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纸袋与传统棉布阻菌效果的对比
2014-08-31刘晓英李进景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
刘晓英,许 缤,李进景(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11)
·论著·
灭菌纸袋与传统棉布阻菌效果的对比
刘晓英,许 缤,李进景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目的观察全棉布与医用灭菌纸袋的灭菌、阻菌效果,选择良好的包装材料应用于临床。方法将全棉布(分别使用5次、10次、20次、30次)与医用灭菌纸袋包装物品分为5组,比较其灭菌、阻菌效果。结果全棉布与医用灭菌纸袋包装医疗物品都能达到无菌效果,医用灭菌纸袋与使用5次以内的全棉布阻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使用5次以上全棉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灭菌纸袋用于器械包装,具有良好的灭菌、阻菌效果,节省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院感染风险,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灭菌;产品包装;对比研究
国内消毒供应中心正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包装与灭菌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各种类型的外包装必须具备良好的灭菌适应性和良好的阻隔细菌屏障作用,才能安全的应用于临床。传统的棉布外包装材料虽有柔软性、穿透力强、利于蒸汽穿透的特点,但成本较高,反复清洗、熨烫易造成纤维变形致使布孔稀疏,甚至出现肉眼不易察觉的小孔,导致包装隔绝细菌失败。另外棉布上的微绒粒多,是空气中细菌传播迁移的工具,在换药过程中,微绒粒经过抖动漂浮在空气中,可直接飘洒在切口上,引发医源性感染[2]。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对盘、盆、碗等器皿均采用传统双层全棉布包装,工作量大不易操作,且棉布的品质多样,反复洗涤会减弱其屏障作用[3]。本研究通过试验对比KDL灭菌纸袋与普通棉布包装小诊疗包和盘、盆、碗等的灭菌、阻菌效果,旨在探讨新型包装材料替代传统棉布包装材料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选用符合欧洲《待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系统》EN868-4和卫生部WS310-1标准,天津康德莱公司提供的KDL医用包装纸袋及使用5、10、20、30次的棉布(均为140支纱、经过脱水处理后的棉布)作为包装材料,以菌培用培养基(下简称培养基)作为包装内容。
按包装材料不同分为5组,包装纸袋包裹培养基(A组),使用5次棉包布50cm×50cm双层包装法包装培养基(B组),使用10次棉包布50cm×50cm双层包装法包装培养基(C组),使用20次棉包布50cm×50cm双层包装法包装培养基(D组),使用30次棉包布50cm×50cm双层包装法包装培养基(E组)。
1.2 方法
1.2.1 试验环境:供应室无菌储存区选择5个试验点,每天8:00、12:00和16:00 监测纪录试验点的温度及湿度,以及每月监测试验环境的菌落数,每个试验点都备有相同的温度计及湿度计。
1.2.2 包装灭菌: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包装,采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134℃、4min)。观察灭菌器运行过程中的物理参数。灭菌完毕后观察包外指示胶带、包内化学指示卡,进行生物培养,以判断灭菌效果。观察和记录湿包或暴口情况。
1.2.3 储存:每组每个试验点放置5个灭菌好的纸包和布包,模拟货架储存状况,避免重叠放置,每天进行一次常规包装取放操作。存放空间常规进行空气净化机消毒,温度24~28℃。每天8:00、12:00和16:00观察并记录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1.3 结果检测:第0、7、14、21、30天下午16:00每组每个试验点随机抽取1个诊疗包,37℃培养24h后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培养基是否混浊)。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第0、7、14、21、30天抽查的5组共125个诊疗包灭菌后储存期第7天,诊疗包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灭菌后储存期第14天,A、B、C、D 4组诊疗包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E组有1个诊疗包细菌培养阳性;灭菌后储存期第21天,A、B、C 3组门诊诊疗包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D组有2个诊疗包细菌培养结果阳性,E组有3个诊疗包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灭菌后储存期第30天,A、B 2组诊疗包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C组有2个诊疗包细菌培养结果阳性,D组有3个诊疗包细菌培养结果阳性,E组有4个诊疗包细菌培养结果阳性。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与C、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5组诊疗包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比较 (n=5,包,%)
3 结 论
本研究首次采用包装纸袋作为试验材料,而包装纸袋正是针对最新规范里要求的对盆、盘、碗以及对小型诊疗包的包装而设计的。目前中国国内对于小型诊疗包或单独的盆、盘、碗都是采用普通棉布包装,而且大多数和其他器械一起摆放一起包装,不符合规范要求,也不能保证灭菌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从包装材料上讲,纸袋比普通棉布阻菌效果更强一些,灭菌后器械包存储的时间更长;而棉布包装反复使用后,阻菌性能下降,第21、30天医用灭菌纸袋与重复使用20次、30次的棉布内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对于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需要记录使用次数,使用过程中需要检查包装材料的完整性,这在临床上都是难以实现的。另外,棉布经多次清洗使纤维变形,组织结构稀松,不能有效阻隔细菌,使物品的保存期缩短[4]。
保证无菌物品质量与降低包装材料成本,是供应室能否在竞争中求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管理趋势[5]。自封式医用灭菌纸袋是一种新型的无菌物品包装材料,特殊的多空排列,形成独特的屏障能将细菌等微生物有效隔绝[2]。包装袋呈立体状增加包装袋体积,有包外灭菌变色显示,灭菌状态明确,剥离时无纸屑。与用棉布类包装物品相比,医用灭菌纸袋更能体现其灭菌、阻菌效果,操作方便及经济方面的优势[6]。不仅保证了无菌包的质量和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而且降低医疗成本,节约经济开支,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医院感染风险,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可代替全棉布用于重复利用医疗器材的包装,值得推广应用。
[1] 钱黎明,王雪辉,金敏智,等.包装材料选择及成本效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5008-5010.
[2] 陈春连,李玉萍,赖秀梅.棉布与医用立体纸袋包装材料灭菌效果及成本分析[J].现代医院,2010,10(11):118-119.
[3] 黄靖雄.医疗用品的包装材料[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440,1328.
[4] 申瑶.三种包装材料阻菌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3):286-287,289.
[5] 罗素霞,卢红琼,陈汝芳,等.医用无纺布与棉布包装材料的成本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32-4333.
[6] 李鸿雁.医用皱纹纸包装无菌物品成本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717.
(本文编辑:赵丽洁)
重申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
本刊作者在撰稿时请按照《<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中所列各项办理。特别是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为准。参考文献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记;文献 的作者,1~3名需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他”;列出文献的题目(书籍列书名)和期刊名称(书籍列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名);期刊列出年份、卷次和期次以及起-止页码(书籍列出年份和起-止页码)。缺少任何一项,均为不规范。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2013-11-28;
2014-02-10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090597)
刘晓英(1964-),女,河北博野人,河北省石家庄第一医院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及消毒学研究。
R187
B
1007-3205(2014)05-0596-02
10.3969/j.issn.1007-3205.2014.0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