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如登梯
2014-08-28顾燕
顾燕
人生如爬梯,教学也是如此。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为学生架起供攀登的梯子,在必要时“推一推”,让学生自己登梯的过程。因此,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具有层递性的特点,是教师带领学生“渐入佳境”的过程,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 暴露:教在起点
笔者认为,教应从学的起点开始。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旨在了解学生已经会了哪些,还有哪些不会等信息,即对学生起点的了解,从而决定该教什么。而要了解学生的起点,教师必须提供充分“暴露”已学知识或经验的时间与空间。如学习《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时,为了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朗读课文的正确、熟练程度,我采用了二次“暴露”法:先进行组内“暴露”:通过小组合作朗读,让学生将自己读错的词语圈画出来,读得不顺畅的句子画出来;再进行班内“暴露”:鼓励有读错的或读得不流利的学生敢于站起来,汇报自己朗读中的问题。如有的同学说:“我将‘卢卡逊读成了‘卢卡孙。”有的同学们说:“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我读得不够连贯。”这样的二次“暴露”,既是教师“放权”,让学生解决了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当家作主”的机会,又是学生借助同伴互助的力量,给教师提供了发现起点的机会。当教师获知每个学生的朗读情况后,继而能“闻学而动”,对教学难点与重点加以重新调整。
二、 修正:教在实处
“暴露”能发现学生的不足与错误,其目的则是加以弥补与修正。那么,由谁弥补、修正?怎么弥补、修正?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有效的弥补、修正是靠学生主动接纳来完成的,那些靠教师“直接告知”的“被动接受”,只能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消极状态。以下是我与学生讨论《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中“不无悲悯”这个词的意思时的一段对话:
师:你们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出示“不无悲悯”)
生:是可怜的意思。
师:你只解释了“悯”的意思。
生:觉得悲伤可怜的意思。
师:你解释了“悲悯”的意思,可是究竟有多少人觉得悲伤可怜呢?(三三两两的学生举起了手)
生:都觉得悲伤可怜。
生:大家都觉得哀伤而怜悯。
师:“悲悯”用拆字法理解得很好,再把“不无”也拆开理解试试。
生:“不是没有”觉得哀伤可怜。
师:对,同学们,反复琢磨一下刚才那位同学说的,再想想整个词语的意思。
(学生先自言自语,继而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
生:“不是没有”说明“有一点”,那连起来就是“有点哀伤与可怜”。
……
弥补、修正,注重的是过程与方法,而不是结果。以上案例中,我引导学生对“不无悲悯”进行“细嚼慢咽”,这样既有方法引导,又有过程体验的弥补、修正,是给学生提供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积极地同化和顺应,使规律在自我建构中逐步清晰,便于认知。
三、 提档:教在高处
要使教学对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必须确定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是课堂教学的“高处”。教师在课堂上,唯有引导学生攀登可能达到的高处,让学生享受挑战思维的成就感,学习活动才能成为充满魅力的交流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可见,语文教学中,思维活动要与语言文字相结合。在执教《轮椅上的霍金》一文第一课时中,我设计了两个言语实践活动:
活动一:用“然而”说话。当学完课文第1~3自然段,同学们对霍金的命运有所同情后,让学生用上“然而”进行说话,既可以用上书中的词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一些学生的回答如下:
“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头能动,然而,他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他不能写字,不能说话,不能行走,然而,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
“命运对他如此的残酷,然而,他却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病魔将他永远固定在轮椅上,然而,他的脸上却永远充满恬静的微笑,显示出无人能比的坚强与乐观。”
学生要在短时间内获取课文信息,再进行重组、理解与感悟,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说话练习。事实证明,学生以盎然的姿态接受着挑战,享受着思维带来的幸福,使课堂达到了高潮,霍金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练说中,逐渐高大与丰满起来。
活动二:给霍金设计一张作家名片。先从教师提供的范例(雨果的作家名片)中,合作研究作家名片的写法,再与同伴交换各自的构思,最后给霍金写一张作家名片。
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细腻是经常进行的实践活动,可将长文写短,尤其是概括地介绍人物却很少实践。这一设计,集研究、概括、写话于一体,体现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理念。
“暴露”“修正”“提档”显示了教学过程不是在同一平面上,而是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这三个层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交替出现,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呈现出螺旋上升状态。
(作者单位:太仓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