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数学”在小学分数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4-08-30陈浩
陈浩
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动作、图形以及符号语言。小学阶段的数学更多的是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对于图形的利用,主要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进而使他们掌握符号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一些符号以及图形方面的手段,让较为死板的文字或者是符号转变为生动鲜明的图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样,在分数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画数学”的这一思路,以下为对此的相关分析。
一、在分数教学中采用“画”这一方式的感悟
单看分数的含义,学生可能在数学教科书中背诵出来,比较简单,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往往会不知所措,教师无法辨别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分数的相关含义。因而,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定义方面的分数,而且还需要许多的“操作”方面的训练。
比如,在分数学习过程之中,采用“画分数”的手段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饼,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安排学生也画一个大饼,并用阴影表现出这个大饼的二分之一。在学生完成操作后,教师设置情境,即让学生将这两份饼分给两位同学并且询问这种分法是否公平。通过图形的演示,学生能够清楚看到其中的公平合理之处。解决完这一问题之后,教师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分为二分之一给第三位同学的时候,然后,接着询问这种做法是否仍然公平。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这种分法的不公平之处,因为大饼的二分之一和小饼的二分之一是有差距的。
再比如,教师在黑板上演示“一个盒子里面的两个饼干的二分之一是多少”、“一个盒子里面饼干的二分之一是三个或者四个,这个盒子里有几个饼干”。在进行演示的过程当中,学生会慢慢发现由于盒子当中存在的饼干数量的不同,导致它们分出的数量也不一致。
通过上述的教学演示,学生在画图时就对分数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认真仔细的学习,并在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之后发现其中存在的分数本质。即大小方面不一样的大饼或者是盒子里数量不一样的饼干,用同样的分数表示其中的数量大小是不一样的。
二、“画数学”在分数当中的作用
数学的算式表达是一种高度的概括,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之中体现了一种简洁美。但对于小学生而言,体验它却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比如,在学习分数乘法方面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时,让学生在一条线段当中先表示出六十五辆车,这六十五辆车是汽车店里第一天的销量,第二天的销量比第一天多了十三辆车,进而再让学生表示出第二天的销量。在画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发现学生不能准确把握画多画少的程度。因而,在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引导,让学生去探究其中的数量关系。题目当中的十三辆汽车恰恰是六十五辆汽车的五分之一,这样就把上面的线段平均分成了五份,再多画其中的一份就能符合题意了。通过这种引导,学生就会带着思考去画图。这时,可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将十三辆汽车改为其中的五分之一,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通过分析后,学生会发现在第一道题目当中增加的十三辆汽车,用六十五辆汽车再加上十三辆汽车就可以了;而第二道题当中,增加的五分之一并没有告诉学生实际的车辆数,而学生却可以通过相关运算得出增加的数量。经过这一系列的引导,学生可在图形之中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通过图形当中的表示来理解题目的含义,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画数学”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会使教师收益颇多。
在小学阶段的分数教学中,采用“画数学”这一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再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自然而然地想到“画”的方式。“画数学”已然已经成为学生和教师普遍接受的方法,甚至可以算上是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思想方式的引导之下,学生学的过程以及教师教的过程都将变得更为简单。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万安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