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古籍影印 担当文化传承

2014-08-30于春媚贾贵荣

出版参考 2014年14期
关键词:历史文献国图丛刊

于春媚 贾贵荣

古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古籍影印是古籍整理与出版的重要方式,也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而古籍的出版是传统学术研究的基础与保障,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成立(1979年)以来,几代出版人始终以学术界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进而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为己任,践行着“揭示文献,嘉惠学林,传承文明”的追求与梦想,用影印出版的24000多种文献,搭建起历史文献与当代学者之间的桥梁,使珍贵的历史文献得以化身千百,重焕新生。

以影印促保护 化藏用矛盾

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各省古籍保护中心联合举办,参与古籍普查工作共有2800多家图书馆。现在据统计,古籍藏量超过了5000万册,大约500万部。最早的宋元善本古籍从产生距今已达千年,最晚的产生于清末的古籍也有百年之久。这些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古籍文献一向有汗牛充栋之称。但除个别大型图书馆外,古籍的保存状况堪忧。因经费有限,很多古籍只能深藏于馆库中,得不到修复,遑论使用。距今较近的民国文献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民国三十八年积累了包括图书、期刊、报纸以及档案、日记、手稿、票据、传单、海报、图片及声像资料等等大量文献。但由于纸张酸化脆化、保存条件不利、以往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保护需求更为迫切。为此,由文化部主导、国家图书馆主持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和“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先后启动,旨在保存这份祖先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保护这些历史文献是基于其物理上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质,而从文化传承而言,这些历史文献又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我们保护这些珍贵文献,绝不意味着将他们封锁起来,杜绝读者使用,而是必须科学有序地予以整理和揭示,为今天的学术研究服务。

有鉴于此,作为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主管的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积极响应“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和“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战略部署,多方考虑为保护古籍和民国文献服务,发挥自身出版特长,主要采取再生性保护措施,即对于重要、珍稀的历史文献进行编辑,影印出版。近年来,国图社推出了十几项重大历史文献影印出版项目,如《中华再造善本》收录古籍787种线装9129册、续编收录古籍551种线装4248册;《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精装1000册,收录古籍2621种。“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系列项目,已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18家图书馆收藏的1215种稀见方志,精装1279册。更值得期待的是,国图社联合天津图书馆等国内著名藏书机构策划的大型古籍善本丛书、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出版项目“中国古籍珍本丛刊”已于2013年正式启动。根据编辑体例,每家图书馆各自选择最为珍稀的古籍版本编为一种书,其他已经出版过的图书不再重复收录,统一按经史子集丛编排。其中,《中国古籍珍本丛刊·天津图书馆卷》收录馆藏珍本古籍179种。一经面世,就得到了海内外专家广泛赞誉和数十家图书馆的积极响应。根据出版规划,预计符合条件参与的藏书单位在80家左右,收录古籍将达到数万种,绝大多数“藏在深闺”的古籍珍稀文献将最终得以揭示。

这些规模宏大、内容独有的大套影印图书,自面世后赢得了海内外专家和收藏机构的广泛赞誉,被陈列在大中型图书馆的阅览室里供读者阅览。它们几乎等于原本再生,尤其像《中华再造善本》,其仿真影印方式大大减少甚至根本上避免了原本流通,从而使原本得到应有保护,协助全国图书馆很好地解决了“藏”与“用”的关系。同时,这些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献,经过精心编选和印制,为学术界提供了学术研究必备的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并因其本身的唯一性、稀有性,还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

以专题编丛书 成学术津梁

如何方便学者使用文献,给读者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也是作为专业学术文献出版单位的国图出版社职责所在,更是我们多年来努力发展的方向。国图社影印的历史文献有两大特征:一是选题符合学术研究需要,一定程度上能引导学术研究发展;二是选题有系统、成规模,挖掘了大量珍贵历史文献。国图社的新编古籍丛书,从内容上划分,绝大部分是专题丛书;从编辑方式来说,大部分由责任编辑独立策划并提供书目,并请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圈定入选书目和撰写序言,介绍其文献价值;个别版本的选用,再请古文献学家敲定;最后由古籍检索专家编订索引和目录。截至2013年底,国图社自编影印出版的历史文献专题丛书达到300种之多。新编古籍丛书所作的分类,原则是以当代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分科为主,兼顾现存古籍自身特点,即古代文献编纂的不同形式、载体的不同材质及内容的学科分类等。重要的有以下几大类:

