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8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5-04孙雷张艳莉
孙雷 张艳莉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76例A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8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式胆囊切除术, 研究组行LC手术。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在ACC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量,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保证恢复效果。
【关键词】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ACC 是因胆囊管受结石阻塞引发胆囊内胆汁滞留, 继而出现细菌感染而致的一类急性炎症, 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由于ACC与急性胆囊炎的症状较为相似, 所以极易出现误诊或病机延误等情况。目前, 手术是治疗ACC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在ACC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 部分研究资料对LC治疗ACC的疗效仍有所质疑[1]。为了进一步完善临床治疗方案, 本研究对88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LC治疗ACC的疗效与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76例A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88例。纳入标准:经CT或B超检查为ACC, 且经术后证实;胆囊形态与大小正常, 即胆囊大小约为4 cm×7 cm, 胆囊壁厚<3 mm;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 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胆囊壁增加厚>4 mm;胆囊呈萎缩状;合并急性胰腺炎、胆囊炎或其他并发症;泥沙样或充满型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研究组中男40例, 女48例;年龄20~78岁, 平均年龄(55.6±10.5)岁;病程9~80 h, 平均病程(45.5±8.6)h。对照组中男38例, 女50例;年龄20~77岁, 平均年龄(55.5±10.3)岁;病程10~80 h, 平均病程(45.8±8.5)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开放式胆囊切除术, 研究组行LC手术:协患者取仰卧位, 全身麻醉, 之后建立人工气腹, 按照常规四孔法, 置入腹腔镜。通过电剪与电凝钩充分分离组织粘连, 显露出胆囊, 由于Calot三角易被组织遮盖, 所以应以抓钳按压四周组织, 向右推压胆囊体, 充分显露出Calot三角, 以保证分离三角区粘连时具有张力感, 若能清楚的显示“三管-壶腹”, 则采用钛夹钳闭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后切下胆囊。
1. 2. 2 LC术后护理方法 ①患者回到病房后, 去枕平卧, 将头偏于一侧;针对已清醒者, 可将其头部抬高10~15°, 并取半卧位, 以此缓解手术所致的颈部肌肉紧张;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 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吸氧, 确保血氧饱和度水平, 积极预防酸中毒与高碳酸血症, 并做好保温护理措施。②妥善固定引流管, 积极预防挤压、堵塞、弯折,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 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③术后5~6 h将导尿管拔出, 并鼓励患者排尿, 有效预防尿潴留。④术后以腹贴将创口拉合, 观察有无胆汁外溢、渗液及渗血情况;⑤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并对其进行有效咳痰指导, 以此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⑥通过积极的巡视工作, 预防腹腔内出血。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切口出血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14%, 对照组胆漏2例, 切口出血3例, 感染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9.09%,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CC属于临床常见病之一, 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 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 手术是治疗ACC的主要方法, 然而, 受炎症反应的影响, 易使患者胆囊出现过度肿大, 继而对术中夹持操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传统观点认为, ACC是LC手术的禁忌证, 而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不断改进与完善, LC对ACC的治疗效果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且备受广大医师与患者的青睐[2]。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ACC时可以充分暴露且直观观察到病灶, 但也具有切口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 特别是对于胆囊位置异常者, 其风险系数非常大[3]。LC属于胆道外科微创手术方式, 将一个特殊的导管插入腹膜腔, 之后注入二氧化碳, 在一定的压力下于腹部开4个0.5~1.5 cm的洞, 将胆囊三角区结构进行解剖, 离断且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 最后切除结石所在的整个胆囊。相较于开腹手术, LC具有优势如下:①创伤小:腹部微小切口仅有0.5~1.0 cm, 具有“钥匙孔”之称, 且疼痛轻微, 瘢痕极小;②恢复快:微创操作显著降低了对脏器的损伤与干扰, 且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③出血少:由于微创手术视野十分清晰, 血管处理的十分精细, 加之采用超声刀等器械止血, 显著降低了术中出血量;④住院时间短:由于创伤微小, 通常情况下, LC术后6~8 h即可下床, 12~24 h排气后可以进食, 3~5 d出院。然而, 虽然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 但数量多, 所以切口的护理工作是术后护理的重中之重。本院在LC手术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了积极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 临床收效显著。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这与许多报道结果一致。结果表明, 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 LC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缩短住院时间。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认为这可能与术者的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关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9%(P<0.05)。可见, LC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几率。
综上所述, LC在ACC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量, 降低并发症几率, 保证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柳己海.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3, 3(10):260-263.
[2] 曹益.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时机研究.当代医学, 2013, 6(12):13-14.
[3] 万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临床研究.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3, 6(5):797-799.
[收稿日期: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