
参考文献:
[1]袁连生,田志磊,等.地区教育发展与教育成本分担[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32).
[2]吕臣,冯玉平.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反思新“读书无用论”[J].未来与发展,2006,(9).
[3]韩志新.“新读书无用论”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2).
[4]郑华.从起点均等的角度试论教育公平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2000,(S1).
作者简介:邹云(1988-),女,广西柳州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