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定位时造影剂渗漏的原因及预防
2014-08-28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重庆 400037)
肿瘤患者CT增强放疗定位时常需要注射造影剂。由于注射速度快、压力大,造影剂浓度高,再加上患者化疗后血管弹性差,血管阻力大[1],患者配合不够充分等原因,易造成造影剂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我科659例患者CT增强放疗定位,有334例采用注射流程再造程序,胸腹部肿瘤必要时使用U型固定装置,明显降低了造影剂渗漏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飞利浦专为肿瘤放疗设计的大孔径CT模拟机,VISTRON高压注射器,威高20-22G的留置针,659例患者CT增强放疗定位,按照发生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325例和观察组3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留置针、推注药液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了注射流程再造程序,胸腹部肿瘤必要时使用U型固定装置。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造影剂渗漏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1.2.1 造影剂渗漏的原因 ①药物因素,CT增强扫描使用的造影剂浓度高,渗透压高,易导致外渗。②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器推注药物时压力大,速度快,易导致外渗。③操作者的因素,对血管能否进行正确的评估,针头的胶布固定是否妥当,推注速度快慢是否合适,注药前后有无加强观察,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责任心,护士和技术人员的配合是否密切等。④患者因素,推注药物时全身发热,易造成患者乱动而导致注射针头偏移[2],初次接受CT增强检查的患者情况更明显,因肿瘤患者常常多次接受化疗,血管弹性差,血管变硬变细,易导致造影剂外渗。
1.2.2 预防造影剂渗漏的方法 预防造影剂渗漏的方法主要有:①选择合理的穿刺时间。肿瘤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凝血,堵塞留置针。因此我科是在患者躺上扫描床后,再放置留置针,减少凝血、堵塞留置针的可能。②穿刺部位的选择及妥善的固定。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3],避开关节处、血管分叉处,操作熟练,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见回血后将留置针软管再送1 cm以上,妥善固定留置针,确保软管进入血管,避免患者手动时针头滑脱或移位。胸腹部肿瘤行放疗定位时因患者双手需上举、曲肘、交叉分别握住头顶的两根小柱子(见图1),使用自制的热塑PVC材料制成的U型固定装置(见图2)可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③使用以下注射流程再造[4]预防渗漏。静脉穿刺成功后确认有回血→推注生理盐水5~10 mL→连接高压注射器→合理设置推注速度→推注造影剂→护士观察10 s→离开检查区→通过观察窗仔细观察患者配合情况,有无异常情况发生→检查结束后观察15~20 min[4],确认静脉穿刺部位无渗漏,患者无过敏反应再拔针离开。
a:患者放疗定位体位;b:U型固定装置
2 结果
2组在渗漏例数上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渗漏情况比较(例)
*:与观察组比较,P<0.05
3 讨论
对CT增强放疗定位患者采用了注射流程再造程序,胸腹部必要时采用U型固定装置,明显降低了渗漏的发生,其原因在于:使用注射流程再造程序首先保证了留置针在血管内,通过快速地推注生理盐水可观察血管是否通畅;通过推注造影剂后护士观察10 s这个流程,发现患者在观察时或离开检查室后不易发生渗漏,即使发生,渗漏量也少于对照组。在推注造影剂时用手指轻轻按压穿刺点,可对抗高压注射时对血管产生的侧压,减轻骤然增加的冲击力,防止造影剂从穿刺点渗漏;还有穿刺成功后,见回血后将留置针软管再送1 cm以上,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部分护士将留置针的钢针及软管一次性送到位,没有送软管的步骤,导致软管未进入血管或只进入血管一小部分,患者手稍微活动留置针软管就滑出了血管外引起渗漏。
对胸腹部CT增强放疗定位时必要时使用U型固定装置,因该固定装置硬度好,可使前臂与手掌保持伸直位,不能弯曲,而且手指可以活动抓住小柱子,即使装置紧压小柱子或手指活动也不会影响流速,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保证了手的姿势及推注顺利进行。
总之,根据肿瘤科患者血管及血液高凝状态的特点,做到选择合理的穿刺时间和穿刺静脉,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妥善地固定,使用注射流程再造程序,并且有强烈的责任感,便可以有效地降低渗漏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爱菊,王大维,姜 洪.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1,4(35):307-308.
[2] 汪恒望,程君丽,胡野漫.造影剂渗漏42例临床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2,26(1):65-66.
[3] 易佳丽,白红梅,刘毛辉,等.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组织损伤的机理和防护[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2):106.
[4] 蔡宇辉,范健容.注射流程再造在预防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渗漏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