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医院的早期历史
2014-08-27王建琴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收集的医院历史资料整理了汾阳医院建立之前的历史。帝国主义通过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传教士趁机而入,他们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宣传西方教义。随着教会的发展,传教士在汾阳建立学校、医院等与教会相关的设施建筑。万德生医生和裴万铎牧师为汾阳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一边进行教会宣传,一边筹备医院的建设,同时还培养当地的医务人员。1916年,医院正式开工,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医院的建设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经过重重困难之后,汾阳医院终于在1924年4月1日正式开业,医院购置了一些当时先进的设备。
关键词:汾阳;医院;教会
1 教会在汾阳的发展
提起汾阳医院的历史,先要谈到基督教在汾阳传播的事情。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的《南京条约》,在条约内中国允准开放广州等五个口岸供外商来华贸易;而《南京条约》后中英签署的善后章程里,外国人正式获得在五个开放贸易的口岸自由进出及居留的权利。1844年,中国分别与美国和法国签订《望厦条约》及《黄埔条约》。在条约内,中国政府允准外国人在五口议定界址内兴建房屋、学校、医院、教堂。在外国的压力下,1845年2月1日,中国正式弛禁天主教,国人信奉洋教者免受刑罚,基督教亦自动受益。1858年(清咸丰八年)的《天津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给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置产的特权。基督教由中国沿海向内地渗透。1881年(光绪七年)1月,主要是美国奥柏林研究生神学院(Oberlin's Graduate School of Theology)的12个学生向美国外国使团委员理事会(the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ABCFM))提出申请,要求组成奥柏林团(the Oberlin Band),到中国提供志愿者服务,进行传教工作。美国外国使团委员理事会(ABCFM)批准了他们的请求。于是在1882年至1900年,在ABCFM的资助下,有30名美国人在中国北部的山西开始了传教工作。其中9人是奥柏林学生,其余人是他们的妻子或非奥柏林的医生。这些传教士的主要工作是福音传道,也从事与传教有关的服务性工作。奥柏林团集中在太谷和汾州(汾阳县,后同),组织教会,建立学校,进行医疗活动、救济饥荒,并建立了戒烟所帮助人们解除毒瘾。
1885年秋,Martin Luther Stimson (马丁·卢瑟·斯帝森)与当地基督教徒Tsui Hen Tai来到汾州,住在甜水巷一家姓贾的人经营的小旅店内,在汾州开始了传教工作。1886年,购买了太和桥街上的一间粮食仓库,作为教堂和住所。接着基督教美国公理会派Irenaeus J. Atwood (文阿德)来到汾州。文阿德是奥柏林神学院1881年的毕业生,一个外科医生。1881年来到中国,1883在山西太谷创建了“奥柏林山西传教团”。他来到汾阳后,在汾阳城内南水井购地10亩(0.667公顷),建立了传教工作站,开办了西医诊所、戒烟所,“借医术以传教”。1891年开办男子学校,两年后创建了女子学校,并在峪道河购置了两层高的楼房,供传教人员度假休息。
1899年,文阿德返美度假。当时正值义和团运动,山西巡抚毓贤支持义和团活动。1900年7月31日,太谷的传教士和支持者被杀,8月15日,汾阳的传教士遭到了相同的命运。1901年,俄、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2年,文阿德返华。他办理教案,索要赔款。由于汾阳地方洽商代表秦龙光等人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经反复洽商,议定将十几万两赔偿银全部用于整修教会楼房,建设医院、学校和图书馆等地方事业。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戒烟所扩展为“宏济施医院”,除门诊外,还设置了住院病床。这就是汾阳医院的前身。
2 汾阳医院的筹备
1907年,美国基督教会委派Reverend W. O. Pye(裴万铎)到汾阳,准备结束传教团在汾州的各项事务。但是,裴牧师被文阿德醫生为汾州所做出的牺牲深深地感动了。凭借他敏锐的眼光,在预见了汾州基地发展的可能性与前途之后,决定留在汾州,既不结束这里的工作,也不准备按照原计划前往其他任何地方去。
裴万铎牧师是卡尔顿大学1903年的毕业生,1905年进入奥柏林神学院学习。1907年毕业之后,被任命为奥柏林第一教堂(the First Church of Oberlin)的牧师。他在汾州上任后,把传教工作扩展到晋西、陕西、内蒙、甘肃等地,医疗工作也随之发展。
