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探究

2014-09-01王珂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高校图书馆新生

王珂

摘要: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工作的实际经验,对新生入馆教育模式进行探究,提出系列改进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63-02

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2年以前,我校图书馆针对新生入馆教育一直采取全员集中宣传,馆长致词,按班级带队参观的形式进行开展,但在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中以及《文献资源检索》课程上的调查发现从前的新生入馆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肤浅性,很多学生回忆新生入馆教育,说“没印象”,“没收获”。为了让新生全面、深刻地了解图书馆,为其信息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我馆将新生入馆教育的模式进行了探究和改进。

一、明确新生入馆教育的目标,对其准确定位

新生入馆教育既不是单纯的图书馆导航简介,又不同于专业的信息检索课程,它是新生利用图书馆的启蒙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环节。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认识图书馆、愿意并学会利用图书馆,从而为其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养成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入馆教育的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新生接受入馆教育后,对图书馆布局、功能与作用有全面的认识;对图书馆的纸质资源及基础服务有较好的认识;对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有初步认识;有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获取信息资源遇到困难时能积极解决;愿做文明读者,自觉维护秩序。

二、延长新生入馆教育的时间

我校一共下设27个学院、60余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60个本科专业(方向)。目前每年考入我校的本科生接近5千人,研究生3千人左右。如果按照往年的新生入馆教育时间安排,在一个月内匆匆完成宣传教育、带队导航等所有教育工作是收效不大的,经过调研,大多数学校将新生入馆教育放在了开学后的两个月至一学期的时间。只有延长了新生入馆教育时间,才能将教育的内容全面化,除了概况介绍、带队参观,更重要的是引入使用方法以及初步检索的入门。

三、丰富新生入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1.利用网站平台开设新生教育专栏。经调研,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在网上设有“新生专栏”或者“新生空间”,北京大学图书馆从主页上进入“新生空间”,呈现给读者的是以新浪博客为载体的宣传图文,而更多高校图书馆是类似武汉大学图书馆设置的“新生专栏”,进入页面后再分块介绍。网站内容一般都内含馆长寄语、图书馆美图照片、图书馆地理导航、校园卡使用小贴士、借还书方法、上网指南、英语学习数据库介绍、视频音频数据库介绍等。内容标题诸如“新生‘临时校园卡使用小贴士”、“来了解你不知道的北大图书馆”、“让图书馆帮助你成为学术信息检索达人”……一目了然的图画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显得非常温馨。

2.最新的纸本宣传资料发放至每一位新生。对于习惯书本教育的新生来说,可能更加容易接受纸本宣传资料。为了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深刻认识,很多高校图书馆(包括我校在内)编印了读者使用指南,人手一册。指南以图书馆的性质和作用、藏书特点、服务项目、信息检索方法、规章制度等作为主要内容,同时还附有各种图表,如馆舍示意图、分类结构图、文检步骤图、目录种类表以及《中图法》简表等等。指南内容介绍系统简明,各种图表形象清晰,图文并茂,方便记忆,易于掌握,作为新生入馆教育的自学教材,它更利于新生课堂知识的消化和补充。我校图书馆的纸本使用指南,每两年重新编辑一次。

3.分院系培训讲解,利用入馆培训课程激发学生信息意识。曾经我校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都是在军训期间的全员集中大会上采取集中看图书馆宣传片,馆长致词的形式展开。除了了解图书馆的概况,很多新生觉得没有其他收获。新生入馆教育应该是实用性很强的培训课程,分院系授课可以做到授课内容全面,新生与授课老师互动的效果。授课内容除了图书馆历史概况,还需插入使用指南,介绍图书馆特色服务,解说读者常见问题,以及培养新生自觉的信息意识和对知识的选择、加工的能力。

4.多媒体演示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目前,我校图书馆已经将整个图书馆的历史概况、藏书布局、使用方法等拍摄成电教片,在培训课程上分期分批利用电教设备以大屏幕投影的方式为读者播放。这种教育形式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可模仿性强,加之优美的配音,深受读者喜爱。但其弱点是没有实时性和操作性,仍限于纸上谈兵。因此,入馆教育必须同时与实地参观相结合,并辅之以具体操作演练,使新生在参观中完成对图书馆的整体认识。多媒体演示和实地参观是新生入馆教育的第一步,是读者对图书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

四、用“先培训后借书”促进新生入馆教育的开展

为了让新生培训的群体覆盖到所有学院,切实让每位新生都能尽快了解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我校图书馆对本科新生采取“先培训、后开通借书权限”的新举措,通知发出后,各院系新生辅导员积极与图书馆联系,抽出时间安排新生开展入馆教育工作,研究生新生则以班级、院系为单位与图书馆咨询部联系,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开展深层次资源、检索技能培训。此举措给更多的新生带来切实收获,图书馆借阅秩序也因此更加井然。

五、招募高年级学生志愿者共同完成新生入馆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由于涉及面广,时间紧,所以仅仅由图书馆负责入馆教育的老师承担是显然不够的。在实地参观和操作培训上,我校历年都安排高年级学生志愿者做导航服务。对于志愿者人员的选择,一般来说,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志愿者可以安排带队导航,其他志愿者可以安排在阅览室的检索机或者自助借还体统做引导。活动开展前,对每一位志愿者发放导航材料和志愿者统一文化衫,并对其进行操作培训,活动结束后对优秀志愿者发荣誉证书。

六、开展入馆教育的后续工作——文献检索课程

入馆教育培训的内容十分很有限,对于读者入馆后所遇到的问题和学习中需要具备的检索能力只有在后续工作中才能得到解决和提高。因此,应将入馆教育开成系列课程,使信息素养的相关知识更加系统。有很多学校已经将《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纳入必修课和选修课,这必定是对读者很有收益的做法。我校已经将这门课程纳入选修课,每周2学时,一次讲解,一次实习上机,深受学生好评。

七、争取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

入馆教育工作涉及人员、时间、场地、经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图书馆并非可以独立解决。就场地和经费来说,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而时间和人员方面,则需要各个学院与图书馆之间相互协商。同时,校方的宣传及学院的引导也要为入馆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因此,图书馆应尽量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以保证入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欣.新生入馆教育引导是关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9).

[2]任晓琴.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之我见[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04).

[3]吴玉静.浅议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J].考试周刊,2011,(09).

[4]连爱青.论高校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2).

[5]孟英华.如何提高高校新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J].科技信息,2009,(13).

[6]闫瑞彬.浅谈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4).

[7]胡舒莉.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的审视[J].图书馆学刊,2007,(03).

[8]曹如国.入馆教育的教学艺术[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高校图书馆新生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