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第七单元集中识字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4-08-28徐洪权杨树亚
徐洪权 杨树亚
一、 导入学习,明确挑战
师:(出示:第七单元集中识字)同学们,读完今天的课题,你觉得这节课与以往的语文课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的语文课只学习字词。
生:今天这节课将集中学习一个单元的字词。
师:是的,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有信心用一节课的时间学完本单元的大部分字词吗?
生:有。
师:你们认为这节课可以怎么学呢?
生:学习字词的读音、字形和意思。
生:我想应该跟平时的学习差不多吧?
师:今天的学习有点特别哦,我们将利用“学习单”完成四项挑战。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具体向我们介绍了福楼拜、刘老师、孔子三位老师。虽然老师各不相同,分属古今中外,但是本单元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师恩难忘。(板书:师恩难忘)
【评析】出示今天的“课题”,并让学生从今天的“课题”中找不同,进而让学生明白今天是一节非同寻常的语文课,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期待。“一节课时间集中学习一个单元的字词”,既让学生明白了任务,更是给学生一份明确的挑战。
二、 我能读得准
1. 读准常规字
师:(出示本单元一类、二类字词:烙印 篝火 吆喝 咖啡 雏鹰 飘逸 泗水 广袤 炽热 矫健 依偎 眷恋 倘若 蜈蚣 风筝 凿石壁 连翘花 眯起来 孜孜不倦 诲人不倦 装饰简陋 或蹲或坐)请拿出课前发的学习单,我们来学习第一板块“我能读得准”。同桌合作完成,轮流读,互读互听。(反馈正音)
师:这是本单元所有的一类、二类字,你们读得都很正确,独立识字的能力很强,给自己掌声!
2. 读准轻声字
师:本单元还有个值得注意的词语,谁来读?(出示:吆喝)(生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吆喝”的“喝”字念轻声。
师:你看得真准,现代汉语词典在《凡例·注音》中指出“轻声字只注音不标调号”。听过吆喝声吗?在哪里听过什么样的吆喝声?
生:我听过吆喝声。在菜场听过,卖菜的人吆喝:“卖菜喽——新鲜的青菜卖喽——”
生:我也听过吆喝声。在小区里听过,有人吆喝:“修油烟机哎——”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吆喝声,请仔细听!你发现吆喝声有什么特点?(播放1992年“南方黑芝麻糊”广告片段)
生:我发现吆喝的声音响亮,而且有些字音拖腔拉调的。
3. 读准多音字
师:本单元还有几个描写植物的词语,值得我们留意。谁来读?
生:桃红柳绿,绿草如茵,连翘花。
师:翘是多音字,“连翘花”读qiáo,还是qiào呢?课文中的生字有提示。
生:我认为读连翘(qiáo)花,因为读翘(qiáo)时,它的意思是抬起,与句子里“举起”意思相同。
师: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连翘花是在《理想的风筝》一文中出现的,而《理想的风筝》是写刘老师的,作者写连翘花有什么用意呢?
生:我认为作者想借物喻人,将刘老师比喻成连翘花。
生:我想应该是托物言志,你看句子里有“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作者想要借助连翘花表达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师:写连翘花是为了什么呢?现在不忙下结论。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开到115页,找到这个词,做上记号,正式学这篇课文时,要留意它。
【评析】小学高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应该“为”在学生学习困难处,“为”在学生学习的不经意处;有所不为,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不需要“为”,教师也不能“为”。“读准轻声字”“读准多音字”,这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字词时可能出现的“不经意处”。教学中,教师不仅“有所为”,而且“着力为”。因此本是“不经意处”的字词教学却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精彩。“吆喝”一词教学时,告诉学生汉语词典中《凡例·注音》的“轻声规则”,授之以“渔”;又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和“黑芝麻糊”的广告吆喝,初步探究“吆喝”有哪些特点,旨在为学生学习《莫泊桑拜师》一文时,破解“福楼拜指导观察”这一阅读难点做前期的准备。“连翘花”一词的教学,将学生置于《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的语境之中——写人的文章一般不轻易进行景物描写,这篇文章写连翘花有什么用意呢?学生在这一词语学习中,产生阅读的问题,形成阅读的期待。看似字词教学,实乃阅读教学的前奏,这是高年级词语教学的一种需要。
三、 我能记得牢
师:同学们,最近流行一档电视节目,叫“最强大脑”,今天,我们也来玩玩这个游戏。请看“学习单”第二项“我能记得牢”,给大家一分钟时间,看你能记牢多少个词语。(生记)
师:请把“学习单”翻到背面,下面听写词语,老师只报一遍,仔细听。飘逸、眷恋。
师:请对照大屏幕,自己批改,有错误的请订正。
师:有错的请举手。你错的是哪个词?
生:我写错的是“飘逸”,我把“逸”里面的“兔”写成了“免”。
师:“逸”这个字本来的意思是“逃跑”,所以有个词叫逃逸。我们常说“跑得比兔子还快”,古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造了“逸”这个字。
生:我把“眷恋”写成了“眷念”。
师:“眷恋”和“眷念”都存在,但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请你们借助解释判断,课文中应该用哪一个?
