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作者,做对书!
2014-08-30王磊光
王磊光
图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似乎越来越凶险,当下运作图书时每一个细胞都在紧张着,每一个环节都在拼尽全力,即便这样,大多数的图书还是被湮没在浩瀚书海中,只有影,却无踪。
每一位编辑都在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图书好些、好些、再好些,校对、设计、印制、发行、营销……每一个部门都在全力配合着,但是这些后天的力量再强大,也抵不过先天的基因优良——扎实的图书内容。而好的图书内容一定是作者的功劳,至少一大半是。
正如一场精彩的京戏,前台亮相的是角儿,而侧幕敲锣打鼓的更是角儿。做书也是一样,编辑也只是那个角色诠释者,要是戗了作者的行,那就本末倒置了。写作本就不是编辑的工种,编辑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双慧眼,选择优质的作者,挖掘有潜质的作者,一句话,选择到合适的作者你就是牛编辑。
什么是合适的作者?在当下,国内大概可以把作者分为三类:作者本人、图书工作室、图书公司。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作者都各有千秋。
作者本人
这里不探讨那些出版机构争相拍钱“抢购”的超级大咖们,主要聊一聊生活类图书的作者。一般与作者打交道——从约稿到最后成书,时间都会比较漫长。
刚开始出书的作者,往往不够了解图书市场,基本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写书。编辑要花很多的时间与作者交换意见,尽量让作者的想法往市场上靠。比如曾经有一位作者交来这样一个选题,“一个人的一日三餐”,单看每一道菜,写的都不错,图片也很精美,作者也说了自己很多美好的想法,想出各种办法让一个人的三餐如何丰富又富含营养,而且还很省钱。从作者的角度想,一个人吃饭也不能凑合,要有品质的生活。这确实没什么错,但是读者定位呢?作者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而忽略了这个人群的整体特点。一个人,多数都是年轻人,一部分可能跟父母一起过,基本不用自己考虑饮食,另一部分出去自己住或与朋友合租,这部分人群往往有一个特点——要不凑合,要不去外面大快朵颐,家里的火可能都不怎么开。像作者那样追求品质、营养的人群不是没有,但是可以说是小众,在这一小部分人中会去买书的还剩多少呢?
同时,针对这类作者,编辑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述图书的规矩以及各社自己的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所以和作者本人合作,时间成本相对较高。而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这也很考验编辑待人接物的情商。特别是与作者有分歧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伤感情,这些有时比策划选题更费脑子。
当然与作者本人直接沟通也有很多好处,首先内容要一手,当作者感觉自己有能力集结成书时,一定是对某方面内容有了一定的积累、感悟,包括一些最新的、前沿的知识,这些都是一本书的质量保证。而且很多作者对自己的书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都想把它弄到最好,无形中也对图书质量有了提升。
很多作者,特别是一些刚开始出书的作者,都很让人感动,为了一个内容的准确性,不惜千里跑到当地求证;为了图片的精美,之前拍过的所有图片都不要,重新找摄影师、买餐具、买道具,为保证质量,一天只拍摄2道菜;有的作者交稿时就会说,只要哪里成书后不漂亮,我就改哪里……遇到这样的作者,是每一位编辑的幸运。
遇到个性强烈一些的作者虽然接触上复杂些,但是也因此能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图书特点,让每一位编辑的图书风格都更加丰富多彩。
图书工作室
图书工作室相比单个作者,规模更大一些,内容相对也做的比较杂。而且工作室的特点往往是自己策划、自己编辑,很少找作者自己写,为了好销可能会找专家审读推荐。
工作室船小好调头,什么好卖出什么,紧跟市场潮流,出书速度都很快,这样便于其资金的周转。有那么一段时间,工作室可以说是出版社相当喜欢的作者,因为其小巧灵活、市场感强,出书快。但是,工作室的致命缺点就是,萝卜快了不洗泥,图书质量参差不齐,或者说质量一般的占了多数,大都是工作室的人员自己东拼西凑攒的稿件,质量隐患很多。
