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性急性高原反应与地理因素的关系研究
2014-08-28,,,,,
, ,,, ,
(1.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原医学全军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8;2.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16)
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AHAD)是人群从低海拔区进入高海拔区出现的一种特发病,分为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急性高原肺水肿和急性高原脑水肿[1]。其中,AMS是急性高原病的主要类型,其发病率高,可达90%以上[2],是影响人群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重要因素,部分可发展为急性重症高原病,严重威胁生命健康。从平原进入高原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改变而造成的低压、低氧等变化,必然产生一种适应性反应。但在习服的过程中,人群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且各个地方人员进入高原后,AMS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3]。一部分人在进入高原后耐受性较好,没有出现高原反应或者只是偶感不适;而有的人则容易出现因缺氧导致的急性高原反应。提示人们对高原环境低氧耐受的程度不同,存在明显易感倾向。因此,找出AMS易感人群的特征,有利于提前筛查和及时干预,更好地防范AMS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威胁。本文从医学地理学角度出发,通过跟踪调查青年男性急性高原反应发病情况,并对AMS进行症状学评分[4],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地区人群对高原环境的习服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统计学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2月同一批次由低海拔地区(0~2 200 m)进入高海拔地区(3 658 m)的全部294名健康青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6~23岁,平均(18.39±1.31)岁。研究对象中来自湖北40人(占13.61%),江西66人(占22.45%)、陕西36人(占12.24%)、四川24人(占8.16%)、云南103人(占35.03%)、重庆25人(占8.50%),所有人员均为首次上高原。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对象的AMS发病情况。调查前,统一对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和要求。调查问卷包括研究对象的姓名、年龄、籍贯、民族、是否首次进入高原以及进入高原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包括头痛、呕吐、头晕、入睡困难、心慌、气短、胸闷、眼花、口唇发紫、手足发麻、食欲减退、腹胀、腹泻、便秘共计14项作为症状体征研究指标),并根据GJB1098-19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判断高原反应程度,分别为:1~4分为基本正常,5~10分或头痛(+)或呕吐(+)为轻度,11~15分或头痛(++)或呕吐(++)为中度,16分以上或头痛(+++)或呕吐(+++)为重度。
1.2.2 自然地理数据的收集 通过文献调研[5-6]和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气象数据库查询,获得湖北、江西、陕西、四川、云南、重庆6省65县市的自然地理数据(海拔高度、经度、纬度、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日照时数、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蒸发量、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风速)。6省市自然地理数据信息见表1。
表1 6省市自然地理数据
1.3 资料的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录入,将审核后的数据转入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以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的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94份,收回有效问卷294份,回收有效率为100%。在所有调查对象中,141人(占47.96%)的AMS评分小于5分,即没有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有153人(占52.04%)的AMS评分大于等于5分,即发生了急性高原反应,其中轻度112人(占38.10%)、中度33人(占11.22%)、重度8人(占2.72%)。急性高原反应评分中位数为5分(最低0分,最高26分)。在所有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人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89.54%)、头痛(84.31%),其次是气短(66.01%)、胸闷(65.36%)和口唇发紫(60.78%)(图1)。
2.2 影响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的地理因素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 对研究对象籍贯地区的经度、纬度、海拔、年平均气温等与急性高原反应有关的10个地理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经度、纬度、海拔、气温平均年较差、日照时速、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蒸发量是可能的相关因素,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风速与急性高原反应无密切相关(P>0.05)。
图1 153名出现急性高原反应发生不同症状的情况
