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群抑郁障碍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2014-08-27徐枝楼洪沪津戴晓知
徐枝楼++++++洪沪津++++++戴晓知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群抑郁障碍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将67例社区抑郁老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老年心理卫生健康讲座,根据研究对象意愿进行家庭访视或电话咨询,给予心理疏导与劝慰,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干预后4周和干预结束时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8周后,老年抑郁量表评分为(13.07±4.43)分,较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都明显降低 (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干预4周及8周后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干预8周后生活质量表7个方面的评分均比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社区老年人群抑郁障碍的防治是有效的,且简单易行,值得在社区中推广。
[关键词] 抑郁障碍;老年人群;综合护理干预;社区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1-0086-04
老年抑郁由于起病慢而隐匿,表现不典型,临床抑郁症状较轻,有的以躯体症状为主,社会和家庭甚至于医护人员对该病的识别能力低,有时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或者被认为是伴随机体衰老的正常现象,而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老年抑郁多处于未被发现和未接受治疗的状态,再加上目前社会上的歧视与偏见,部分老年人即使认识到自己有抑郁症状,也不能正确接受诊治,从而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7%~10%[1],国内文献报道对许多大城市社区老人进行筛检,抑郁症患者的检出率约11.5%[2],也有国内外文献显示,老年人抑郁的患病率为6.00%~29.39%[3-5]。老年人抑郁的后果极其严重,有的可能危及生命,抑郁导致长期情绪低落,很容易引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和癌症等躯体疾病。有关老年抑郁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本研究2013年3~6月初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筛查,对有抑郁障碍的人群进行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用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对温州市鹿城区二个街道四个社区的老年人群进行筛查。筛查出有抑郁症状的老人67人,按街道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干预组32人和对照组35人,入选标准为:①社区常住居民;②年龄60~80岁;③GDS评分10~25分。排除标准为:①伴有严重的躯体疾病而不能参加活动者;②有中度以上认知障碍者(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 HDS<10);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慢性疾病及干预前的GDS、H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量表工具 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价抑郁症状减轻的程度,共30个问题,总分最高30分,10分以下一般被视为正常;11~20分为轻度抑郁;21~25分为中度抑郁;26~30分为重度抑郁[6]。生活质量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100,Whoqol-100)共6个领域,24个方面以及评价一般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的评分,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7]。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 HDS)总分30分,得分越低病情越严重,且不受文化程度的影响[8]。
1.2.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一个街道二个社区,干预组一个街道二个社区,对照组老人组织心理卫生健康讲座、发放书面健康教育印刷品,进行电话咨询或家庭随访;干预组老人除给予组织心理卫生健康讲座、发放书面健康教育印刷品、接受电话咨询或家庭随访外,再给予每周1次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4周和干预结束时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对两组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评价干预效果。
1.2.3 护理干预 对纳入对照组的老人组织老年心理卫生健康讲座,根据研究对象意愿进行家庭访视或电话咨询,进一步详细讲解老年心理保健知识,倾听老人的生活烦恼,给予心理疏导与劝慰,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行为干预和常规社区干预,具体措施:(1)心理干预 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耐心倾听老人的讲述、给予适当的专业知识解释、日常用药指导、鼓励支持老人去寻找疏泄的方法、随时为老人提供咨询等。通过与老人沟通和讨论,帮助老人改变对事物的错误认识,从而减少对其心情和情绪的影响,培养老人正确及理性看待问题和周边行为的方法。(2)行为干预 可指导老人做放松训练,具体方法①意念放松:排除思想杂念、自我默念、放松语言,用语言信息影响机体能量,减慢消耗,转移注意力,逐步消除心理紧张状态,使机体得到恢复。具体方法如下:气沉丹田,默念“我放松了”,“我完全放松了”;将注意力集中于腹腔,使腹部产生温暖感,默念:“我全身感到很舒适”。②慢跑:走步结合深缓呼吸放松法用轻盈、节奏较慢的走步和慢跑配合加深吸气和缓慢呼气,同时可适当做上肢扩胸、振臂伸展等动作,肌肉和内脏器官得到全面放松。③音乐舞蹈、徒手体操放松:用旋律优美、轻松愉快的音乐,简单轻快的舞蹈、徒手操的练习来放松肌肉、关节,在练习中运动力求做到缓和、动作不僵硬、运动量小。(3)社区常规干预 为社区医生、护士及老人家属举办专家讲座及培训。首先通过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取得老人及家属的信任。同情与体谅老人的病情,使老人愿意医护人员沟通诉说,认真倾听老人的诉求并保守老人的隐私,消除老人的疑虑。用解释、疏导和鼓励的方法帮助老人对疾病有理性的认识,协助参与社会性活动,重建人生观。引导老人走出情绪低落的困境,更重要的是鼓励家属多给老人心理上的支持和生活帮助,多与老人沟通,重拾老人对生活的信心,给予老人战胜疾病的勇气。endprint
1.3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的资料统一输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先行方差齐性检验。两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方法,方差齐性检验用Bartlett法,两两比较用Scheffe法。如无特殊说明,显著性水准α=0.05,所有的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表1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G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4周和8周后,组间相比干预组的G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间在干预前、干预后4周、8周G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92,P=0.003);Bartlett方差齐性检验提示方差齐。两两比较显示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one-way ANOVA显示,干预前、干预4周后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干预前后GDS评定结果比较(x±s,分)
