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疗效对比

2014-08-29孟智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对比

孟智民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 1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70例)和腹腔镜组(70例), 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术式和腹腔镜微创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3.47±1.04)分显著低于开腹组(7.23±2.1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开腹组1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切除胆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较于传统开腹切除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胆囊切除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比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属于普外科常见急腹症类型之一, 具有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等特点[1]。临床传统采用开腹术式行胆囊切除治疗, 但术中创伤明显, 术后卧床时间长, 并发症出现几率高, 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2]。近年来微创腹腔镜技术开始在普外科广泛开展, 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发本次研究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40例, 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术式和腹腔镜微创术式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探讨腹两种术式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4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70例)和腹腔镜组(7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开腹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治疗, 即于右上腹经腹直肌做斜向切口约10 cm, 依次切开腹壁、肌肉, 暴露并行胆囊切除;腹腔镜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 术中平卧位, 建立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气腹, 脐上缘、剑突下方及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右下方穿孔, 行顺逆结合胆囊切除。

1. 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②术后疼痛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2];③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 包括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十二指肠瘘和急性胆管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处理软件选择Epidata3.02和SPSS15.0,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手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比较 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分别为(7.23±2.11)分, (3.47±1.04)分;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以右上腹部持续性绞痛, 恶心呕吐及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病理活检镜下可见胆囊壁严重炎性细胞浸润。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一般首选胆囊切除。传统开腹术式可有效剥离胆囊周围粘连组织, 降低胆囊过高张力, 但其术后并发症多发这一问题影响其临床应用;流行病学报道显示, 30%~40%开腹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十二指肠瘘等。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具有手术切口小,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其术中通过建立气腹, 扩大术野的同时, 提高了手术操作清晰程度, 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 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但应注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过程中如发现胆囊动脉变异扩张无法结扎, 胆囊三角周围严重粘连及胆囊结石明显压迫等问题, 应立即中转开腹。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腹腔镜组患者手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 提示腹腔镜手术有助于加快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 则说明腹腔镜术式在缓解术后疼痛, 减少并发症出现方面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 腹腔镜微创切除胆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较于传统开腹切除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勇, 杨国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8例临床探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6):721-722.

[2] 侯青枝, 张志远, 任进斌.降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方法探讨.中国实用医刊, 2010, 37(2): 46-48.

[收稿日期:2014-04-15]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 1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70例)和腹腔镜组(70例), 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术式和腹腔镜微创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3.47±1.04)分显著低于开腹组(7.23±2.1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开腹组1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切除胆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较于传统开腹切除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胆囊切除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比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属于普外科常见急腹症类型之一, 具有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等特点[1]。临床传统采用开腹术式行胆囊切除治疗, 但术中创伤明显, 术后卧床时间长, 并发症出现几率高, 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2]。近年来微创腹腔镜技术开始在普外科广泛开展, 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发本次研究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40例, 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术式和腹腔镜微创术式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探讨腹两种术式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4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70例)和腹腔镜组(7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开腹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治疗, 即于右上腹经腹直肌做斜向切口约10 cm, 依次切开腹壁、肌肉, 暴露并行胆囊切除;腹腔镜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 术中平卧位, 建立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气腹, 脐上缘、剑突下方及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右下方穿孔, 行顺逆结合胆囊切除。

1. 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②术后疼痛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2];③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 包括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十二指肠瘘和急性胆管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处理软件选择Epidata3.02和SPSS15.0,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手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比较 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分别为(7.23±2.11)分, (3.47±1.04)分;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以右上腹部持续性绞痛, 恶心呕吐及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病理活检镜下可见胆囊壁严重炎性细胞浸润。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一般首选胆囊切除。传统开腹术式可有效剥离胆囊周围粘连组织, 降低胆囊过高张力, 但其术后并发症多发这一问题影响其临床应用;流行病学报道显示, 30%~40%开腹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十二指肠瘘等。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具有手术切口小,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其术中通过建立气腹, 扩大术野的同时, 提高了手术操作清晰程度, 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 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但应注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过程中如发现胆囊动脉变异扩张无法结扎, 胆囊三角周围严重粘连及胆囊结石明显压迫等问题, 应立即中转开腹。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腹腔镜组患者手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 提示腹腔镜手术有助于加快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 则说明腹腔镜术式在缓解术后疼痛, 减少并发症出现方面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 腹腔镜微创切除胆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较于传统开腹切除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勇, 杨国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8例临床探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6):721-722.

[2] 侯青枝, 张志远, 任进斌.降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方法探讨.中国实用医刊, 2010, 37(2): 46-48.

[收稿日期:2014-04-15]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 1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70例)和腹腔镜组(70例), 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术式和腹腔镜微创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3.47±1.04)分显著低于开腹组(7.23±2.1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开腹组1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切除胆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较于传统开腹切除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胆囊切除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比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属于普外科常见急腹症类型之一, 具有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等特点[1]。临床传统采用开腹术式行胆囊切除治疗, 但术中创伤明显, 术后卧床时间长, 并发症出现几率高, 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2]。近年来微创腹腔镜技术开始在普外科广泛开展, 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发本次研究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40例, 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术式和腹腔镜微创术式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探讨腹两种术式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4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70例)和腹腔镜组(7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开腹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治疗, 即于右上腹经腹直肌做斜向切口约10 cm, 依次切开腹壁、肌肉, 暴露并行胆囊切除;腹腔镜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 术中平卧位, 建立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气腹, 脐上缘、剑突下方及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右下方穿孔, 行顺逆结合胆囊切除。

1. 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②术后疼痛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2];③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 包括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十二指肠瘘和急性胆管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处理软件选择Epidata3.02和SPSS15.0,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手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比较 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分别为(7.23±2.11)分, (3.47±1.04)分;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以右上腹部持续性绞痛, 恶心呕吐及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病理活检镜下可见胆囊壁严重炎性细胞浸润。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一般首选胆囊切除。传统开腹术式可有效剥离胆囊周围粘连组织, 降低胆囊过高张力, 但其术后并发症多发这一问题影响其临床应用;流行病学报道显示, 30%~40%开腹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十二指肠瘘等。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具有手术切口小,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其术中通过建立气腹, 扩大术野的同时, 提高了手术操作清晰程度, 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 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但应注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过程中如发现胆囊动脉变异扩张无法结扎, 胆囊三角周围严重粘连及胆囊结石明显压迫等问题, 应立即中转开腹。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腹腔镜组患者手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 提示腹腔镜手术有助于加快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 则说明腹腔镜术式在缓解术后疼痛, 减少并发症出现方面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 腹腔镜微创切除胆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较于传统开腹切除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勇, 杨国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8例临床探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6):721-722.

[2] 侯青枝, 张志远, 任进斌.降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方法探讨.中国实用医刊, 2010, 37(2): 46-48.

[收稿日期:2014-04-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对比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结合视嗅觉刺激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观察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分析8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