有关历史人物研究的丛书:《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疑年录集成》《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已出版东北卷、西北卷、华北卷、华东卷)《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已出版闽粤侨乡卷、民族卷)《宋代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历代名人谥号谥法文献辑刊》等,内容涉及年谱、家谱、日记和人物传记、生卒、行实等。

有关历代史籍史料研究的丛书:《二十四史订补》《九通拾补》《历代正史研究文献丛刊》《清代方略全书》《历代文庙研究资料汇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档案文献汇编第一辑》《清代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吉林省档案馆藏清代档案史料选编》等等,涉及了传统的史部典籍和历代史料实录等。

有关古籍书目版本研究资料的丛书: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清代私家藏书目录题跋丛刊》《明清以来公藏书目汇刊》等,包括了历代有关古籍书目题跋和版本书影各方面。

有关文学艺术的丛书:《国家图书馆藏<西厢记>善本丛刊》《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中国诗话珍本丛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齐如山小说戏曲文献汇刊》《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第一二辑)》《稀见旧版曲艺曲本丛刊·潮洲歌册卷》《历代书画录辑刊》及《续编》《域外诗话珍本从书》等,包括了古代诗词文赋、传奇小说和书画琴棋、碑帖真迹等。

有关哲学宗教研究资料的丛书:《子藏·道家部·庄子卷》《墨子大全》等,包括了先秦诸子、理学文献和佛道史料等。

有关地方志的丛书:除上述“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系列外,还编辑出版了《地方经籍志汇编》《地方金石志汇编》《地方志灾异资料丛刊(第一二编)》等。

有关金石文献的丛书:《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文研究资料丛刊》《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历代陶文研究资料选刊》《历代石经研究文献辑刊》《国家图书馆藏石鼓文资料汇编》等。

有关民国时期文献:2007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启动了“民国文献资料丛编”和“民国期刊分类资料汇编”两大系列的出版,截止到2013年10月,共出版了155种民国专题史料,总计2648册,收录民国图书、期刊、档案等各种文献3467种。近期又不断完善,拟推出“中国革命根据地文献丛刊”“抗日战争史料丛刊”等。

这八类专题文献的出版正在向更加系统化和规模化的趋势不断发展。总体而言,国图社新编古籍专题丛书的内容、形式和印装质量赢得了古籍图书市场,销售遍及海内外大中型图书馆和汉学研究机构,深得学界认同。北京师范大学陈其泰教授认为“几千种古籍分类编排,有一个时代的,有一个范围的,有一类人物的,针对性很强,学术界利用很方便”。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傅璇琮认为,国图社的新编古籍丛书是“出版工作对学术研究产生推动作用的很好范例”。

卅五年积跬步 任重而道远

三十五年,弹指一挥间,过去的成就不能成为“墨守的成规”,而应成为前进的基石。在继续不断发展古籍影印专题出版的大方向下,国图社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发展的步伐:

1.扩大古籍仿真影印,传承古籍载体之美

国图社在珍稀古籍的仿真影印和特装礼品书的编辑出版方面一直以来都匠心独具,不仅内容珍贵,其制作工艺与载体形态也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中如《奏鸣曲——小提琴独奏和通奏》《赵氏孤儿》《明解增和千家诗注》《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等,都曾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参展图书《中华再造善本》和《永乐大典》。“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则选取了国图出版社出版的一批影印线装书和《中华再造善本》中的若干种作为展品。可见这些精品古籍对于社会文化的贡献之大,不言而喻。