表2显示:干预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8周,Whoqol-100量表7个方面one-way ANOVA表明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抑郁障碍人群的生活质量;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Whoqol-100量表7个方面one-way ANOVA表明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干预8周后相比,Whoqol-100量表7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一般心理护理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与干预组相比,综合护理干预能在更短时间内改善老年抑郁障碍人群的生活质量;另外上述数据经统计分析还表明,两组在干预前Whoqol-100量表7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干预4、8周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除在更短时间内改善老年抑郁障碍人群的生活质量外,在改善生活质量的程度上也比对照组明显。
3 讨论
3.1抑郁及老年抑郁现状
近十多年来,抑郁障碍的诊断范围不断被扩大,有人提出了“抑郁谱系障碍”的概念。1993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召开专题讨论会,定义了阈下抑郁这一抑郁症新的亚范畴[9,10],也就是说有的症状表现虽没有达到诊断抑郁障碍的标准,但阈下抑郁也是抑郁症的高危因素。Judd等报道,普通人群中存在一项或一项以上抑郁症状达19.6%,存在两项或两项以上抑郁症状的普通人群年患病率约为11.8%[11-13],这些症状很难被非专业人员识别,去就诊的就更少[14,15],这些人群是临床与研究的盲区,很少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及治疗。而老年抑郁的临床表现经常与临床典型的抑郁障碍患者不完全相符,且长期抑郁情绪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往往导致老年人躯体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自杀。因此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给予必要的心理和社会支持以及行为干预措施,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群抑郁障碍已成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对社区老年人群抑郁障碍的干预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一套有效的筛查识别系统,也没有完整的干预及治疗方案。本研究应用抑郁量表(GDS)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抑郁筛选识别,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其抑郁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为老年抑郁的社区防治提供有效方法。
3.2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人群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通过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干预组GD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短期内减轻老人的抑郁情绪及症状;而对照组在4周内虽然评分有所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一些抑郁相关知识介绍及其相关的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人群抑郁障碍状况的改善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在社区精神心理卫生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由非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做一些抑郁相关知识的介绍及相关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很有益处。干预4周及8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GDS评分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社区老年人群抑郁障碍的抑郁现状,尤其是老年人对抗抑郁药物耐受性差,且对药物也有一定的排斥心理,非药物治疗措施就显得更为重要。
3.3综合护理干预对抑郁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经过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社区老年抑郁人群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干预组生活质量量表7个方面的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尤其是行为干预对老年抑郁影响比较全面,随着社会、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生理方面的健康水平也得到改善,使机体健康状况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状态。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7个方面的评分均比干预前提高,但在4周内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即使是一些抑郁相关知识及相关的健康教育介绍也可以影响老年抑郁人群的生活质量,从另一角度说明社区老年人群抑郁相关知识非常缺乏。干预组7个方面的评分均比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抑郁人群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采用GDS量表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抑郁筛查,GDS对老年抑郁识别率高,简单易操作,可作为早期发现社区老年抑郁人群可靠的复查量表,为社区老年抑郁人群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抑郁人群干预,取得很好的效果,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在社区老年抑郁人群的防治中是有效的,值得在社区推广。
[参考文献]
[1] 靳瑞. 老年抑郁症的预防及常见误区[J]. 健康向导,2012,(6):45.endprint
[2] 李丽,陶茂根. 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J]. 浙江医学,2012,31(7):954-955.
[3] Prince MJ, Harwiood RH, Blizard RA, et a1. Impairment,disability and handicap as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in old age[J]. Qlm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7(2):311-321.
[4] 夏颖佳,陈长香,王羽晗. 社会支持与唐山市福利院老年人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29-2530.
[5] 王金柱. 认知疗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30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8(12):3521-3522.
[6] 乐燕,陈远园. 结构式团体怀旧对老年人抑郁症状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111-112.
[7] 谢文林,沈波. 健康教育对尘肺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13-115.
[8] 陈贞素.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 51(12):95-97.
