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写字“画图”现象之探究

2014-08-30费忠孝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画图写字对策

费忠孝

摘 要:小学低段学生在写字上存在的问题五花八门,很多学生无视笔画规律,只是将所写字作为一幅图画,只要能够“画全”就算过关,这就需要教师的关注。本文就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低段学生写字方面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写字 画图现象 对策

一、何为汉字书写“画图现象”

所谓汉字书写中“画图”现象指的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他们无视写字过程中的一些笔顺书写规律,起笔、转折无概念,而是将汉字随心所欲地用线条自由地组合而成,将它作为一幅图画,只要能够“画全”就算过关,比如“口”字,正确的应该是“竖、横折、横”三笔完成,可是有的学生将其两笔写成,即,将横折与横结合,形成一个新的笔顺;有的学生则是由“竖折、横折”组成。再比如“回”字应该是先封小口再合大口,可有些学生却先合口子框再去写里面的小口。

此类写字状况,类似于美术课中画图,因此,我将此戏称为汉字书写的“画图现象”。

二、“画图现象”的弊端

写字教学,如果教师在低段时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写字顺序引导,没有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那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了。长此以往,其弊端还体现在以下方面:

低段的写字教学是为了高段的不教,可是现在学生却出现这种情况,高段的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也不得不多花精力在写字上。并且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习惯,将是终生都错误的行为,就好比社会上流传的“狼孩“,因为从小养成的与动物一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显得是那样格格不入。

三、原因分析

1、缺少笔顺概念

学生在硬笔字、毛笔字书写的起步阶段就缺乏规范要求和严格训练。老师家长片面认为只要学生能写就行,一味注重多写,至于执笔方法、书写姿势、间架结构、笔画布局等往往不予重视,致使书写质量不高。机缘巧合,有次去幼儿园参考,发现幼儿园的孩子在写字方面有很大兴趣,在课堂上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写字。粗粗一统计,大部分孩子都由父母教导,能写自己的名字,但在书写过程中,却让人目瞪口呆,形式五花八门。当老师板书,想让他们跟着一块书空时,却发现孩子们一片茫然的神情,我才领悟,家长只教会了他们认字,却没有真正教写字。在孩子们眼中,根本没有笔画、笔顺这个概念,更谈何结构、部首等说法呢。因此,由于没有专业的写字指导,学生所谓的写字,就是在那自娱自乐,依样画葫芦,真的将这个字当成了“画”,一幅由线条组成的画。

而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不断的巩固,转变成了一个习惯。而习惯的力量真的十分强大,它可以迫使一个人明明知道这是错的,却毅然前往。这就是为什么平时书空过程中,几乎每个同学都能说出正确的笔顺,但是当自己写时,却又不知不觉之间又通向了错误途径的原因了。

2、教师弱化了板书效果

很多次听课过程中,发现每个教师都在板书“我会写”的字,但很多老师都存在问题。有些教师只是为了教而教,没有关注细节,书写过程中挡住了字,学生在那伸长了脖子还是不见“庐山”真面目;有的教师黑板范写字体过小,学生看不清楚;有些则是教师自顾自范写,而底下学生却自由自在地开始工作,没有认真看。这些原因使得很多生字范写变成了毫无用处的示范。

3、时间不够充分

小学低段语文课课业量大,常常需要老师一天一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由于老师对低段语文学科性质和任务不明确,尤其是受到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小学写字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导致写字教学指导无计划。写字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写字课被任意挤占,甚至将写字课排除在课程表之外。学生的写字基础技能普遍得不到提高,导致语文学科存在严重缺限,写字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的挖掘、乃至发挥。

四、解决途径

1、摆正思想——重视写字教学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在2008年全国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中指出:整个小学阶段,有忽视写字教学、词汇教学的倾向。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社会各界批评大、中、小学生写字惨不忍睹、作业试卷错别字比比皆是,便是例证。

在低年级,分析课文冲击识字、写字是普遍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没有摆在突出位置,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语文课标》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重点不重,后患无穷。”导致写字质量滑坡,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情况严重。今年高考,作文卷错一字扣一分;国家语委拟出台“汉字书写等级标准”。可见,对识字、写字忽视的问题该到高度重视、综合治理的时候了。小学各个年级都应重视识字、写字,都应重视词句教学。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基本任务──认识3000常用字,会写2500字,会用6000词,绝不能马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以上崔峦理事长的这段话,也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就是要摆正思想——重视写字教学。

2、授之以渔——熟记基本的笔顺规律

正确的笔顺是写字的前提。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掌握汉字间架结构及笔顺的基本笔顺规则。字写得规矩才好看,要合规矩必须掌握基本笔顺原则,如“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进人后关门、先横后竖”等。现在的人教版新教材并没有强调要学生背诵此类笔顺结构,但是本人认为学生在低段学习书写汉字,熟记笔顺顺序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如此积累了常见字的一些笔顺规律之后,再有所重点地记一些特殊字的笔顺,如“肃”。这样从整体到个别,才能为学生的正确书写笔顺奠定基础。

3、以身作则——注重范写的作用

板书是面向所有的学生的,并不是靠近讲台的前排同学,我们更多地要照顾到后面的学生,这就需要考虑到距离问题了,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将字写大,至少要让后排同学清楚地看到。并且在范写过程中,强调学生参与——仔细地看。

4、循序善诱——教给方法,兴趣引导

当学生对于一些字的错误笔顺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时,我们教师所需做的就是用一些趣味引导,将一些汉字的演变原理用故事的形式传授给他们,从而慢慢引导孩子正确的书写顺序。

汉字经历了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千年变化,它从原先的图画演变而来,看图理解字义,这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十分好的资源。比如(附图):

通过图片的讲解,学生不仅知道了字的演变过程,也很快明白了“此”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拓展归纳带有这个部件的字“些”等字,笔顺都不会错了。

5、熟能生巧——反复练习

写字教学需要在平时练习时不断地巩固,在书空时,学生能够做到正确的笔顺书写,那在平时写字的时候也需要不断注意学生的书写顺序,不断纠正,形成一个正确的习惯。练字不能贪多求快,而是贵在持之以恒。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教学中特别是易写错的字要让学生不断练习、强化。强化可以在造词造句中进行,在作文中进行,在其他学科作业中进行,“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时”。通过发展性评价,开展各级各类书法竞赛,给学生表现的舞台,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发展。

另外,这个纠正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这中间需要我们付出大的耐心和毅力,长此坚持,相信一定会得到好的效果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

[2]左民安 《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九州出版社 2005年3月第一版

(桐乡市濮院小学 浙江嘉兴)

猜你喜欢

画图写字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我学写字
画图理解“同样多”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学写字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