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习题课建模教学初探
2014-08-28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江苏 常州 213131)
鉴于近年来江苏高考物理试题背景真实化的倾向,以及学生应对此类试题明显不适应、正确率普遍较低的客观实际,笔者在高三物理复习尤其是习题课教学中,尝试采用建模思想,帮助学生建立对此类试题的分析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一堂习题课的若干教学处理片断.
1 面对原始问题,坚持延时判断
图1
例1 如图1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运动到最低点(B位置).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B.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
C.在这个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
D.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所受重力对她做的功小于跳板的作用力对她做的功
本题是高三第一轮复习完《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之后给学生做的题目,笔者批改统计之后发现,学生能正确辨析A、C、D三个选项,而对B选项,一个班大约有十人认为是正确的.原因何在?课堂上,笔者没有急着讲解,而是先让选B的同学讲讲他们的想法,目的是引导学生交流真实的思考过程,将其错误的想法充分暴露出来.“没有认真分析,大概想想”、“运动员从有速度到没速度,就是个减速过程”,学生的回答让笔者认识到,学生往往只关注初、末两个状态,无法正确构建模型,自然也就无法正确进行过程的分析.
2 构建物理模型,强化过程分析
图2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简化和理想化处理,将人看成一个小球,跳板简化为一根轻弹簧,图1的情景就变成了如图2所示的一个熟悉的模型——小球弹簧模型.
例2 如图3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的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合外力、加速度、速度和动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图3
对于这个问题,尽管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已经过去相当长时间了,但学生对处理问题的方法还是有印象的,所以他们很快都能做出正确的解答——合外力和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和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其过程分析如图3.处理完这个问题之后,对例1中B选项的正误判断也就水到渠成.
3 变换问题情境,类比运用模型
图4
例3 如图4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B.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为kx0/m-μg
待学生完成受力和运动分析后,笔者提醒学生将它与图3比较,学生马上就会看出撤去F后物体的运动其实就是经历了图3的5—4—3—2—1的过程,问题情境虽然变化,但模型相同,借此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思维能力.
4 回归实际问题,促成能力提升
例4 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速度一直增大
B.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蹦极绳的弹力对人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D.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再次回到实际问题,学生已经驾轻就熟,把蹦极问题建模为轻弹簧下挂一质点,正确选择B、C选项.
现在高考试题更多以生活、生产实际或科技进展等为依托来编制物理情景,把模型隐藏其中,而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碰到的是大量的理想化模型为背景的习题,造成了学生只能认识理想化模型,只会解决理想化问题,碰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建模能力低.因此,在高三习题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原始问题,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模型的识别和再现,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物理习题从理想模型回归到真实世界,推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彤.从理想回归真实——高考物理题背景真实化倾向对高中物理习题设计的启示[J].物理教师,2013,(6).
[2]侯立建.基于几道高考试题引起的思考[J].物理教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