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2014-08-30慕庆峰
慕庆峰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就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而言,教学模式单一,并且教学主体不明确,“全承包”的实践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环境监测教学的需求,也将实践教学带入尴尬的境地,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有效开展。所以,审视环境监测课程特点,针对存在的教学问题,切实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考核评价体系,都是优化与创新环境监测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1.基础实践
课程教学的开展首先需要依据实际的教学条件,并充分结合专业的社会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基础实践中的监测项目,进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全面的学习监测分析技术。基础实践更多的是验证性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
2.开放实践
实践教学平台是多元化的,强调开放的实践教学是务实综合实践教学的基础。在开放实践中,课内指导、课外实施交叉的贯穿开展,是学生掌握监测技术的重要手段。其中,监测任务的具体监测过程,由学生在课外阶段自主完成,而课内主要进行监测样品的测试分析。基于内外课相结合的开放实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强化了实践教学效果。
3.创新实践
“第二堂课”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即与地方服务相结合,强调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实践参与。在服务地方的实践中,以团队的方式参与,并进行合理地分工合作,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收集资料、制定监测方案、实施方案、撰写报告等内容,实践的内容可以全面覆盖课程大纲。在“第二课堂实践”中,教师扮演着“辅助指导”的角色:首先,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查阅,这是学生形成实践活动思想框架的基础;其次,突出关键环节的掌控,强化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再次,设定处理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最后,指导学生完成监测报告,并进行总结与评价。
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1.全过程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
环境监测包括多项工作内容,为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参与并学习到所有内容,需要转变传统只重视监测分析的教学模式,而更多的是依托创新实践与开放实践体系,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同时,过去“全承包”的教学模式也要进行转变,强调以团队的方式组织全过程参与的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从实验准备到实验开展的全过程。基于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对于创新实践与开放时间教学,教师可以将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以多个小目标的形式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任务及方向。通过实践任务的驱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并在实践中循序渐进的完成实践任务。所以,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从本质上体现了实践教学的含义,是实现学生自觉参与实践与自主探索的重要手段,非常适合于环境监测实践教学。
3.网络辅助的实践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辅助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迎合了环境监测实践教学需求,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实践中,测试的方法及仪器较大,在课堂教学中受到条件、实践的限制,在监测项目的演示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通过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可以制定监测过程的动画、构建虚拟实验等,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并且虚拟实验项目转变了传统流于形式的“演示—跟学”的实验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优化了教学条件、创新了教学资源。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创新
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实验结果的评定,对于实践各环节、各要素的系统评定。所以,笔者结合“全过程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阐述考核方式的改革创新。
1.实验预习环节
实验预习是开展环境监测实践活动的基础,是教师掌握学生对该实验项目认识程度的重要内容。所以,将该环节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于实践的顺利开展。
2.实践操作环节
该环节是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环境监测活动,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规范,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于监测数据的规范记录与保留,也是确保监测实践质量的关键。实践操作环节作为考核内容,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并创造科学严谨的实验氛围,提高环境监测实践教学的质量。
3.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环节
环境监测实践的最后环节便是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该环节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控能力。所以,其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化环境监测实践教学的价值。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