但是出版社这一领域的发展由于编辑力量不足,所以出书的种类较少。在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趋势下,仿真书、特装礼品书因其独特的工艺和定位逐渐显示出其在传统出版中的优势。行业变化使我们认识到发展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以往经验的积累又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国图社已经制定了珍贵古籍仿真和特装礼品书的发展战略,今后将扩大编辑力量,依托各地图书馆和藏书单位珍藏、融会传统工艺与先进技术,并注入现代设计理念复制出版仿真及特装古籍精品图书,同时积极开拓市场,使这一领域成为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

2.开启历史文献影印与数字化的融合与发展之路

在文化企业、出版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我们敏锐地感觉到,专业文献、历史文献由传统出版转为数字出版,将更加能够发挥文献的巨大社会价值,同时也有信心依托我们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成功经验,获得产品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数字出版浪潮席卷中国出版业的时代里,国图社充分认识到传统出版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顺时而动,于2012年成立了数字出版部门,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尝试。经过充分调研,深入探索,为本社的数字出版制定了走专业数据库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准确把握住了专业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脉搏。2013年数字出版部制作完成了《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和《中国古籍影印丛书查询系统》,2014年加快《中国历史人物资料数据库》的建设。这些产品体现未来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开发社内核心资源,紧贴社内传统出版方向,走专业数据库的道路。

实际上,数字出版的发展也在不断推进传统出版,二者融合发展,并行不悖。国图社传统出版中的核心产品新编古籍丛书一般都是大部头图书。大型文献出版价格高,存藏占地大,购买单位数量有限,利用率也有限。数字出版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使用者可以远低于传统纸书的价格,更为便捷地使用文献,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扩大购买范围。另一方面按需印刷能够兼顾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创新出版产业的发行渠道,实现数字内容的增值。

3.响应国家海外古籍回归计划,走出去寻觅珍籍

国图社十分重视流藏海外的古籍,并将影印出版作为实现海外文献“回归”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与欧美东亚图书馆的交流日益增多,对海外文献的开发也日渐深入,与哈佛燕京图书馆构建了五年合作计划,与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卑诗大学亚洲图书馆等馆关于文献出版的交流也日益增多。

这些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版海外所藏中文古籍目录。如《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古籍书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郑裕彤东亚图书馆的《多伦多大学慕氏藏书目录》、以及日本《文求堂书目》。最重头的是依托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整理出版的《北美地区中文古籍善本联合目录》。2013年国家图书馆邀请北美地区数十家有中文古籍善本馆藏的图书馆,合作编辑《北美地区中文古籍善本联合目录》,以此全面揭示北美中文古籍善本的流布和价值等情况,促进中华古籍的“回归”和有效利用。

二是对海外古籍孤本的仿真影印。国图社先后影印出版了大英图书馆藏唐代咸通九年(868年)所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 哈佛燕京图书馆和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此外美国国会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藏《永乐大典》等项目正在积极运作中。

三是海外古籍专题性丛书开发。如《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齐如山小说戏曲文献汇刊》,收录全部齐如山旧藏中国戏曲70余种。目前《哈佛燕京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韩南藏书精粹》《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藏稀见方志》《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稀见方志》等项目也已开始整理编辑。

适逢国图社成立三十五周年之际,我们既立足当下,也瞻望前程。要感谢的朋友很多,图书馆业界的朋友们,既是我们文献的提供者,也是我们资源的存藏者,是与我们一脉相连的同仁。从事文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既是我们的作者、编者,也是我们的读者,是我们始终竭诚服务的群体。国图社三十五年来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与大家的帮助分不开,我们唯有用更优质的图书和更优良的服务来回馈社会,让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系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猜你喜欢

历史文献国图丛刊
《古本戏曲丛刊》五集目录考述——兼谈《古本戏曲丛刊》的目录学意义
《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
《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
《那风·那雪·那年除夕》(国画)
略谈《古本戏曲丛刊》中的几部碧蕖馆旧藏传奇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我国历史文献中所见黑水靺鞨概述
珠镶玉嵌 蔚为大观——读《都江堰文献集成·历史文献卷(近代卷)》
遥远的村庄
历史文献《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