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2014-08-27田豫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21期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

田豫萍

[摘要]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与C组三组,A组43例患者使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B组51例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C组44例患者使用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12周,C组患者的HBV DNA不可检测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和ALT复常率与A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4周,C组患者的HBV DNA不可检测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性高于A组与B组(P<0.05)。治疗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与C组(P<0.05),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P<0.05)。 结论 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具有更好的疗效,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α-干扰素;恩替卡韦

[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1-0022-03

据统计,我国约有超过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全球的1/3。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危害非常大,不仅该病毒自身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还会引起患者出现其他相关的并发症,如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等,因此,如何控制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2]。由于HBV在人体内能够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通过药物治疗以降低患者血清中病毒的含量,不仅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同时也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与生活质量[3]。目前,核苷(酸)类药物与干扰素广泛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但是两种药物均有缺陷,如干扰素的耐药率低,而核苷(酸)类药物无免疫调节的作用[4]。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了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4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8例,其中男62例,女76例;年龄26~69岁,平均(43.9±12.8)岁;病程2~15年,平均(9.5±4.5)年。病例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制定的标准[5]。将138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43例,B组51例,C组44例。三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A组患者使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为皮下注射α-干扰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S20000056)300万U/次,前两周1次/d,后改为1次/2d。B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52237)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为口服恩替卡韦10 mg/次,1次/d。C组患者使用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治疗方法与以上相同。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在治疗第12周与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

1.2.2 检测方法 ①HBV DNA定量检测: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采用美国ABI7300荧光分析仪进行测定。②ALT检测:采用日本SANYO 公司AU2700生化仪检测患者ALT的水平。③乙肝五项的半定量检测:使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行检测,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上说明进行,使用cobase-601电化学化工分析仪进行测定。

1.3 测定指标

①血清HBV DNA不可检测率:血清HBV DNA不可检测率为发生HBeAg转换例数占该组总例数的比率。阴性的判断标准为HBV DNA<500 IU/mL。②血清HBeAg阴转率:血清HBeAg阴转率为发生HBeAg阴转例数占该组总例数的比率。血清HBeAg阴转的判断标准是HBeAg已不能被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测出。③血清HBeAg转换率:血清HBeAg转换率为发生HBeAg转换的例数占该组总例数的比率。HBeAg转换的判断标准为HBeAg消失,HBeAbI产生。④ALT复常率:ALT复常率为发生ALT复常例数占该组总例数的比率。ALT复常的判断标准为ALT降至<40 U/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治疗12周后疗效比较

治疗12周后,A、B、C三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A组与B组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12周后相关指标的比较[n(%)]

注:C组与A组比较,χ2=1.034、0.284、0.461、0.386,P均>0.05;C组与B组比较,χ2=0.887、0.302、0.524、0.371,P均>0.05

2.2 三组患者治疗24周后疗效比较

治疗24周后,在HBV DNA不可检测率与HBeAg阴转率上三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HBeAg转换率与ALT复常率上三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C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性优于A组与B组(P<0.05)。而A组与B组相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24周后相关指标的比较[n(%)]

注:C组与A组比较,χ2=4.458、3.629、4.012、3.926,P均<0.05;C组与B组比较,χ2=4.223、3.994、3.872、4.001,P均<0.05endprint

2.3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疲劳感、消化道症状、体重减轻、厌食、脱发等。结果如表3所示,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与C组(χ2=4.623,P<0.05),同时,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χ2=4.102,P<0.05)。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卫生事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感染HBV后,其在体内无限制复制可引起诸多肝脏严重疾病,如肝癌、肝硬化等。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原理是清除血清中的病毒,降低血清中的病毒浓度,一方面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减少其他相关肝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从而增加患者的存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就是抗病毒治疗[6]。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有两大类:核苷(酸)类药物与干扰素,而我国市场上常见的核苷(酸)类药物有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等[7]。

α-干扰素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α-干扰素能够与患者体内对应的受体发生结合作用,结合反应发生后激活抗病毒蛋白基因,从而诱导机体内部大量抗病毒蛋白的产生与释放[8]。2-5寡腺苷酸合成酶能激活细胞内核酸酶从而降解病毒mRNA;蛋白激酶则可以阻碍病毒的复制[9]。虽然α-干扰素优势明显,但其缺陷也较多,如人体对其耐受性较差,因此在长期使用中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其价格较为昂贵,因此使用其进行治疗时对于患者家庭来说经济压力比较大;其给药方式只能为注射,因此在给药方式上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0,11]。恩替卡韦是一类核苷(酸)类药物,其在2005年开始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恩替卡韦的作用机制是其能与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从而阻碍病毒的复制与增生,同时其对正常细胞DNA的毒性非常小,因此其安全性较好[12]。由于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且两者的治疗机制不同,因此推测若将两者联合使用,可能发挥更佳的治疗效果,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展进程,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耐药性与不良反应的发生[13,14]。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12周,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A组与B组相比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24周,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性优于A组与B组(P<0.05)。该实验结果说明,治疗24周后,采用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α-干扰素或单独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出现包括发热、疲劳感、消化道症状、体重减轻、厌食、脱发等不良反应,其中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与C组(P<0.05),说明C组患者不良反应大部分由α-干扰素引起的。同时,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具有更好的疗效,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Lin S M,Yu M L,Lee CM,et al. Interferon therapy in HbeAg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reduces progressin to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J Hepatol,2007, 46 (12):45-52.

