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工具理性毁掉文学之美
2014-08-28武黎嵩
武黎嵩
近来,围绕朱自清《背影》中描绘的父亲临别前“穿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朱父的举动违反交通法规,《背影》应从《语文》课本中删除。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观点,却得到不少人支持。尽管学术“官司”有比无好,但这样并不高端的争论,折射出的精神文化领域的问题,却令人感慨。
语文教学,贵在传递汉语文学中的精神内核,而文学之美,首要在诚。《中庸》曰:“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老师教学生写文章,总会首先强调感情真挚。《背影》中流露出的朴实的父爱,曾令一代代读者为之动容。而认为学生会因文中情节的暗示而去穿越铁道,这种操心可谓荒谬。可以说,批评《背影》违反交通法规,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工具理性与教条主义在作祟。
《语文》教材的编选,最易招惹是非。有无限的上纲上线,有影射的担忧,背后无一不是功利思想作祟。这样做无疑忽视了文学与美育本身。
工具理性的内核是功利主义:每行一事都要去计算效益、衡量功用。这样的思维方式一旦内化成思考本能,观察前人的一切文章自然都会带着滤镜。一些人纠结于《背影》的“违反交通规则”,正是这种工具理性横行,文化缺失、精神衰退的表征:他们不相信抑或根本想不到,在现实得失之外,有优美与崇高的永恒存在;他们总希望通过一篇文章的教授,就能收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岂不知,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多年来,我们的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不可谓不受重视,说教不可谓不多,规范不可谓不详,可是我们却没有看到一代新人的情操有非常明显的提高,而突破底线的事情却时见报道,这都源于德育与美育的失败。
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在于凝聚着整个民族知识群落中的共识,传递着共同的情感心理与价值取向。《背影》这样的文章,不会因为是否被选入《语文》课本,而对其文化价值产生丝毫影响。因为我们相信,一代又一代人,都还会产生并永远铭记父子之间那份无法诉诸言语的温情。只要这份情感在,《背影》就永远会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
经典并非不容置疑,但质疑背后的功利性思维方式和价值维度令人担忧。我们希望,这样利用工具理性衡量一切的思维方式,以及产生这样思维方式的土壤,不再扩大。龚自珍曾在诗中说:“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要想培养一代新人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务必要去除功利之心,去除实用之心,去除求成必速之心。以至诚之感达人性,以美育之悟成德教,其庶几可乎。
(摘自《光明日报》)
赏析:
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清晰。作者由现象到本质来展开分析,开头从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过马路去买橘子违反交通法而要从课本中删除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我们更多的注重了语文教材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它的精神文化价值;中间主体部分从人们产生上纲上线思想源于人们的功利主义,这种思想违背了教育规律,更缺少了价值认同;最后,作者再次提醒人们经典是不容置疑的,更是提高我们精神境界的需要。
其次,作者善于说理,用语准确。如“多年来,我们的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不可谓不受重视,说教不可谓不多,规范不可谓不详,可是我们却没有看到一代新人的情操有非常明显的提高,而突破底线的事情却时见报道,这都源于德育与美育的失败。”这句话中连续使用了“不可谓不”“却没有看到”“却时常看到”进一步突出了德育与美育教育的失败,导致了人们精神衰退,这是功利主义思想长期对人们的控制造成的。只有改变这种思想,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
(荐评:河北省香河县第三中学 庞振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