2.2.1 多因素分析 以研究对象是否发生急性高原反应(得分小于5分赋值为0,得分大于等于5分赋值为1)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的8个地理因素为自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仅海拔进入了回归模型(P<0.05),且调查对象籍贯所在地的海拔越低,越容易发生高原反应(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调查分析了从低海拔急进高海拔地区发生AMS的症状和评分,症状发生率靠前的分别有头晕、头痛、胸闷等,这与全金花等[7]报道的人员进入3 800 m出现的AMS症状发生率相符。
表2 AMS地理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发现人员籍贯所在地的海拔越低越容易发生高原反应,这与李军杰等[8]的研究结果相符,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显著降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大脑供氧不足,导致头痛、头晕等症状的出现[9]。有文献报道[10-13],人在进入高海拔地区后,低氧环境促使机体产生低氧应激反应,导致过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失调;低氧影响脑细胞氧化反应,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发生改变;低氧促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使胃黏膜损伤,肺血管收缩使肺动脉压增高,影响消化和呼吸功能。这一系列的改变加速了高原反应的发生。张西洲等[14]研究了某部队从低海拔(1 400 m)进入高海拔地区(5 270 m)时,若在3 700 m进行驻训40 d再进驻5 270 m,其高原反应发生率(32.4%)远低于另一支部队直接从平原进驻高海拔地区(5 000 m以上)(85.7%)。张必科等[15]发现,在玉树抗震救灾时,部队官兵在进入玉树前籍贯所在地海拔越高,进入玉树前在海拔2 000 m以上地区停留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发生高原反应。由此可见,阶梯适应能使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所以,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训练是预防AMS有效的措施。
本次研究中,除籍贯所在地海拔外,其他地理因素与青年男性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函数关系,可能与本次调查样本量偏少有关。经大量查阅文献发现[16-17],长期生活在寒冷地方的人群进入高海拔地区AMS的发生率低于长期生活在温暖地区的人群。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温差较大,人体在短时间内尚未适应,不能及时作出调整,从而导致AMS或已有疾病加重。因此,拥有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是预防AMS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尚未发现有文献对除海拔和气温外的其他地理因素与AMS的关系进行报道,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将进一步探究这些地理因素与AMS发生率的关系以填补此领域的空白。
[参考文献]
[1] 高钰琪.高原军事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25-604.
[2] 隆 敏,覃 军,黄 岚,等.心率变异性与急性高原反应评分关系初探[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5):1098-1100.
[3] McIntosh SE,McDevitt M,Rodway GW,et al.Demographic,geographic,and expedition determinants of reaching the Summit of Denali[J].High Alt Med Biol,2010,11(3):223-229.
[4] 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我国高原病命名、分型及诊断标准[J].高原医学杂志,2010,20(1):9-11.
[5] 阎崇年,颜吉鹤,宋俊岭,等.中国市县大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446.
[6] 赵 济,陈永文,韩渊丰,等.中国自然地理[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110.
[7] 全金花,崔 畅.沿海部队急进高原急性轻症高原反应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16(2):163-164.
[8] 李军杰,贾建平.不同海拔居住人群急进高原认知水平与急性高原反应的调查[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9(6):447-450.
[9] 卢晓飞.对赴藏工作人员高原反应发生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2(9):63-64.
[10] 侯少范,王五一,李海蓉,等.高原环境因素与自由基反应[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82-89.
[11] 史 渭.浅谈急性高原反应的影响因素[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1452-1453.
[12] 陈友伟,郑必海,郑建保,等.急进高原个体胆汁返流与急性胃肠粘膜损伤的关系探讨[J].激光杂志,2010,31(3):77-79.
[13] 铁 峰.急进高原个体胃肠型高原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原因[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6):63-64.
[14] 张西洲,马 勇,曾 云.部队经过阶梯适应性训练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情况调查[J].高原医学杂志,1995,5(4):27-28.
[15] 张必科,张丽杰,曹秋野,等.玉树地震外来应急卫生人员急性高原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询证医学杂志,2011,11(4):367-371.
[16] 曹祯吾,牟信兵,冯王兰.空运进藏信兵急性高原病发病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4,12(2):127-129.
[17] 刘运胜,易 东,李维民.青年军人急性高原病医学地理差异聚类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2),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