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旁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4-09-01彭鸿英王海英王良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典型病例

彭鸿英,王海英,王良玉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曲靖 655000)

临床实践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2,3]。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床旁教学法,通过选择典型病例,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床旁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临床感受,加深对专业知识理解和记忆,但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床旁教学法应用于妇产科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论述,并对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床旁教学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和时间上的冲突。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临床病例教学通常先于理论知识教学出现,即通过一定时间段的学习之后便直接进入了临床见习,这使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导致不能深刻认识和了解所见典型病例的问题,从而也就不能更好的结合临床病例问题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症状表现和治疗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

2.教学目标与形式不一致。产科教学中实施床旁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临床实践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表达、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结合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的临床技能得到提高[4-6]。就目前情况而言,床旁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形式上存在不够统一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主要还是以跟随临床带教导师进行见习,其能参与的医疗实践活动较为单一;②带教导师在结合诸多典型病例讲解、指导的能力不够;③针对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各方面的表现没有相应的评定标准,以至于不能对其临床见习成绩进行有效的评定和考核。综合以上种种主要因素,从而导致在教学中很难全部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二、相应解决措施

1.加强临床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典型病例作为教学线索,向学生灌输学科的临床知识理论,为学生梳理整个知识体系。带教组以其他以医院为基地成功开展临床见习教学的院校为参考依据。首先,以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临床理论为基础,挑选出一批较为典型的病例,作为结合临床病例开展理论知识教学的教材,对学生开展理论知识基础教学。培养学生对疾病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再通过把见习观察到的疾病症状与老师所讲的典型病例联系起来,并对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规律等展开探索和研究,从而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其具体治疗方案。

2.组织参加临床实践。应用床旁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其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可组织学生参加临床见习、病人陪护等多种临床实践,如:组织开展病人陪护与门诊陪诊实践活动,活动要求在临床见习期间选择一位住院或者门诊的病人,展开陪护、帮助、引导等一系列临床实践工作,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基础护理,向病人宣导健康知识,抚慰病人的心灵,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医学理论等各方面的能力。此外,带教老师通过病患家属所填写的陪护质量评价表等各项表格对学生进行见习考核。考核制度的制定对学生起到了有力的约束作用,从而使临床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三、床旁教学法实施建议

尽管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不一致的问题,但当学生在临床见习碰到具体病例时,仍时常会有理论知识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出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方面给出如下建议:

1.改革教育模式。很多院校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教学以后就直接进入了床旁教学模式,建议在进入临床见习岗位之前应由临床带教老师结合典型病例对学生开展临床实践理论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临床理论知识,为临床见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妇产科学和科室的典型病例材料为教材,构建以典型病例为线索的本学科知识体系。例如:将妊娠期出血、分娩、子宫卵巢疾病等方面内容作为典型病例,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小组讨论中。教学方式可采用国际较为常用的PBL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引导作用,把典型病例视为学生需要解决的课题,采用学生自我指导及讨论的教学模式,由此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其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等。

2.加强带教教师培训。加强带教教师对PBL教学法的理解和实际教学应用方面的培训。带教教师其主要的优势在于对病例有足够的熟悉度,并且了解临床医疗上发生的各种状况。所以,为了使这一优势充分的发挥到实际教学中去,应当采用PBL教学法开展教学。但就目前来讲,由于教师还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该教学法,从而也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如。因此建议组织带教老师对PBL教学法进行深度的研究和学习,能够真正认识其核心要点,并学会采用该教学法设计课程,熟练掌握PBL教学法发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查找资料-问题讨论整个教学流程,从而提高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成为能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有效学习者。

床旁教学法在产科教学中的实施,使学生在临床见习中与带教老师形成了一对一的教学关系,并在短时间内真正参与到医生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操作以及临床实践能力。虽然此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不统一,当学生碰到典型病例时常会表现出理论知识准备不足等现象,但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相信床旁教学法一定会越来越完善,并在以后的医学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张龙禄,焦效兰,章镇江.临床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5(3):126-127.

[2]涂明华,杨耀防,刘国华,等.以医院为基地的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2(1):256-258.

[3]张龙禄,蒋开东,汤治元.服务型教育教学体系与本科医学教育临床教学改革尝试[J].中华医学教育,2006,18(6):66-67.

[4]张龙禄,焦效兰,章镇江.临床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0(7):26-27.

[5]梁燕.护理床旁教学的模式和实施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17-918

[6]山东大学医学院课题组.“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两步教学法理论与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8(5):566-568.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典型病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病例”和“病历”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