[2] 陈强. 恩替卡韦和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64-66.

[3] Luo K,Mao Q,Karayiannls P,et al. Tailored regimen of interferon alpha for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J]. J Viral Hepat,2008,15(9):684-689.

[4] 赵丽红,任玉新.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55-1157.

[5]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传染病信息,2000,13(4):141-150.

[6] Lau GK,Piratvisuth T,Luo KX,et al. Peginterferon Alfa-2a, lamivudine and the combination for HBeAg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Hepatology,2005,352(26):2682-2695.

[7] Marcellin P,Lau G K,Bonino F,et al. Peginterferon alfa-2a alone,lamivudine alone,and the two in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HBeAg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N Engl J. Med,2004,35(12):1206-1217.

[8] 李旭红,赖江琼,李奕鑫,等. 不同疗程干扰素 α 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3年随访[J]. 传染病信息,2009,22(4):222-224.

[9] 罗生强,张玲霞.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2):10-23.

[10] 李娜.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分析[D]. 河北医科大学,2011.

[11] Cellib R,Macnee W. ATS/ERS Task Form 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 A summary of the ATS/ERS position paper[J]. Eur Respir,2004,23 (6):932-946.

[12] 李勇. 干扰素 α-2b 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36-138.

[13] 邓琪. 干扰素 α-2b 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5):359-360.

[14] 李晶. 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疗效[J]. 肝脏,2012,17(10):714-716.

(收稿日期:2014-03-06)endprint

2.3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疲劳感、消化道症状、体重减轻、厌食、脱发等。结果如表3所示,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与C组(χ2=4.623,P<0.05),同时,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χ2=4.102,P<0.05)。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卫生事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感染HBV后,其在体内无限制复制可引起诸多肝脏严重疾病,如肝癌、肝硬化等。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原理是清除血清中的病毒,降低血清中的病毒浓度,一方面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减少其他相关肝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从而增加患者的存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就是抗病毒治疗[6]。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有两大类:核苷(酸)类药物与干扰素,而我国市场上常见的核苷(酸)类药物有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等[7]。

α-干扰素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α-干扰素能够与患者体内对应的受体发生结合作用,结合反应发生后激活抗病毒蛋白基因,从而诱导机体内部大量抗病毒蛋白的产生与释放[8]。2-5寡腺苷酸合成酶能激活细胞内核酸酶从而降解病毒mRNA;蛋白激酶则可以阻碍病毒的复制[9]。虽然α-干扰素优势明显,但其缺陷也较多,如人体对其耐受性较差,因此在长期使用中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其价格较为昂贵,因此使用其进行治疗时对于患者家庭来说经济压力比较大;其给药方式只能为注射,因此在给药方式上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0,11]。恩替卡韦是一类核苷(酸)类药物,其在2005年开始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恩替卡韦的作用机制是其能与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从而阻碍病毒的复制与增生,同时其对正常细胞DNA的毒性非常小,因此其安全性较好[12]。由于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且两者的治疗机制不同,因此推测若将两者联合使用,可能发挥更佳的治疗效果,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展进程,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耐药性与不良反应的发生[13,14]。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12周,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A组与B组相比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24周,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性优于A组与B组(P<0.05)。该实验结果说明,治疗24周后,采用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α-干扰素或单独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出现包括发热、疲劳感、消化道症状、体重减轻、厌食、脱发等不良反应,其中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与C组(P<0.05),说明C组患者不良反应大部分由α-干扰素引起的。同时,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具有更好的疗效,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Lin S M,Yu M L,Lee CM,et al. Interferon therapy in HbeAg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reduces progressin to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J Hepatol,2007, 46 (12):45-52.

[2] 陈强. 恩替卡韦和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64-66.

[3] Luo K,Mao Q,Karayiannls P,et al. Tailored regimen of interferon alpha for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J]. J Viral Hepat,2008,15(9):684-689.

[4] 赵丽红,任玉新.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55-1157.

[5]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传染病信息,2000,13(4):141-150.

