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园林建设 促进景观生态化
2014-08-30吴宪亮
吴宪亮
中国园林经历古代园林、古典园林、近代园林、现代园林四个发展进程后,在现代园林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生态园林,形成了尊重自然平衡、体现时代特色、整合人本需求的特种生态境域。生态园林狭义上属于生态公园的范畴,广义上多指以绿色植物为主体,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城市居民多方面需求为目的的新型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其要素有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生物要素有人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非生物要素有地形、气候、建筑、水体等。其内在价值有三:一是丰富观赏性和艺术性,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可以改善环境,借助植物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保护生态环境;三是通过科学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空结构和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赖以生存的良性生态环境。
一、存在的生态问题
受客观发展阶段和从业者主观能力素质的影响,当前生态园林实践中存在着生态价值偏低、功能性缺失、效益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生态园林建设和景观生态化的进程,需要大力加以解决。
1.建筑景观 一些建筑过度景观化,加大了优质建材消耗量,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加剧山体、河床、植被、土壤破坏和水土流失程度,采掘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粉尘等造成大气、水体二次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绿色建筑技术水平还不够高,节能环保等问题还大量存在,景观建设耗材的生产、内环境冬季保暖和夏季降温等耗能骤增,带来温室气体排放及环境辐射、有毒气体释放等问题。建筑建材老化后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难以有效回收,容易污染土地和水源,还没有真正形成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
2.山水景观 一些喷泉、瀑布、人工湖等大部分山水景观依然使用生活用水,用后直排下水道,未实现综合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一些绿地灌溉用水粗放,缺乏足够的节水措施。部分硬质铺装滥用,导致河流堤岸护坡被水泥覆盖,丧失了湿地应有的天然自净功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机制。
3.植物配置 一些地方为追求效果,大面积铺植娇贵的草坪,既要耗用大量水资源用以浇灌,又要增加人工机械经常修剪、除杂,甚至用化学除草剂造成环境污染。有的建设者不惜重金采购深山老林大树,既造成原产地树木保有量降低,破坏当地群落小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又影响树木本身的生长生存,往往使树木难以适应新环境而生长不良或死亡,高成本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和目标。在引入新品种方面,一些地方单纯以生存温度或生存纬度作为引种指标,漠视光照、降水、海拔、环流等其他因素,未经驯化就引植,实践效果不佳。此外,引植过程容易带入传染性病虫害等生态问题。
二、加强生态园林建设建议
1.植材选配多样化 植材是生态园林景观最重要的要素,是促进景观生态化的基础,多样化可提升稳定性,并提升生态化的性价比。因此,植材选择应特别注重以乡土植物为主,兼顾形态、色彩、芳香等感官效果和生态作用。配置方式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特征,合理地将乔、灌、花、草、藤等因地制宜地配置,形成复式稳定的群落结构,与其他要素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协调。通过不同特性的植物配置,形成立体垂直的多样化生态空间环境。
2.正确利用动物因素 动物和微生物是平衡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部分动物已融入城市,逐渐形成新的食物链。微生物不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还可有效地将许多废弃物处理成可利用资源,同时,也是一些流行疾病的帮凶。因此,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对这一要素的把握,使之成为良性生态循环中的关键一环。
3.重视应用水土因素 土壤是基本载体,地形是主要骨架,水体是生态灵魂。不同地形可提供不同的小气候环境,对园林风格、建筑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效果、小气候和给排水工程等有重要影响。水体可划分为静水和动水,静水包括湖、池、塘等,动水包括江河、溪流、瀑布等,可统称为湿地,其生态价值最高,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净化水源、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在生态园林建设中,需重视应用水土因素。
4.妥善解决气候问題 气候是最不受人为控制的生态因子。构建生态空间,既要迎合大气候环境,又要打造小气候环境,通过改善生态气候交换空间,来改善城市的大气候环境,使空气、水体等标准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妥善解决城市热岛等突出气候问题,是景观实现生态化的根本任务。
5.因地制宜打造建筑景观 建筑作为造园四要素之一,不仅体现园林风格,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也可营造气候小环境,展现特殊生态价值。以规整的线条感和竖向景观的丰富性,与其它要素统一营造和谐、完整的生态园林意境。所以,建筑因素应从两个方向设计:一是将建筑融入自然,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更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二是将自然引入建筑,促进建筑生态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同时,也要注意对人工建筑和废料的处理,否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应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建筑和废料,降低成本,补偿生态,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