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编写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带来的反思
2014-08-30李晓白
摘要:笔者认为:教育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大众化教育下的高职学生现状,指出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和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且对“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学习‘数学学问”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希望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讨论,借以进一步推进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大众化教育;高等数学;实事求是
日期1报考人数(万)1录取人数(万)1录取比例(%)1977年11月~12月15701271471978年7月(20~23日)161014021661980年7月(7~9日)1468512841611985年7月(7~9日)117616213521998年7月(7~9日)132011081341999年7月(7~9日)128811601562000年7月(7~9日)137512211592011年6月(7~9日)1933167517232012年6月(7~9日)191516861752013年19121约700175近来笔者参与“高等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编写,认真地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几个相关文件。联系这些年高等数学教学的体验,仔细思考了一些问题。思来想去,如果要言简意赅的话,就是七个字:实事求是地对待。即实事求是地贯彻《实施意见》,实事求是地联系和分析本地区、本学院的现状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
一、从全国高考录取情况看高职大学生现状右表是恢复高考以来典型年份的数据表(中国教育在线摘录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自恢复高考的35年以来,高考录取率是上升得比较快的,1980年到1985年是一个飞跃,而1998年至1999年是另一个大飞跃,到2012年更是达到75%,可以说1998年前还是精英教育,而1998年以及后来的15年,高等教育逐年普及,变为大众化教育了。另据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显示,2012年湖南省高考录取率为864%,2011年湖南省高考录取率为86%,2010年湖南省高考录取率为8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湖南省高考高职专科录取分数线:理工类200分、文史类200分。有部分高职专科院校录取线仅185分。大学扩招,全国从最初5%左右的高考录取率一跃到目前的75%,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10年中,“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其实早在2002年,中国就完成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目标,只用了三年时间。而这一变化,西方国家一般要用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高校扩招后,学生素质总体下降快,特别是录取分数排名较后的高职院校,基础要更差些,尤其是数学的基础。过去对大学生的数学要求现在显然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大学生了,正如《实施意见》所说:“教育教学的观点要改变”。
二、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分析高职学生为什么害怕学习数学①数学学习的连贯性,即需要对原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熟悉程度。②严密的推理(这已降低了要求)。③抽象的空间想象力(恰是高职学生最缺乏的)。④准确、熟练的计算能力(例如矩阵的初等变换,相当一部分学生嫌麻烦,算不对,而过去的学生认为是容易的知识)。⑤学习不断产生的新概念。事实上每一个高等数学的概念都是不同时期的大科学家创造、总结出来的,而现在要求已经大众化了的高职学生理解并掌握,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三、对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心理分析高职学生一般不是对数学有特殊兴趣的人群。普通人对数学的兴趣一般有以下过程:成长(小时候很多人都夸奖自己数学成绩好)—兴趣—乏味—烦躁—讨厌—放弃。笔者认为,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数学课程内容的变化,从小学时具体的、现实中随处都有的数字,到中学时比较抽象的式、符号、定义、公理、定理,再到大学时更加抽象的概念(如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矩阵、概率等)。这些精练、简洁、概括的语言,往往超出了一般人的好奇心理,想不出来了,就会使人烦躁不安,但数学的抽象、概括的性质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正是数学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立足点。
四、编写“高等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几点思考(1)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学习“数学学问”。“学问”一词原指某一完整的知识、学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知识就是数学学问。但进一步分析,学问,即要学又要问,这里的“数学学问”包含主动学习,就是希望和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学会将现实的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或数学模型,了解其过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2)编写精品共享课程应针对自己所任教的院校实际,使自己的学生能接受。其实,由于高职学生录取线比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中甚至初中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而由于数学学习的连贯性,必须“温故而知新”,在编写课程内容上,必须有“温故”的内容,但并不是单调地重复旧知识,重点在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因材施教”也是十分重要的,编写精品课程要实际一些,不需要搞过多的花架子,主要是你的学生要乐于接受,有真正好的教学效果。
(3)坚持趣味性、文化性、模块化、应用性、严谨性、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4)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给予明确的定位。数学课作为文化课,要让学生接受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数学也是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基本属性。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但不是狭义的就业教育,要通过高等数学的教学,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学会量化分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5)关于数学教学中的严谨性。在高职数学课教学中,严谨不是不好,而是难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把“严谨”放宽些,但绝对不能没有严谨。比如提出的“理论够用”观点,表面上看,好像是减轻学生负担,可究竟在高数的学习上“多少理论够用”“哪些理论够用”,说得非常含糊,都未进行很好的分析和研究,甚至给人一种误解,即高职教育不需要什么“基础理论”。endprint
(6)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主体力量应该是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充分调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当前流行的一些口号,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一种绝对的语言。这其实是过于将教育的责任压在教师身上,给教师无形的压力。对这一点要纠正,这种口号不应宣传。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要是师生共享,师生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创建共享课的思想基础。
(7)对于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行为要敢于批评,敢于纠正。例如普遍存在的“低头族”现象(由于手机的普及,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上课时玩游戏、看电视剧,在部分院校已不是个别行为。老师该不该批评教育呢?本来是不容置疑的。但怎样纠正这种不良行为,怎样使学生自觉地认识该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产生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却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教学课题。
(8)当今科学技术发展,使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日益增强,这种特点在社会信息化时代尤其明显,这使数学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在各种实际工作中都有用武之地。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工作、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也已成为技术人员、甚至一般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一方面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大众化教育”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存在差距,这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多考验。
(9)关于“宽进严出”的培养方式。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大众化教育,缺少竞争淘汰机制,学生缺少学习与成才的压力。事实上,缺少压力,任何人都会产生一种惰性,谁都想轻轻松松地工作或学习,但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在学校就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大众化教育”是“宽进”,但需把握适当的“严出”。无原则、无条件地“宽出”肯定要影响高职教育质量与学习风气。在“宽进严出”这一点上,应积极借鉴国外好的经验,严把培养出口。
(10)教育部制定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技术要求,包括:①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它又分为结构要求、格式与技术要求、元数据要求。在格式与技术要求中有: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演示文稿、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包括网页型课件、Flash课件)、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②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其中又包括六种不同的技术要求。③资源提交。这些要求起点高、技术含量高,对广大教师来说,即使有好的思路,编成了好的教材与课件,要建设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仍需要有专业化的队伍甚至资金设备等协同作战。高等数学精品共享课程建设最后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来,要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高数教育教学的改革,根据课程特点灵活实施教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方便学生在网络中的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
张楚廷.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郑錬编著.当代数学的若干理论与方法.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李晓白.数学建模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联系.教师,2012(4).
贾继娥.我国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背景与内容框架.教育科学研究,2012(2).
卢国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再认识.现代大学教育,20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