万德生医生也是卡尔顿大学1903年的毕业生,裴万铎牧师的同学。他在约翰斯·霍布金斯医科大学的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09年他接受了美国外国使团委员理事会医学传教士的职位,和太太来到中国。万德生医生和裴万铎牧师一起计划建立一个内地传教工作站。当时,教会的财产仅是汾州城西北角的几所房子,但他们计划建立一个能够容纳学校、医院和人员住所的传教基地。从此,大规模的发展建设计划开始实施了。
1910年(宣统二年),万德生在汾阳城内西门街购买了一处民房(旧称翠花宫,后前进小学,现实验小学)设病房、手术室、职工宿舍、病床20张,而将南水井处作为门诊行医,开展了腹部外科等手术。同时招用华人常守田、王道正(后汾阳医院华人院长王清贵之父)、王才子等人从事总务、医助等工作,并聘请协和医院毕业生马文昭(外科医生Paul Wen Chao Ma)、安介眉、张不凡等人加强医疗,扩大业务。裴牧师和万德生医生认为,应当培养中国的基督教领导人从事当地的传教工作,万德生医生也尽力帮助中国学生进入医学校,同时计划建立一所一流的、设施完善的医院供中国医生和护士进行实习,以便他们将来为家乡或周围地区的群众服务。
1911年到1912年(民国元年),裴牧师和万德生医生着手建设Harwood纪念教堂(the Harwood Memorial Church)、Lydia Lord Davis学校(the Lydia Lord Davis School)、女子宿舍、男子学校、小礼拜堂和餐厅。但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教会资金的不足而未能完工。
1911年冬天,当地的地方官员和绅士们计劃要建立一所官办中学,寻求与传教团进行合作。1914年(民国三年),为了学校的事宜,Mr. Hummel(即恒慕义,其子恒安石曾任美国驻华大使,并于1981年和1984年两次来汾)和Mr. Warner来到了汾州。
由于地方绅士据理力争,数十年来施医院搞戒烟及治疗疾病有一定成效,本地人对西医开始有了好的印象。同年,万德生出面与山西省军政府和汾阳公署达成协议,将汾阳城内的一块公地即原汾阳府同知衙门旧址(汾阳城内二府街北)作为新建医院的院址,由教会、山西政府与地方豪绅出资赞助,由万德生主持筹建医院。双方协商妥当后,万德生医生返美度假,开始了新医院的经费募捐工作。
为了扩大医务,方便病人就诊,万德生与官方商定,医院名不再冠以“济”、“施”等带有基督教色彩的字眼,而命名为“汾州医院”。
3 汾阳医院的建立
1916年动工兴建新医院,Bergaminni先生为建筑师,设计并监督医院大楼的早期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泥瓦工匠先从天津雇用。由于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元贬值、资金短缺、备料运输困难等原因,窝工严重,曾一度改用本地工匠。当地的泥瓦匠和油漆工经过充分的培训,以胜任工作;当地的木匠也经过培训,但要在天津人的监督下工作。电工、水管工人、水泥工和锅炉装配工也是从沿海雇来的。每天本地工人的工资平均25分~30分,而沿海工人要50分到1元。砖、瓦片、石头、房顶和支撑木料是当地买的。砖、瓦片的强度用Bergaminni先生制作的检测机器测试过。灰泥材料,包括石灰都是在中国购买的。大约一半的油漆是从本地制造商中购买的。
Bergamini先生在华北传教站作了5年建筑师后于1919年6月1日回国休假。当时汾州医院的规划已经完成,办公大楼已经部分装顶。当他离开时,男、女病房已接近顶部。1920年,美籍华人吴洛福(Wolfe)先生接办了医院的建筑工程。
1923年4月,住院病人已经迁入了新医院。新医院和传教基地安装了电灯、电话,一个来自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国传统称海参崴)的俄国难民Bobileff先生负责操作发电机。他收了几个会说俄语的中国人做学徒,教他们操作机器。8月24号,医院安装的供暖设备试运行,新医院大楼有了真正的室内供暖。
1924年 “U”字形大楼竣工。这是当时汾阳城内最大的建筑工程,大楼正面高四层,长175英尺(53.34米);东西两侧各三层,长180英尺(54.86米)。另外有独立的建筑和供中国员工住的房间。医院建筑设备共花费10万金币,场所建筑与设备各占一半。这在当时是一所现代化的医院,有手术室、化验室、X光室、图书室和附设护士学校的教室以及锅炉房、暖气和自来水设施,并购置了一台6000马力煤气发电机,专供教会和医院用电;从美国运来一辆汽车,并安装了电话。大楼竣工后,万德生雇用民工进行了环境清理和美化,与地方政府协商,在城墙上打开通道把垃圾运到城外;利用建楼挖出的土石在大楼西侧建成三座别致的假山;在院内建起了花园、花亭,种植了花草、灌木丛进行绿化。
医院于1924年4月1日正式开业。冯玉祥将军与阎锡山省长发来了贺信,群众、官员、商人送红缎横幅“万民托命”。
注:资料主要由本院王昶飞提供
作者简介
王建琴(1963-),女,山西省汾阳医院综合档案室,大专,档案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