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咽口含片水提工艺的研究*

2014-08-28韩越刘顺范玲周琴妹

江西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白毛哈巴夏枯草

★ 韩越 刘顺 范玲 周琴妹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京 210029)

清咽口含片组方是江苏省中医院临床经验方,由白毛夏枯草、射干、玄参等六味中药组成,具有疏风解毒、宣肺利咽、凉血祛癣、化痰散结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方中白毛夏枯草为君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乙酰哈巴苷。[1]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浸出物及乙酰哈巴苷转移率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水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1 材料

1.1 仪器与设备 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2998PDA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BP-211D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HH-4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101-1A型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沪南科学仪器联营厂)。

1.2 试药 白毛夏枯草等饮片均购于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均符合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要求;乙酰哈巴苷对照品购自南京泽朗医药有限公司(批号:ZL20110303YX,含量98%);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和结果

2.1 浸泡时间的考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A浸出物测定的方法,[2]分别考察0.5、1、1.5小时3个不同浸泡水平下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浸出物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浸出物含量测定结果

由实验结果可知,浸出物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浸泡时间1小时的时候溶剂浓度已经达到饱和,继续增加浸泡时间对浸出物含量的增加已经没有意义,故选定浸泡时间为1小时。

2.2 试验设计 选定提取次数(A)、加水量(B)、提取时间(C)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各设3个水平,以乙酰哈巴苷转移率作为考察指标,[3]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见表2。

2.3 乙酰哈巴苷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色谱柱: Hedera-ODS-2 C18柱(250 mm × 4.6 mm,5 um);流动相:乙腈(A)-水:0~35分钟,9%A;35~40分钟,9%~90% A;40~50分钟,90% A;50~55分钟,90%~9%A;55~60分钟,9%A。流速:1 mL/分;柱温:30 ℃;检测波长:207 nm。乙酰哈巴苷能得到较好分离,分离度>1.5,且阴性无干扰。理论塔板数按乙酰哈巴苷峰计算不低于2 000。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乙酰哈巴苷对照品9.10 mg,置于25 mL的容量瓶中,甲醇定容;精密量取1 mL置于5 mL的量瓶中,甲醇定容,摇匀即得(乙酰哈巴苷含量0.0728mg/mL)。

2.3.3 标准曲线绘制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3、5、10、15、25、35 μL进样,测定峰面积值,以乙酰哈巴苷的进样量(X,μg)对其峰面积值(Y)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Y=506529X+20502,r=0.9999,结果表明:在0.2184~2.548μg范围内,峰面积值与乙酰哈巴苷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3.4 供试品及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4]按处方比例称取白毛夏枯草等饮片35 g共9份,合并醇提饮片射干药渣,回流提取,滤过,合并滤液,精密吸取上述提取液5 mL置25 mL的容量瓶中,甲醇定容,摇匀,0.45 μm滤膜滤过,即得,色谱图如图2、3所示。

图1 对照品色谱图

图2 供试品色谱图

图3 阴性样品色谱图

2.3.5 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水提液中乙酰哈巴苷的含量,计算其转移率,结果见表2、3。

表2 水提工艺因素水平表

表3 正交试验数据及极差分析结果

表4 乙酰哈巴苷转移率方差分析表

由表3可以看出,三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A、C,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3B2C2;由表4可以看出,A、B因素对乙酰哈巴苷转移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C因素对乙酰哈巴苷转移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从节能、节时的角度考虑,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1,即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

结合单因素考察结果,水提的最佳工艺为10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后,提取3次,每次1 小时。

2.4 水提最佳工艺验证

按处方比例称取白毛夏枯草等饮片3份,按水提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所选择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3次重复实验,测定提取液中乙酰哈巴苷转移率(%)分别为:80.81、82.97、81.34,RSD=1.27%。结果表明优选出的工艺稳定性良好。

3 讨论

白毛夏枯草中乙酰哈巴苷最大吸收波长为197nm,为紫外末端吸收。[3]若采用等度法测定,干扰很大,峰形差,分离度也不好;本研究采用梯度法测定,峰形较好,分离度也能达到要求。

白毛夏枯草等五味饮片水提试验表明:提取次数对乙酰哈巴苷的转移率有显著性影响。在优选水提工艺中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提取3次和4次的乙酰哈巴苷转移率(%)分别为82.05、83.41,结果差异也不大,所以从生产成本考虑,将水提的提取次数定为3次。

[1]孙建新,李志浩.白毛夏枯草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0,16(3):102-104.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XA:附录62.

[3]岳党昆,丁广治.HPLC测定筋骨草中乙酰哈巴苷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4):289-290.

[4]袁淑婧,范玲,周琴妹.清咽口含片醇沉工艺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2012,18(21):25-27.

猜你喜欢

白毛哈巴夏枯草
15 个产地玄参中哈巴苷与哈巴俄苷含量测定
正交实验优化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
夏枯草的妙用
白毛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哈巴雪山的太阳
水妖的望远镜
毛白杨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河狸白毛历险记
清肝散结夏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