[6] Lau GK,Piratvisuth T,Luo KX,et al. Peginterferon Alfa-2a, lamivudine and the combination for HBeAg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Hepatology,2005,352(26):2682-2695.

[7] Marcellin P,Lau G K,Bonino F,et al. Peginterferon alfa-2a alone,lamivudine alone,and the two in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HBeAg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N Engl J. Med,2004,35(12):1206-1217.

[8] 李旭红,赖江琼,李奕鑫,等. 不同疗程干扰素 α 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3年随访[J]. 传染病信息,2009,22(4):222-224.

[9] 罗生强,张玲霞.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2):10-23.

[10] 李娜.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分析[D]. 河北医科大学,2011.

[11] Cellib R,Macnee W. ATS/ERS Task Form 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 A summary of the ATS/ERS position paper[J]. Eur Respir,2004,23 (6):932-946.

[12] 李勇. 干扰素 α-2b 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36-138.

[13] 邓琪. 干扰素 α-2b 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5):359-360.

[14] 李晶. 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疗效[J]. 肝脏,2012,17(10):714-716.

(收稿日期:2014-03-06)endprint

2.3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疲劳感、消化道症状、体重减轻、厌食、脱发等。结果如表3所示,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与C组(χ2=4.623,P<0.05),同时,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χ2=4.102,P<0.05)。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卫生事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感染HBV后,其在体内无限制复制可引起诸多肝脏严重疾病,如肝癌、肝硬化等。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原理是清除血清中的病毒,降低血清中的病毒浓度,一方面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减少其他相关肝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从而增加患者的存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就是抗病毒治疗[6]。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有两大类:核苷(酸)类药物与干扰素,而我国市场上常见的核苷(酸)类药物有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等[7]。

α-干扰素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α-干扰素能够与患者体内对应的受体发生结合作用,结合反应发生后激活抗病毒蛋白基因,从而诱导机体内部大量抗病毒蛋白的产生与释放[8]。2-5寡腺苷酸合成酶能激活细胞内核酸酶从而降解病毒mRNA;蛋白激酶则可以阻碍病毒的复制[9]。虽然α-干扰素优势明显,但其缺陷也较多,如人体对其耐受性较差,因此在长期使用中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其价格较为昂贵,因此使用其进行治疗时对于患者家庭来说经济压力比较大;其给药方式只能为注射,因此在给药方式上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0,11]。恩替卡韦是一类核苷(酸)类药物,其在2005年开始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恩替卡韦的作用机制是其能与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从而阻碍病毒的复制与增生,同时其对正常细胞DNA的毒性非常小,因此其安全性较好[12]。由于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且两者的治疗机制不同,因此推测若将两者联合使用,可能发挥更佳的治疗效果,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展进程,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耐药性与不良反应的发生[13,14]。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12周,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A组与B组相比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24周,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性优于A组与B组(P<0.05)。该实验结果说明,治疗24周后,采用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α-干扰素或单独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出现包括发热、疲劳感、消化道症状、体重减轻、厌食、脱发等不良反应,其中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与C组(P<0.05),说明C组患者不良反应大部分由α-干扰素引起的。同时,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具有更好的疗效,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Lin S M,Yu M L,Lee CM,et al. Interferon therapy in HbeAg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reduces progressin to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J Hepatol,2007, 46 (12):45-52.

[2] 陈强. 恩替卡韦和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64-66.

[3] Luo K,Mao Q,Karayiannls P,et al. Tailored regimen of interferon alpha for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J]. J Viral Hepat,2008,15(9):684-689.

[4] 赵丽红,任玉新.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55-1157.

[5]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传染病信息,2000,13(4):141-150.

[6] Lau GK,Piratvisuth T,Luo KX,et al. Peginterferon Alfa-2a, lamivudine and the combination for HBeAg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Hepatology,2005,352(26):2682-2695.

[7] Marcellin P,Lau G K,Bonino F,et al. Peginterferon alfa-2a alone,lamivudine alone,and the two in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HBeAg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N Engl J. Med,2004,35(12):1206-1217.

[8] 李旭红,赖江琼,李奕鑫,等. 不同疗程干扰素 α 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3年随访[J]. 传染病信息,2009,22(4):222-224.

[9] 罗生强,张玲霞.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2):10-23.

[10] 李娜.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分析[D]. 河北医科大学,2011.

[11] Cellib R,Macnee W. ATS/ERS Task Form 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 A summary of the ATS/ERS position paper[J]. Eur Respir,2004,23 (6):932-946.

[12] 李勇. 干扰素 α-2b 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36-138.

[13] 邓琪. 干扰素 α-2b 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5):359-360.

[14] 李晶. 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疗效[J]. 肝脏,2012,17(10):714-716.

(收稿日期:2014-03-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安络化纤丸对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30例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72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