现在,曾经风靡一时的工作室,个人攒稿的模式已经渐渐成为末路。这种低端、低质、低成本的滥竽充数,已经被市场所厌恶。新媒体的冲击,使读者变得更挑剔,要求也更高,而书店为了生存也开始精挑细选。所以这类没有含金量的图书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抛弃。
图书公司
图书公司种类较多,大的图书公司如读客、磨铁、新经典等,每年的出书码洋比很多出版社都要多得多,更重要的是,畅销书、常销书也多。更多的中小型图书公司还是依托或依赖一家或某几家出版社,这样说可能不准确,也许应该说是图书公司与出版社互相依赖。
图书公司往往是项目负责制,一个编辑负责几个项目,或者一个编辑针对某个出版社,成熟编辑下面可能还会配备一些助手。相比工作室来说要规范很多,内容来源还是以编辑整合资料为主。较有实力的图书公司也会请作者来写或者有一些固定写手,或找比较知名的作者、专家来冠名、审读。
这对于出版社的编辑来说,可以省去很多与作者沟通的时间,包括维护专家作者的精力。而且图书公司的编辑对市场也比较了解,也熟悉出版社的流程,合作几次后,可以省去很多边边角角需要沟通的事情。
一些图书公司,相对成熟的编辑对图书框架的把握、内容的编排都会有不错的见解,也可以给出版社的编辑很多启发。而且他们对市场的了解也很清晰,一旦找到畅销的产品线,会不断积累总结该条产品线并将其做到极致。
图书公司对于出版社来说更重要的意义是,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做出相对多的图书品种,贡献较多相对效益高的码洋。这也是为什么说图书公司与出版社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对于有些出版社来说可能依赖图书公司还要更多一些。
当然与图书公司合作也不是拿来稿子就万事大吉。有很多人认为,与图书公司合作很省事,稿子基本都是设计好的,拿来改改错别字,顺顺语序就好了。如果出版社跟着图书公司走,没有自己的方向、没有自己的策划,那么想都不用想这有多危险。一旦这公司有什么风吹草动,出版社就肯定要傻眼。
好的策划编辑多少都有些不屑于拿别人嚼过的馍来嚼,一定会倾注自己的心血,根据自己出版社的特点来策划每一本图书。而这也给编辑带来了最大的困惑,就是稿件策划程度的把握。由于很多图书公司针对的都不是一家出版社,出版社的编辑很难保证自己的创意不被图书公司用到另一家出版社。想法保留与不保留的把握,这微妙之间可能也只有策划编辑自己能够体会。
此外,对于出版社编辑来说,不同的书稿可能会与同一图书公司的不同编辑沟通,有时候图书公司的人员流动很大,则增加了沟通时间。而图书公司的编辑也是针对不同出版社的编辑,也会经常出现形式、特别是版式设计混乱的情况,这可能是对每一个出版社的不同规矩一时记不清楚的原因。
就内容质量来说,大多数图书公司都是尽量保证质量的,但是与作者自己所写还是会有差距,虽然市场感更强,但是内容往往缺乏新意,常识性内容多,创新性、与时俱进的内容少。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也不能完全保证,这些都需要责编在后期尽量补救。
选择合适的,为我所用
上面所说的三种类型的作者,各有优劣,编辑到底要选择谁,不是选最强的,而是选最对的!
这既要参考各社自身的出版能力、出版速度、出书成本,更要结合编辑自身的出书能力,做一个综合的考虑。
首先是质量上的考虑,内容为王,到什么时候都不会错的。一本好书,内容一定是站得住脚的。先天内容好,当然是最好的,但是这样的书稿实在太少,有问题不怕,只要肯改就是“好孩子”。大家沟通后相互认可,可以修改就没问题。就怕遇到打死也不改的作者。那就不用再合作了,没有哪个编辑喜欢这么自虐。
其次是时间上的配合。所有的作者都希望早出书、早结账,但是时间绝不是唯一的标准,把一个作品弄出来,作者只是暂时地高兴,而如果把他的东西做坏了,则很容易让作者受内伤。内容质量是不可以因时间不够而过多地让步,如果一个作者可以不考虑内容质量,只是一味求快,这样的作者一定不是优质作者,基本可以考虑不用再合作了,哪怕它的名气再响,他的公司规模再大。
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一本书一定要用其合适的出版周期运作,太快或太慢都不行。
人的配合也不可忽视。作为编辑来说不必把作者捧到天上来显示自己的谦虚,也不能轻视作者来表现自己多么的学富五车。作者好的地方一定要肯定鼓励,不好的地方也应提出。而所有的一切是建立在对图书市场、编辑工作熟悉的基础上,简言之,就是说的让人心服口服。这样既便于内容修改,也有利于再一次的完美合作。
对于一个策划编辑来说,完美的配置就是有一个熟悉的图书公司作为主供稿人,再在不同的时间段有若干好作者愿意把自己最新最棒的作品捧到你的面前来!
(作者单位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