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联合阿昔洛韦及甲钴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研究
2014-08-28阎晓飞党宏涛宋美涛王雅慧
阎晓飞 党宏涛 宋美涛 王雅慧
·论著·
半导体激光联合阿昔洛韦及甲钴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研究
阎晓飞 党宏涛 宋美涛 王雅慧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阿昔洛韦及甲钴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2组均口服阿昔洛韦0.2 g/次,1次/4 h,肌内注射甲钴胺0.5 mg,1次/d,1周3次;治疗组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波长810 nm,激光功率为400 MW,每个部位照射10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后遗神经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阿昔洛韦及甲钴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半导体激光;阿昔洛韦;甲钴胺;头面部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沿单侧周围神经走行分布,以疱疹和神经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感染性皮肤和(或)黏膜疾病。皮损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皮损消退后常遗留长久难愈的神经疼痛症状。患恶性肿瘤、全身系统性疾病以及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均易诱发本病,夏秋季发病率高,且好发于老年人,病情较严重,老年患者易遗留顽固的疹后神经痛,可持续半年以上。神经痛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较大,严重者夜不能寐,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心理[1]。头面部带状疱疹由于解剖学特殊,可损伤面部神经系统,造成面瘫、耳鸣、耳聋,甚至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盲、致残,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头面部带状疱疹损害发生于单侧颜面部皮肤和口腔黏膜,不超过中线。颜面部出现成簇水疱,沿三叉神经的三支排列成带状。口腔黏膜出现密集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口腔黏膜的损害,疱疹多密集,溃疡面积较大,唇、颊、舌、腭的病损也仅限于单侧。第一支除累及额部皮肤外,可累及眼角黏膜,甚至失明;第二支累及唇腭及颞下部、颧部、眶下皮肤;第三支累及舌、下唇、颊及颏部皮肤。此外病毒入侵膝状神经节可出现外鼓膜疱疹,表现为耳痛、面瘫及愈后听力障碍,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带状疱疹治疗的目标是加快疱疹吸收、降低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本病预后一般良好,终身免疫极少复发,自然病程2~4周。我科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阿昔洛韦及甲钴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门诊确诊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男26例,女27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3.8岁。对照组53例,男25例,女28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55.7岁。2组性别比、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皮疹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2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皮疹分布 n=53,例
1.2 标准
1.2.1 入选标准:①符合口腔黏膜病学头面部带状疱疹诊断标准;②病程在1周之内;③未合并细菌感染;④在就诊前未使用过任何抗病毒药物;⑤同意治疗方法及分组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妊娠和哺乳期女性;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糖尿病,合并有恶性肿瘤、艾滋病、器官移植;③对阿昔洛韦及光过敏者;④不能按时复诊;⑤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和资料不全;⑥精神病患者。
1.3 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标准
1.3.1 病史:①患者可有抵抗力低下的诱因病史。②多发病于春秋季节,治愈后一般不再复发。③发病迅速,病程急剧,持续一般1~2周。④发病之前经常有发热等全身不适。⑤神经痛为该病特点之一。可于发疹前或发疹时出现,疼痛沿所受支配的神经放散,年老体弱者经常剧出现剧烈神经疼痛,甚则遗留有长时间难治性神经痛。
1.3.2 体征:①局部初始感觉灼热、感觉过敏或神经痛,继而皮肤潮红,在该部位上出现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疹,迅即发展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中心凹陷,呈脐窝状,内容物澄清透明,基底红晕,互不融合,多呈条索状分布。②附近淋巴结经常肿大。③愈后可遗留暂时色素沉着,也有因皮损溃破、糜烂而导致合并感染者。
1.3.3 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正常或偏低,继发感染者血象多升高。②疱疹涂片:刮除早期水疱底部组织涂片,Tzanck染色,镜下可见多核气球细胞。③疱液家兔角膜接种:不产生角膜炎。④组织病理:水疱为多房性,位于表皮内棘层深部。水疱内及其周围有气球状细胞,在变性的上皮细胞核内可发现嗜酸性包涵体。
1.4 治疗方法 2组均口服阿昔洛韦片(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2 g/次,1次/4 h,肌内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0.5 mg/次,1次/d,1周3次;治疗组加用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波长810 nm,激光功率为400 MW,先用治疗仪照射病变部位,每个部位照射10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照射治疗过程中,注意用纱布及专用护目镜保护患者眼睛,探头垂直于疼痛部位组织,距离皮肤约2 cm。
1.5 疗效观察指标 每天复诊1次,主要观察用药后以下各项:(1)止痛时间(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时间);(2)结痴时间(开始用药到水疱干涸,结痂脱落的天数);(3)后遗神经疼痛发病几率。
1.6 疗效评价[3]无效:局部疼痛不减轻,水疱、红斑等症状小部分消退或加重;有效:局部疼痛略减轻,水疱、红斑等症状部分消退;显效:局部疼痛、烧灼感、瘙痒等症状明显减轻,水疱、红斑等症状大部分消退;痊愈:烧灼感基本消失,疼痛基本消失,水疱、红斑等症状基本消退。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7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PS 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n=53,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9%,对照组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7.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n=5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患者激光照射区皮肤轻微灼热感,能坚持治疗,未作特殊处理;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损害,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1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2.4 脱落病例 2组均未发生病例脱落情况。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疾病,该病毒具有很强的嗜神经特性,所以机体感染该病毒后,病毒潜伏于神经后根或者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激活,表现出疱疹等临床症状。