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例疗效观察

2014-08-28赵梅萍戎士玲

河北中医 2014年11期
关键词:次服血瘀病程

赵 然 赵梅萍 戎士玲 张 茹

(河北省井陉县中医院内科,河北 井陉 050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例疗效观察

赵 然 赵梅萍 戎士玲△张 茹1

(河北省井陉县中医院内科,河北 井陉 050300)

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中医学痹证、瘀证、痿证等范畴,具有发病率高、恢复慢的特点。其病因病机较复杂,预防治疗上较为困难。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为控制血糖及对症、对因治疗,选用药物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改善氧化应激等种类,可较快缓解症状,但尚无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特效药。中医根据DPN的病因病机,采用辨证论治,从根本上调节患者体质,改善临床症状,有显著优势。2011-01—2012-12,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DPN 80例,并与甲钴胺片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确诊[1]。

1.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确诊[2]。

1.2 一般资料 全部120例均为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4.3±4.7)岁;糖尿病病程8~20年,平均病程(12.7±3.2)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5±2.9)年;辨证分型[3]:气虚血痹证15例,阴虚血瘀证20例,气滞血瘀证13例,寒凝血瘀证14例,肝肾两虚证18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5.2±4.1)岁;糖尿病病程8~18年,平均病程(13.2±2.8)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13年,平均病程(7.1±3.3)年;辨证分型:气虚血痹证5例,阴虚血瘀证12例,气滞血瘀证6例,寒凝血瘀证6例,肝肾两虚证1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均进行饮食、运动和药物等常规治疗。

1.3.1 对照组 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12]0.5mg,每日3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

1.3.2.1 气虚血痹证 治宜补气养血,温经通痹。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2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2g,葛根12g 鸡血藤15g。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

1.3.2.2 阴虚血瘀证 治宜滋阴清热,活血柔筋。药物组成:白芍药20g,生地黄12g,当归15g,川芎12g,丹参15g,五味子12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山茱萸12g,红花12g,桃仁12g。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

1.3.2.3 气滞血瘀证 治宜行气活血,通痹止痛。药物组成:川芎15g,木香12g,当归12g,桃仁15g,红花12g,桂枝6g,香附12g,柴胡12g。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

1.3.2.4 寒凝血瘀证 治宜温经散寒,助阳通痹。药物组成:当归15g,桂枝12g,细辛3g,通草6g,干姜6g,葛根15g,桑寄生20g。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

1.3.2.5 肝肾两虚证 治宜滋补肝肾,缓急止痛。药物组成:熟地黄15g,山药15g,山茱萸15g,茯苓12g,白芍药12g,何首乌15g,枸杞子12g,桑寄生12g,怀牛膝15g。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TCSS)、空腹血糖、全血黏度(高切)、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1.5 疗效标准

1.5.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肢体麻、凉、疼、痿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肢体麻、凉、疼、痿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肢体麻、凉、疼、痿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肢体麻、凉、疼、痿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3]。

1.5.2 TCSS评分疗效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跟、膝腱反射基本恢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CV)增加>5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跟、膝腱反射未完全恢复,肌电图NCV较前增加5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跟、膝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NCV无变化[4]。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全血黏度及血脂比较 见表2。

治疗组(n=80)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0)治疗前治疗后空腹血糖(mmol/L)13.22±3.367.85±3.18∗△12.93±3.4211.15±3.55∗全血黏度(高切)(mPa·s)6.13±0.784.25±0.53∗△6.22±0.655.02±0.84∗总胆固醇(mmol/L)6.16±1.814.26±1.96∗△6.08±1.785.28±1.98∗甘油三酯(mmol/L)3.12±2.301.81±1.43∗△3.80±2.252.59±1.4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全血黏度、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治疗前后TCSS 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TCSS 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TCSS 评分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DPN的治疗较为困难,疗效不理想,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难题之一。DPN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氧化应激、糖代谢紊乱以及由于微血管病变所引发的神经缺血缺氧等引起的[4]。中医学认为,DPN发生发展与肺主气、皮毛,肝主藏血、筋脉,脾主运化、肌肉,肾主藏精功能失调密不可分,病机主要有气虚血瘀、阴虚血瘀、寒凝血瘀、肝肾阴虚,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证。多因消渴日久,久病致虚,耗伤正气,阴阳、气血、脏腑受损,出现气阴两虚、气血亏虚。气虚则生阴生血不足,导致阴虚血亏,血虚不荣则痛或痿,另久病入络,虚可致瘀,痰瘀痹阻,不通则痛。阴阳、气血、脏腑受损是谓本虚,瘀痰阻络是谓标实[5]。目前,治疗DPN主要是以降糖治疗为主,对因治疗通过降低细胞内山梨醇水平、修复损伤神经、提高微循环灌注等,临床上西医对症治疗主要为缓解疼痛。中医辨证论治,标本兼治,根据脏腑气血阴阳的亏损程度,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为治疗大法[6-7],达到标本兼治。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DPN在西医控制血糖平稳的基础上,准确辨证施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且中医针灸、足浴等治疗方法也可改善患者症状,可进一步观察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1]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5-30.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45-4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234.

[4]衡先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辨证论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8.

[5]李鸾,刘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5):156,封3.

[6]郭晓丽.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5):24-25.

[7]李新安,侯建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2,4(5):116-118.

(本文编辑:董军杰)

赵然(1968—),男,主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糖尿病并发症。

R587.205.8;R745.058

A

1002-2619(2014)11-1664-02

2014-01-17)

△ 通讯作者: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1 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猜你喜欢

次服血瘀病程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治神经衰弱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治神经衰弱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