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FID技术及其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以贵阳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4-08-30张祥梅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电子标签阅读器条形码

张祥梅

(贵阳学院 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03)

RFID技术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走进我们的生活,它以高效、便捷、先进的信息识别和数据采集优势,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物流管理、证照识别、电子支付,以及医药、食品安全、资产追踪管理等各个领域。近几年,RFID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中的优势也越来越突出,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引起了众多图书馆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1 RFID技术概述

1.1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所携带信息的自动化提取和识别。

RFID系统由硬件、软件和基本数据格式与通信协议三部分组成。RFID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组成。当标签进入磁场后,阅读器发出射频信号,标签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将其送至后台系统进行相关数据处理。

1.2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的比较

从技术类型的角度来说,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光学识别技术,主要通过光反射的信号获取数据,而RFID技术是依据无线电波的发散性获取数据。相较于条形码,RFID有着更多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据资料可更新,标签可重复使用。条形码的信息是不可更改的,而RFID电子标签内储存的数据资料则可无限制地进行修改和增删。因此,RFID电子标签不像传统条形码一样用过就要扔掉,它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2)数据信息的接收、传递和穿透性强,电子标签可以进行批量处理,效率得到提高。普通条形码的读取器必须是在没有任何物体的阻挡下,近距离地将扫描光源对准条形码才可以读取到数据信息,且一次只能获取一个条形码的数据;而RFID电子标签内数据信息的读取、传递只要是在无线电波覆盖的范围内,就可以穿透纸张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进行。因此,RFID电子标签的阅读器可在同一时间对几个甚至是几十个电子标签进行批量识别处理,大大提高了识别效率。

(3)信息存储量大。条形码一般的容量是存储50个字符,最大的容量也只能达到200到3000个字符,而RFID电子标签的最大存储容量可达数MegaByteS。

(4)防盗安全性强。RFID电子标签在数据信息读取方面都有密码保护,这样的安全保护措施使得电子标签不容易被轻易更改和伪造。

(5)使用期限更长、防污染性强。传统条形码通常都是纸质的材质,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是电子标签对类似水、油和其它化学药品却有着很强的抗污染力。

2 RFID技术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2.1 RFID技术的应用

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自2006年开始有了较快发展。

2006年初,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开始使用RFID智能管理系统。系统包含员工服务子系统、芯片转换子系统、自助借书子系统、自助还书子系统、馆藏盘查子系统、通道侦测子系统等。通过与计算机连接的读取器,5秒钟完成图书借出、归还手续,还可快速处理新书入库、藏书确认等。

2006年,汕头大学图书馆开始超高频RFID试验。2007年至2009年分楼层实施RFID,结合测试结果和超高频在价格、性能、未来图书物流链、标签大小等方面的优势,2010年汕头大学图书馆全面实施超高频RIFD。

2006年,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从经济、安全、服务和管理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RFID。2010年在两个校区分别启用了RFID,做了读者调查,证明了RFID的快捷与简便。后续还引入24小时综合服务一体机、RFID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等,图书馆完全实现了馆藏、RFID和互联网三合一的目标。

2008年,香港大学图书馆开始使用高频RFID,自助借还书量占总量的60%左右,其带来的简便与高效得到了工作人员和读者的肯定与满意。

2008年,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建成基于超高频频段的RFID图书智能管理系统。项目发现超高频RFID系统读取标签速度更快,多标签读取性能更佳,可调节读写距离等优势。

2009年9月,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与国内上市公司远望谷合作采用RFID技术,实现了校园一卡通和纸质借书证的兼容并存,使图书馆工作中一些基本流程得以简化和省略,大大优化了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基于上述RFID技术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来看,RFID的应用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目前呈现出每年增加5家图书馆使用RFID的增长规模,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2.2 存在的问题

采用RFID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但是也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2.2.1 标准问题

全球已有10多个国家拥有自己的相关图书馆RFID应用标准,但是彼此之间不完全兼容,存在差距。同一个国家,各个生产厂家的RFID产品相关标准不一致,严重影响应用馆之间资源的共享和RFID产品设备的互通,对其在图书馆的应用造成了阻碍。

2.2.2 应用频率问题

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两种频率是起步较早且应用较多的高频和起步较晚但目前应用发展较快的超高频。这二者至今没有明确的优劣评判标准,不同图书馆应用时选择不同的频率,频率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的频段划分、标准、协议等,直接影响应用性能和产品设备的互通。

2.2.3 成本问题

RFID相关设备及维护费价格昂贵,对于图书馆来说经费是一个难题。此外,许多图书馆在近几年更新了传统设备,引进门禁系统、复合磁条、监测仪等。如果短期内进行全面RFID设备更换,成本不符合经济效益。因此,成本问题制约了RFID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2.2.4 安全问题

由RFID工作原理决定,其通过天线来接收和发射芯片中的信号,芯片裸露在图书中,容易受到破坏,也容易受到金属干扰。与此同时,RFID标签具有存储和跟踪功能,携带相关附有标签图书的用户也就存在受追踪的威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 RFID技术在贵阳学院图书馆的解决方案及应用成效

3.1 解决方案

我馆经过系统的前期论证和实地应用考察之后,决定与国内上市公司远望谷合作采用RFID技术。由于图书馆原来采用条码识别技术的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本着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的原则,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后,对以下部分进行了改造:

