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65例疗效观察
2014-08-31杨少军
杨少军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内二科,河北 邢台 054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65例疗效观察
杨少军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内二科,河北 邢台 054000)
癫痫;中西医结合疗法
癫痫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应用抗癫痫西药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症状控制,但单用西药存在控制率不理想,且有不良反应较多的弊端。2009-10—2013-05,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38例,并与丙戊酸钠片治疗27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5例均为我院内二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12~43岁,平均(20.5±4.6)岁;病程35 d~30年,平均(28.0±5.0)个月。对照组27例,男8例,女19例;年龄14~46岁,平均(22.3±5.2)岁;病程28 d~30年,平均(30.0±6.0)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学分册》确诊[1]。
1.2.2 纳入标准 有可靠的发作病史,符合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的标准,间歇期或发作期脑电图有棘波、尖波、棘慢波及尖慢波等异常表现,经头颅CT或MRI检查颅内无形态结构异常,并除外其他继发性癫痫。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服用常规剂量的丙戊酸钠片(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3059),成人每次0.2 g,每日3次,儿童按20 mg/(kg·d),分3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涤痰汤加减。药物组成:陈皮、法半夏、枳实各10 g,茯苓、胆南星、竹茹、石菖蒲各15 g。肝火旺加栀子、龙胆草;烦躁失眠茯苓改茯神,加龙齿、远志;胸闷痰多加瓜蒌皮;发作频繁加天麻、钩藤、全蝎、僵蚕、羚羊角粉(冲);病程日久气虚加党参。日1剂,水煎2次取汁250 mL,分早、晚2次服。
1.3.3 疗程及其他 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均忌烟酒辛辣及生冷油腻食物。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1.5 疗效标准 基本控制:1年内癫痫未再发作;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6%~99%;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75%;无效: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下[2]。
2 结 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癫痫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是其最常见的发作类型。癫痫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总的来说与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另外与神经系统递质异常,如谷氨酸等兴奋性递质增多和γ-氨基丁酸等抑制性递质减少有关。丙戊酸钠可以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和谷氨酸脱羧酶,从而抑制γ-氨基丁酸降解增加其合成,增加脑内γ-氨基丁酸的含量,是治疗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首选药物。
癫痫属中医学痫证范畴。中医学认为,肝、脾、肾损伤是其病理基础,风阳痰浊蒙蔽心窍、流窜经络是其发作的基本机制。《丹溪心法》中提出癫痫发生“非无痰涎壅塞,迷闷孔窍”,患者发作后往往吐出大量痰涎,故痰浊壅塞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涤痰汤以涤痰开窍为法,方中陈皮、法半夏、茯苓、胆南星、竹茹清化痰热;枳实破痰利膈;石菖蒲豁痰开窍。肝火旺加栀子、龙胆草清泻肝火;烦躁失眠加茯神、龙齿、远志安神定志;胸闷痰多加瓜蒌皮宽胸理气化痰;发作频繁加天麻、钩藤、全蝎、僵蚕、羚羊角平肝熄风通络;病程日久气虚加党参补气扶正。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石菖蒲具有显著的抗惊厥作用,能有效阻止与惊厥有关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损伤[3];全蝎具有抗惊厥、抗癫痫的作用[4];僵蚕具有抑菌、抗惊厥等作用[5]。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是治疗癫痫,尤其是难治性癫痫的一个很好的临床选择,值得推广。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北京,1993:179-180.
[3] 周大兴,包祖晓,吴雄生.石菖蒲醇提取物的抗惊厥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物学,1999,16(2):19-21.
[4] 刘自力,刘海静.全蝎临床运用研究新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6):66-68.
[5] 姚宏伟,何欣霞,何巧燕,等.僵蚕和蜈蚣醇提物抗惊厥作用的药效学比较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3):221-223.
(本文编辑:董军杰)
;杨少军(1972—),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
R742.105.8
A
1002-2619(2014)04-0561-02
201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