[9] 龚勋,蔡太生. 阈下抑郁的研究概述[J]. 医学与哲学,2009,7(30):477-482.
[10] 谭曦,张靖,杨秋莉. 阈下抑郁的中医心理干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全科医药,2013,8(16):2649-2651.
[11] Judd LL, Rapaport MH, Paulus MP. Subsyndromal symptomatic depression:A new mood disorder[J]. J Clin Psychiatry,1994,55:18-28.
[12] Judd LL, Schettler PJ, Akiskal HS. The prevalence,clinical relevance,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ce of subthreshold depressions[J]. Psychiatr Clin North Am,2002, 25(4):685-698.
[13] Cuijpers P, Smit F.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as a risk indicator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J]. Acta Psychiatr Scand,2004, 109(5):325-331.
[14] Forsell Y. A three-year follow-up of major depression, dysthymia minor depression and subsyndromal depression: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Depress Anxiety,2007,24 (1):62-65.
[15] 方芳,汪作为,王亚光,等. 社区人群抑郁障碍早期心理干预效果随访[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3(21):399-402.
(收稿日期:2014-05-09)endprint
[2] 李丽,陶茂根. 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J]. 浙江医学,2012,31(7):954-955.
[3] Prince MJ, Harwiood RH, Blizard RA, et a1. Impairment,disability and handicap as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in old age[J]. Qlm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7(2):311-321.
[4] 夏颖佳,陈长香,王羽晗. 社会支持与唐山市福利院老年人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29-2530.
[5] 王金柱. 认知疗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30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8(12):3521-3522.
[6] 乐燕,陈远园. 结构式团体怀旧对老年人抑郁症状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111-112.
[7] 谢文林,沈波. 健康教育对尘肺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13-115.
[8] 陈贞素.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 51(12):95-97.
[9] 龚勋,蔡太生. 阈下抑郁的研究概述[J]. 医学与哲学,2009,7(30):477-482.
[10] 谭曦,张靖,杨秋莉. 阈下抑郁的中医心理干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全科医药,2013,8(16):2649-2651.
[11] Judd LL, Rapaport MH, Paulus MP. Subsyndromal symptomatic depression:A new mood disorder[J]. J Clin Psychiatry,1994,55:18-28.
[12] Judd LL, Schettler PJ, Akiskal HS. The prevalence,clinical relevance,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ce of subthreshold depressions[J]. Psychiatr Clin North Am,2002, 25(4):685-698.
[13] Cuijpers P, Smit F.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as a risk indicator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J]. Acta Psychiatr Scand,2004, 109(5):325-331.
[14] Forsell Y. A three-year follow-up of major depression, dysthymia minor depression and subsyndromal depression: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Depress Anxiety,2007,24 (1):62-65.
[15] 方芳,汪作为,王亚光,等. 社区人群抑郁障碍早期心理干预效果随访[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3(21):399-402.
(收稿日期:2014-05-09)endprint
[2] 李丽,陶茂根. 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J]. 浙江医学,2012,31(7):954-955.
[3] Prince MJ, Harwiood RH, Blizard RA, et a1. Impairment,disability and handicap as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in old age[J]. Qlm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7(2):311-321.
[4] 夏颖佳,陈长香,王羽晗. 社会支持与唐山市福利院老年人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29-2530.
[5] 王金柱. 认知疗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30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8(12):3521-3522.
[6] 乐燕,陈远园. 结构式团体怀旧对老年人抑郁症状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111-112.
[7] 谢文林,沈波. 健康教育对尘肺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13-115.
[8] 陈贞素.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 51(12):95-97.
[9] 龚勋,蔡太生. 阈下抑郁的研究概述[J]. 医学与哲学,2009,7(30):477-482.
[10] 谭曦,张靖,杨秋莉. 阈下抑郁的中医心理干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全科医药,2013,8(16):2649-2651.
[11] Judd LL, Rapaport MH, Paulus MP. Subsyndromal symptomatic depression:A new mood disorder[J]. J Clin Psychiatry,1994,55:18-28.
[12] Judd LL, Schettler PJ, Akiskal HS. The prevalence,clinical relevance,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ce of subthreshold depressions[J]. Psychiatr Clin North Am,2002, 25(4):685-698.
[13] Cuijpers P, Smit F.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as a risk indicator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J]. Acta Psychiatr Scand,2004, 109(5):325-331.
[14] Forsell Y. A three-year follow-up of major depression, dysthymia minor depression and subsyndromal depression: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Depress Anxiety,2007,24 (1):62-65.
[15] 方芳,汪作为,王亚光,等. 社区人群抑郁障碍早期心理干预效果随访[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3(21):399-402.
(收稿日期:2014-0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