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路径选择

2014-08-30崔秀玲陈爱军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书香项目管理辅导员

崔秀玲 陈爱军

(潍坊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潍坊261061)

1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及存在形式

1.1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近些年学界兴起的概念,对于什么是辅导员课程化存在不同的见解。 有学者认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 就是指辅导员工作要像专业教师“上课”一样,具体包括: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要进教材, 工作方式要进课堂,工作安排要进课表,工作时间要算课时(学时),工作节奏要坚持教材的稳定性与学生工作实际的变化性相结合。[1]有学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其内涵就是将内容不一、形式多样、头绪繁多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按照课程理念加以整合,突破课程即学科的已有的课程观,从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的新课程观角度和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角度出发, 构建领域广泛、复合交叉、点面结合的若干课程模块。[2]本文认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是按照课程的理念实施辅导员工作,包括明确课程设计理念、确立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实施模式、进行课程评价等。

1.2 活动课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主要存在形式

按照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标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它也常常被称之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 一般来说,活动课程源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主要以杜威为代表。[3]

辅导员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授课,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包括价值观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多样,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通常通过举办各种比赛、主题教育等活动来实施。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决定了活动课程是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主要存在形式。

2 项目管理是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创新模式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组织(项目小组) 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控制, 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4]采用项目管理就是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创业就业、校园文化建设等具体活动视为项目,对其内容进行项目设计,通过发布立项指南、立项申报、立项批准、项目运作、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总结评比等程序,建立项目规划、项目实施以及项目考核评估的完整体系,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人才。

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辅导员工作, 对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

首先,引入项目管理,有助于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实现辅导员工作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对于激活学生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引入项目管理,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建立协商式课程,有助于辅导员工作由单向交流向双向互动转变。 项目管理的活动主要由基层组织或学生个人设计, 更能贴近学生的需求, 项目化管理强化了创造意识和主动性,从根本上广泛调动了师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再次,引入项目管理,建立特色校园文化,有助于辅导员工作由重复向特色转变。辅导员工作涉及活动众多,往往疲于应付活动的实施,缺乏活动的后期评估。 采用项目管理,目标明确,注重项目风险预测,并且具有相关的管理和保障制度,加强了项目的评估,有助于管理部门整合众多重复项目,突出特色。

3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践探索——以 “全力建设书香校园”项目为例

目前,部分学生对读书重视程度不够,阅读量普遍偏低,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并且部分学生不知道读什么,读多少,怎么读。 因此,成立“全力建设书香校园”项目小组,项目组的成员涉及高校专任教师、图书馆教辅人员、辅导员及全体学生。项目组进行项目策划并向项目管理委员会提交立项申请书, 项目的时间为一年。通过开展“全力建设书香校园”项目,培育学生读书新理念,服务于学生发展;带动教师进行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营造浓郁学习氛围,创新育人文化。项目管理委员会对立项申请书进行评审,批准立项并预支部分经费。项目管理委员会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并提出指导意见,以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高效地运行。 项目结题后由项目管理委员会审核验收,验收合格后下发剩余经费,并组织总结项目的经验与不足。

本项目达标措施包括:第一,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成立以辅办团总支牵头、学生会组织实施的“书香校园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意见,指导书香校园建设工作。 第二,开展一系列活动:召开主题班会,促进“书香班级”主题文化建设;开展读书倡议,倡导每天读一份报纸,每周读一本期刊,每月读一部名著;举办“名师导读”系列活动,制定专业读书计划,每学期由学院教师通过推荐专业必读经典书目及开展专业名著解读讲座等活动,促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经典名著,使好书更接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生活;开展读书系列征文比赛,比赛以班级形式组织参加,选出的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到相关报刊发表;举办经验交流会,以知识共享为主旨,分享成功的学习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每年举办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提高经典文化阅读素养。第三,加强激励机制。 评选阅读之星、评选“书香校园”建设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

通过开展“全力建设书香校园”项目,促进了学生的学风建设,提高了辅导员工作的实效。 但项目管理毕竟是一门复杂的新兴科学,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的成败受到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具有挑战性,例如,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多种综合管理能力,然而,实践中,多数高校学生活动管理者或组织者还缺乏对项目管理理论的系统、全面的了解。因此,我们应当创造各种条件,提高项目化管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可行性,最大限度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1]叶芜为.工作课程化: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3):58.

[2]王禹,肖文学.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现实条件及原则[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1.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6.

[4]王栋华,郑晓健.项目化管理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8):27.

猜你喜欢

书香项目管理辅导员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