本病的特征之一是神经痛,一旦发生神经痛,则难以治疗,临床采用各种措施以防止神经元的损伤[4]。病毒经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中繁殖,经区域淋巴结侵入血循环,扩散在身体各个部位(潜伏期12~17 d),全身出现斑丘疹和水疱这就是儿童的水痘。水痘痊愈后少数潜伏在神经节细胞中的病毒,可在若干年之后在某些激惹情况下活化,沿着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神经支配的皮肤黏膜的细胞内增殖,发生串珠状水疱疹,并按神经分布形成带状。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初期,疼痛明显且早期治疗不及时易形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年龄50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生PHN危险性越高[5]。带状疱疹最常见为胸腹和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其次为头面部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沿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经较脊神经更易罹患。而头面部带状疱疹是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入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及颈神经节所致。由于解剖关系易产生失明、脑膜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病。头面部带状疱疹症状重、并发症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既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既不能迅速控制疼痛,对随之而来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缺乏得力的治疗手段,而且后遗症发生率较高。
头面部带状疱疹临床治疗应积极主动,早期、足量给予抗病毒药物是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关键[6]。阿昔洛韦是首选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药物,它在体内转化为阿昔洛韦三磷酸盐,竞争性地抑制病毒DNA聚合酶、进入并终止延长的病毒DNA链、灭活病毒DNA聚合酶,高选择性抑制病毒。阿昔洛韦是一种抗核酸生物合成的抗病毒药,对疱疹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高效、低毒特性,对炎性细胞有高度选择性。半导体激光的抗炎、抗感染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种类的弱激光,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以减少炎症的渗出、充血、水肿,并可激活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局部免疫功能,达到抗炎、抗感染的功效,有助于多种组织修复细胞的代谢。半导体激光能够提高机体局部的免疫功能,具有针灸理疗双重功效,能产生吗啡样镇痛物质,使末梢神经的兴奋性降低,镇痛作用十分明显,并有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恢复[7]。通过激光照射的生物刺激效应,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营养,加强部分酶的活性,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和血管的再生,加速创面的愈合,同时又可促进损伤后的神经再生[8]。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皮损部位,可较大面积的促进渗出物的吸收,通过热效应,促进水疱干涸结痂,激光以光量子的形式被组织吸收后转变为生物能,利用现代生物电和生物化学效应,增加组织的生物活性,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恢复。甲钴胺是维生素B12氰钴胺衍生物,参与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脂质的代谢,促进轴突再生,修复髓鞘,研究表明甲钴胺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利于病变神经的修复,病程早期可使疼痛症状部分缓解[9]。临床多用于周围神经病和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恢复神经键的传达延迟和神经传达物质的减少。通过观察神经电生理学、病理形态学和功能学等指标,发现甲钴胺可加快损伤轴突的生长速度,能延缓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萎缩,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10]。甲钴胺可以比维生素B12更快解除神经的炎症和组织的损伤,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缩短疼痛时间并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传统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治疗多采用口服甲钴胺片,由于口服途径达到有效浓度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药物的吸收效果依赖于患者的胃肠功能,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差,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改用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缩短甲钴胺达到有效浓度的时间,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应用半导体激光联合阿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疼痛缓解快、症状消失早、缩短病程、治愈率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家双,包佳巾,魏星,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调查分析.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198-200.
2 林志淼,杨勇,李若瑜. 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39:393-395.
3 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第1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
4 James WD,Berger TG,Elston DM.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第10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95-398.
5 林阳阳,苑秀华.低强度半导体激光对神经再生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1,20:183-187.
6 于小兵,廖新茂, 吴晓金,等.头面部带状疱疹96例临床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25-27.
7 单肖楠,张晶,单成玉,等.激光器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进展.中国临床康复,2004,29:6538-6539.
8 林阳阳,苑秀华.低强度半导体激光对神经再生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1,20:183-187.
9 辛颖.大剂量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7例.中国药师,2006,9:53.
10 王东强,郭义,李志军,等.甲钴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天津医药,2010,38:223-225.
10.3969/j.issn.1002-7386.2014.21.018
066100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阎晓飞、党宏涛、宋美涛);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医院(王雅慧)
R 752.12
A
1002-7386(2014)21-3251-03
20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