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指导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及满意度的影响
2014-08-31蒋红英
蒋红英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医院 心内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近年来,自我管理教育对慢性疾病患者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其主要强调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从而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较正常人群降低,研究[1]显示,冠心病患者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将血压、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能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8月对30例冠心病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指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 ① 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临床诊断标准; ② 治疗前经详细的个人病史调查、常规项目体检、生化指标检查等,符合经皮介入治疗标准; ③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④ 无精神疾病史,无精神异常; ⑤ 小学及以上文化水平,无智力障碍,可配合完成量表调查; ⑥ 生命体征稳定,能独立或在家属的帮助下配合护理。排除标准: ① 无法合作,精神病患者; ② 恶性肿瘤及合并有其他器官严重疾病; ③ 治疗期间病情恶化、死亡者; ④ 急性感染、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及脑血管意外等患者,排除心瓣膜病等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日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1~77岁,平均(57.2±5.3)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2.5±1.0)年;心功能Ⅰ级3例,Ⅱ级12例,Ⅲ级9例,Ⅳ级6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2~76岁,平均(56.5±6.2)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病程(2.8±1.2)年;心功能Ⅰ级4例,Ⅱ级10例,Ⅲ级10例,Ⅳ级6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卧床休息、心电监护、高流量吸氧,常规抗栓、调脂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入院介绍、病情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介绍进食、休息及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我管理指导。
1.3 自我管理指导
1.3.1 实施方式:患者入院以后,对其病历、病情、生活方式、对疾病治疗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健康需求等进行评估,获取相关信息,发现护理问题,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制定自我管理指导计划。采用多媒体授课、教育展板、活动挂图、面对面等方式,对患者开展自我护理指导。实施的过程中鼓励家属参与、督促,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每次教育结束后,对患者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和测评,强调教育后的巩固工作。
1.3.2 实施内容: ① 冠心病知识教育。介绍冠心病的医学知识,包括病理生理、致病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安全用药(尤其是药物的药理作用、服药注意事项、自行增减药物剂量、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配合事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加强冠心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纠正错误的认知。嘱患者长期用药遵循医嘱,避免漏服和改变药物剂量,以确保治疗效果[2]; ② 自我技能指导。告知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用药、血压监测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救治措施,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及病情状况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如活动能力较差的患者可选择室内走动或以呼吸锻炼为主,有较强活动能力的患者可选择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气功、八段锦、公园散步等,活动量以不引起明显胸闷气急症状为宜[3]。饮食方面嘱患者增加食品种类及多样性,多食瘦肉、蛋类及豆制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保证维生素(动物肝脏、瘦肉、鱼、蛋、新鲜蔬菜等)的摄入量等。保持大便通畅,多做腹部顺时针按摩,防止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绞痛[4]; ③ 自我情绪管理。告知患者不良病情对自身疾病的影响,告知患者保持平和心态的意义,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分析患者不良情绪的来源,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节,转移不良心境。时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说服和鼓励,嘱患者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指导患者掌握情绪转移法、意向放松法以及倾诉法等心理调节方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保持愉快的心情。鼓励个性开朗、自我管理成功的患者分享经验,激发患者的同理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3.3 评估:实施的过程中鼓励家属参与、督促,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每次指导教育结束后,对患者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和测评,强调教育后的巩固工作。帮助患者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出院时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手册中除了冠心病日常防治知识以外,还包括主治医师、责任护士介绍、病区的联系电话等,便于患者出院后的继续指导和发现问题后的及时联系。
1.4 观察指标
① 心绞痛的发作[5]: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S)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括心绞痛发作情况(AF)、心绞痛稳定状态(AS)、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疾病认知程度(DP)以及治疗满意程度(TS)5个大项19个问题。逐项评分,并对每一评分进行正向化处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机体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好; ② 遵医行为:观察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部分依从(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督促下患者才能基本做到按时服药)、不依从(患者自行增加或减少服药剂量或能不按疗程服药); ③ 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住院安全及环境(6个问题)、服务态度及技术(7个问题)、身体舒适(4个问题)、健康教育(2个问题)、沟通交流(2个问题)、情感交流(2个问题)、自身家属及朋友参与护理(3个问题)等7个方面,每个方面按照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计分10分、7分、5分和0分。该问卷经检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心绞痛稳定、心绞痛发作以及疾病的认知程度等SAQ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在住院安全及环境、服务态度及技术、身体舒适、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表2 2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不够,缺乏自身疾病的健康知识,没有合理的运动和锻炼计划,不能维持与健康有益的人际关系[6]。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能够减少30%的急性残疾、50%的早死和60%的慢性残疾。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有效控制病情,预防慢性并发症,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和医疗花费[7]。自我管理指导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护理指导方式,是指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通过医护合作,增加患者的基本知识、自我监控疾病的能力和保健技能,由患者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和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进而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8]。自我管理被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一致推荐并肯定的糖尿病防治行为和治疗途径。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是冠心病患者长期带病生存的根本保证。自我管理能力强的患者往往有较好的自我保健意识与技能,有些患者还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9]。自我管理可以使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高医疗依从性、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强的患者生活质量也比较高。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自我护理指导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较高,心绞痛控制水平较高,护理满意度较高。这主要是由于自我管理的实施,通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冠心病治疗知识教育和管理,促进个人对自己健康的责任心,帮助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激发患者的潜能,使护理过程由被动变主动,建立健康行为。同时患者不断增加和掌握了冠心病的理论知识,改善了自我护理的技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进而促进其健康功能。
[1] 官计, 赵庆华, 龙霖, 等. 以家庭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 2013, 27(30): 3446.
[2] 余元清, 罗晓辉, 段玉, 等. 健康教育对改变冠心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观察[J].西南军医, 2009, 11(5): 984.
[3] 戴晖, 武卫民, 王玉娟, 等. 强化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6): 656.
[4] 谢燕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社区护理需求调查[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26(17): 85.
[5] 刘淑红.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中文译本的信度、效度、反应度[D].天津: 天津医科大学, 2003: 1.
[6] 张彩虹, 何国平, 李继平,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0): 1120.
[7] 陈务贤, 宁传艺, 李宏, 等.自我管理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09(2): 129.
[8] 刘璐, 刘淑梅, 柏玉萍, 等.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拒绝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2, 26(13): 1203.
[9] 杨静, 张建凤.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5):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