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想当然的父母
2014-09-01布希奇
布希奇
小敏抱怨学校午餐难吃,小敏妈不以为然地说:读中学了,主要精力应放在学习上,饭能吃饱就行了……小敏感觉妈妈挺烦人。有天中午,小敏妈到学校,正赶上学生们午餐。看到很多孩子都自带咸菜,小敏妈有点惊讶,尝了小敏的菜才明白,原来全是甜口的,还很淡。老师抱歉地说,饭菜确实不可口,月底会换家快餐店给孩子们订餐。小敏妈挺自责,跟我说,她最怕女儿养成公主病,每回女儿一说什么不好,她就急着给女儿讲大道理。事后诸葛亮是不少妈妈的共性。
儿子读小学时,老师多次反映他坐不住,小动作多,似听非听,但提问也能答对。我武断认定他学习习惯不好,每天耳提面命:听老师的话,上课守纪律……可升入中学,随着学业难度增加,他反而成了班里最坐得住的学生。原来小学课程简单,他一听就会,只有靠淘气消耗旺盛的精力。
其实,孩子坐不住原因很多,感觉课程简单是一种,也可能是听课吃力,还可能是没兴趣。家长得细细体察,找出原因,想出相应办法。对“吃不饱”的孩子,可以让他多做一小页练习;对接受知识困难的孩子,加开小灶,及时帮孩子扫清障碍;对缺乏兴趣的孩子,多和老师沟通,找出孩子的兴趣点,让飞走的心回归课堂。帮孩子要找准症结,否则,越努力越失败。
类似这样南辕北辙的事,还有一桩印象特别深。儿子两岁半时,有家大商场开业,里边建有花园式儿童乐园。我们兴冲冲地带儿子去了,可很快扫兴而归,因为儿子在商场里整个人呆呆的,畏畏缩缩,寸步不离我们,推也推不开。我们认为是他不常出门,少见世面,对环境不适应,所以,只要有机会就会带他去商场练胆儿。但事与愿违,他反而越发恐惧商场了。眼见其他孩子尽情嬉戏,儿子却执拗地守在我们身边,我真是火大,甚至把儿子吼哭了。
转机在半年后。那天,儿子情绪很好,一家人再次杀向商场练胆儿。路上,儿子还念叨“宝宝勇敢”,可一进商场,“勇敢”就跑爪哇国去了。儿童乐园在二楼,要乘扶梯。我们好一番劝说,他才同意让我抱着乘扶梯。随着扶梯慢慢升高,儿子越来越紧地搂住我,我明显感到他整个身体僵僵的。这是我第一次用心感受儿子的情绪,我真切意识到,我的孩子,他是真害怕啊!到底怕什么呢?我环顾四周,并没发现什么不对头。但我没像以往那样空洞地说“你要勇敢,你是男子汉”,也没表现出不以为然和不高兴。在儿子用小胳膊搂紧我的刹那,我第一次回应了他—同样用胳膊搂紧儿子,同时,轻抚他的背,坚定而温柔地说:“妈妈在这里,爸爸也在呢!”儿子感觉有些安心,身体稍稍放松。此时,我们已到达二楼,我贴在儿子耳边,悄声问:“宝贝,你看到什么了吗?”儿子又一下搂紧我,悄声“嗯”了下。“能告诉妈妈吗?”我轻声问。“那儿。”儿子快速用小手一指。而我,因为注意力特别集中,马上看到了一直让他恐惧的真凶—竟是林列在两边的服装模特!我掩住惊讶,温和地说:“那是假人,不会动也不会伤害谁。”我的解释,儿子半信半疑。“儿子,看爸爸的。”这时,孩子爸出马了。他快步走到模特旁边,先拍拍模特的肩,再拉拉模特的手,还和模特比肩而立,让我拍照。儿子惊疑地看着爸爸的动作,慢慢地,绷紧的小脸松弛了,眼神里也有了活泛的亮光。
后来,我找来带有模特的小画书,告诉他模特都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商场里要摆放模特。再去商场时,我们仨一起摸了模特。儿子摸完后笑了,稚气地说:“不动,真的不会动。”消除了对模特的恐惧,儿子成了儿童乐园里最快乐的一员。
为什么这样的失误会一再发生?我想,深层原因或许就是我们这些父母们心里都藏着三个字—想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小孩,一见孩子身上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马上急了,恨不得分分钟地帮孩子修缮完美,根本顾不得倾听了解,便凭着自己的丰富阅历、人生经验做出主观判断,表面看是举着帮孩子的大旗,实则做的却是南辕北辙的努力。其实,孩子的个性及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非常新鲜的、意想不到的,只有平心静气地去观察、询问、了解、体会,才能顺藤摸瓜地找出症结,如果一味地想当然,不仅大人辛苦,孩子更会被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