3.1.1 采用RFID标签代替现有的条形码

条码号作为RFID系统和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连接的纽带,将RFID系统融入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每个RFID标签均采用专门包装,同时将图书对应的条形码号存入RFID标签之中,为全馆的技术手段的管理打下的基础。

3.1.2 采用区域管理模式

为了满足读者阅读和图书定位的需要,同时体现工作人员对架位管理的可操作性,将馆藏资料分成了若干个对等的区域,进行区域管理。区域划分是以《中图法》的分类原则和各类图书的数量为依据,这些划分的区域之间的流通图书的数量大致相当。

3.1.3 安装RFID读写编程器和RFID阅读器

改造原有的采编流程,增加RFID读写编程器,在图书的验收处理过程中使用RFID读写编程器将相关信息写入RFID标签。

3.1.4 改造借阅流程

将工作人员的借还图书操作与读者自助借阅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借阅效率,同时还保护了读者的隐私权。工作人员工作台配备RFID读写器替代原有的条码阅读器,同时在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同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其操作最大的特点是对一个读者同时处理借还图书多本,极大的提高了流通业务的工作效率。

全馆配备了4台自助借阅机,方便读者最快速度的借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读者可以通过自助借阅工作站,在系统的提示和帮助下自行完成图书的借出操作,也可以到前台由工作人员通过流通工作站完成图书的借出操作。由此减少或杜绝了因为借阅不方便而没有办理正常手续将图书带出图书馆的不良行为发生,同时缓解了因图书馆的借阅量急剧增加而工作人员少的矛盾,扩大了为读者服务的能力。

3.1.5 增加智能自动还书系统

智能自动还书系统能保证读者一天24小时还书。要求在图书归还的同时与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使这些归还的图书的馆藏信息得到及时更新,对所还图书提供对RFID标签进行读操作,进而通过自动分拣系统对这些图书进行按分类分拣操作,以方便工作人员快速上架。

智能自动还书系统由对内和对外两部分组成。

对外部分包括:还书口,还书结果显示屏,监视器显示屏等。

对内部分包括:传送带,RFID阅读器,监视器及同步录像机。

3.1.6 安装RFID安检系统

无线电波式防盗侦测门具备EAS(电子防盗)功能,将RFID阅读器整合在内,让图书馆防盗系统更容易处理,未经许可的馆藏图书被带离图书馆引发警报。除了声、光警报器外,还触发摄影系统。其主要作用是:第一,可将馆藏的信息识别与安全防盗管理合而为一;第二,在读者携带未经许可的馆藏物品通过电子侦测门时警告图书馆理员;

3.2 应用成效

我馆采用RFID技术后的成效主要反映在以下五方面:

(1)较好的解决了读者排长队借、还书的问题。采用RFID标签,无需接触就能读取到图书的信息,提高了信息的读取速度,只要是在探测范围内,就可多方位、多角度的读取数据,简化了借还书的工序,省去了上磁和消磁的工作,大大削减了繁琐性事务。可同时对读者手中的多本甚至十几本书进行批处理。

(2)减清了书库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清点馆藏图书的速度。采用RFID清点馆藏图书,只需手持读取器在各书架上横移,就可以获取图书的信息,而不再需要按索书号对图书一本一本进行清点分类了,在减清工作人员清查图书的工作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清点速度,提高了图书馆盘点工作效率。

(3)方便了读者自由借还书,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RFID配备自助借、还书的外围设备,这样一来,读者借还书不受时间的约束,可自己办理图书的借、还手续,自助借还设备的出现有效避免借还图书的高峰期,在方便读者的同时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4)大大提高了图书的防盗性。RFID标签能够穿透纸张、塑料和木材等多种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在被覆盖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穿透性的通信。通过电磁波来追踪和定位每本图书的活动情况,以达到防范图书易毁被盗的目的。

(5)减轻了馆员的工作压力,改善了馆员的工作环境。RFID系统降低了流通部门的劳动强度,减少重复性的劳动,提高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各个岗位上的馆员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更饱满的精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以更全面的图书情报知识服务于更高层次的读者。

4 结束语

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应用中有着传统的条形码和磁条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智能化和更加人性化是图书馆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发展方向,在技术飞速发展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激励下,RFID在庞大的图书馆管理领域有着极其光明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它将促进图书馆业务的重大变革,推进图书馆事业的极大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在图书馆中应用RFID,还仅停留在识别领域,即利用RFID标签的高速识别能力,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在今后的应用中,如何更好地提高RFID的识别速度,增加RFID标签的存储容量,以及利用其跟踪处理的能力都将成为RFID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1]董丽华.RFID技术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5).

[2]周文豪.数字图书馆以及RFID在国内外世界图书馆中的应用状况[J].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2008(3):65-70.

[3]景祥祜.图书馆导入RFID的标准与互操作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6):32-37.

[4]中国科技部等十五部委.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OL].[2006-06-09].http://www.eetchina.com/2009/01/14.

猜你喜欢

电子标签阅读器条形码
基于反向权重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创意条形码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一种高效的RFID系统冗余阅读器消除算法
条形码大变身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一种新型结构电子标签天线
一种RFID网络系统中消除冗余阅读器的高效算法
探寻“千万”的背后——写在金溢科技电子标签销量超1000万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