生:我认为应该用“眷恋”。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告别老师和同学,十分舍不得,也就是深切地留恋,所以用“眷恋”。
师:你说得很正确,“眷念”指离开后的想念,而“眷恋”指即将离开时的恋恋不舍。
师:同学们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字不但要写得正确、规范,而且要写得流畅,有一定的速度。请仔细观察习字册上“飘逸”和“眷恋”的写法,你发现这种写法与以前的楷体写法有什么不同?
生:我发现“逸”里“兔”的撇刀头连笔了,这样写,比较快。
生:“恋”的心字底的两点似乎也有点连在一起。这样写,字好像动了起来,显得很飘逸、很潇洒。
师:是啊,适当连笔,“以及笔断意连”,不仅提高了书写速度,而且在笔画变化中产生动感之美,值得我们学习。伸出手指头,我们一起写一写,感受感受。
【评析】用“最强大脑”的形式记字形,在探究字理之中记字形,通过比较“眷恋”与“眷念”记字形,把识记字形趣味化、高效化,学生不但记得快,而且记得准。教学中教者引导学生比较习字册上“飘逸”“眷恋”行楷的写法与楷书的区别,目的是让学生在直观的比较中,感受实际行楷书写过程中的“笔断意连”,这也是高年级字词教学的任务所在。
四、 我能说得清
师:(出示:孜孜不倦 温文尔雅 司空见惯 滔滔不绝 广袤的大地 甜蜜的絮语)你能说出这些词语的意思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弄清词语意思的?
生:我知道“孜孜不倦”的意思是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指勤勉不懈怠的样子。“温文尔雅”是指态度温和,举止文雅。我是通过查词典知道它们的意思的。
生:“滔滔不绝”指连续不断地说话,我是联系上下文知道它的意思的。
师:同学们太棒了,通过多种方法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本单元还有一些写人的词或词组,很有味道,自个儿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本单元课文都是写老师的。谁来读读这两个成语?
生:善施教化,诲人不倦。
师:你还知道哪些与老师有关的成语或者名言诗句?
生: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老师也准备了几句俗语或者名言。谁来读一读?(出示,指读:“名师出高徒,桃李满天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评析】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从“一篇课文”走向“一个单元”,当然不能是简单的把一个单元几篇文章的词语简单累加,而应该是基于单元主题基础上的“融通”与“重组”。通过“融通”和“重组”,有些字词是在集中学习时一次性解决,进而扫清学生阅读、体悟文本的障碍;有些字词在集中学习时进行初步理解,在正式阅读文本时再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巩固。“我能说得清”环节,教者充分发挥单元主题的资源,打通了课文与课文的壁垒,通过读“写人的词语”,读“写老师的词语”,让学生不仅初步感受了词语,更丰富了单元主题的概念。让学生读出词语的意蕴,更让这一词语教学的环节充满了温度,而这也是当下高年级阅读课堂所缺失的。
五、 我能写得美
师:(出示:《练习7》中的“写好钢笔字”)本课前三个板块,大家完成得相当好,下面再来看看这段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把横线格里的一段话写美写好呢?
生:我认为,在横线格里不仅要把每个字写漂亮,比如,老师你刚才说了要注意连笔和“笔断意连”的写法,而且字要写在横线格的中间,写整齐,字和字之间要留一点空。
生:横线格左右两边也要留一点空,而且要上下对齐。
师:是啊,横线格里的字上不顶天、下不落地,约占横线格的三分之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行字的中心要在一条横线上,这样才有一种整齐之美。(古乐声中,学生在横线格中书写)
师:谁来展示自己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有不足的地方可以提提建议。(反馈完善)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集中学习了第七单元的字词,这仅是这单元学习的开始,对本单元字词的读音、字形、字义,特别是字义的掌握还得在具体课文的阅读中进一步深入。
【评析】“写字”是字词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高年级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或者让其成为“遗忘的角落”,或者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本节课中,教者特别关注高年级课堂写字教学“教什么”与“怎么教”。在“教什么”环节,教者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笔断意连”,不仅关注“一个字”的写法,更关注“一行字”和“一段话”的写法——这是高年级写字教学的重点所在。在“怎么教”中,教者让学生观察、思考“如何写好横线格”,并在学生临摹的过程中,亲自在实物投影上范写,真正把高年级的写字教学落到了实处。
让高年级的字词教学基于一个单元,让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从“一篇课文”走向“一个单元”,不仅让字词教学提效,也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历程扫清了障碍。
当然,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从“一篇课文”走向“一个单元”不是唯一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因单元而异。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不仅要“走进文本之中”,更要“跳出文本之外”。“走进文本之中”,旨在读懂文本的内涵;“跳出文本之外”,需要读懂单元之间的联系。在“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过程中,才能让教材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作者单位:南京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