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家大剧院版歌剧《茶花女》的灯光设计

2014-08-27孙芳朱耀宇李斌段继文杜宝民

演艺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电脑灯灯光设计茶花女

孙芳+朱耀宇+李斌+段继文+杜宝民

【摘 要】 本文浅析国家大剧院版歌剧《茶花女》的灯光设计。

【关键词】 歌剧;茶花女;灯光设计;色温;电脑灯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4.08.013

Brief Analysis of Lighting Design of Opera La Traviata Produced by NCPA

SUN Fang, ZHU Yao-yu, LI Bin, DUAN Ji-wen, DU Bao-min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Beijing 100031,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d the lighting design of opera La Traviata produced by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Key Words】opera; La Traviata; lighting design; colour temperature; moving light

近期,国家大剧院版歌剧《茶花女》再次上演,其演员的精彩演绎、精良巧妙的制作编排和令人惊艳的舞美设计再次得到观众的肯定。本文从视觉呈现角度浅析《茶花女》的灯光设计及其与舞美布景的配合。

《茶花女》剧情

三幕歌剧《茶花女》是最早在中国上演的西洋歌剧。这是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

《茶花女》的故事发生于19世纪的巴黎。交际花薇奥莱塔因为喜爱茶花,经常佩戴一朵或白或红的茶花,而被称为“茶花女”。薇奥莱塔与青年阿尔弗莱德坠入爱河,毅然离开纸醉金迷的巴黎社交圈。不料这段爱情却受到了阿尔弗莱德父亲的阻拦。无奈中,薇奥莱塔为了爱人的前途和家族的声誉选择了放弃,回到巴黎重操旧业。而不知道实情的阿尔弗莱德无法理解她的举动,当众羞辱了她。爱人的怨恨让原本就患有肺痨的薇奥莱塔病入膏肓。此时,阿尔弗莱德的父亲无法再忍受内心的煎熬,终于将真相和盘托出,但为时已晚,薇奥莱塔已怀着遗憾、孤独离开了人世,如茶花般凋零陨落。

1 舞美特色

巨幅镜面(22 m2×12 m2)的精彩运用是国家大剧院版《茶花女》的最大亮点,也是该剧的一张标志性“名片”,让整个舞台效果既充满时代感,又极富观赏性,很现代也很新颖。依托镜面的系列场景变换,带来不同的空间感。用镜面和光影营造的“太虚幻境”,有一种抽象的美感,浪漫至极,充满了“印象派”的迷离和梦幻,是古典和梦幻的结合。

平铺在舞台地板上的画幕,是镜中内容的重要来源。梯形画幕一共6张,都是画上水彩画的纯棉幕布,如图1所示。

梯形幕布平铺于舞台之上,宽边靠近观众席,窄边贴着镜面开合合叶。超大镜面是由一种特殊纤维制成的膜。灯光在纤维膜两面形成照度差,有时它是一面纯粹的镜子,有时又仿佛薄纱。超大镜面在演出中大多停留在45°,如图2、3所示。这样既可以像镜子一样反射出舞台地面的绚丽画面,又可以利用投光角度的变换将镜子后的舞台空间呈现给观众,瞬间实现“移步换景”的效果,使观众同时获得了两个视角。镜面上的影像有时营造演出环境,有时渲染气氛,有时则是人物内心的生动投射。剧中人仿佛在油画中穿梭,又像在云彩间漫步,游走于现实与虚幻之间,让这部经典爱情悲剧更加唯美动人。

2 布光特点

由于总面积达264 m2的巨幅镜面膜呈45°角斜跨于舞台上空,造成灯具投射可使用角度范围缩小,因此灯具摆放位置也异于传统。该剧的顶光仅限于镜子前区较窄区域的3道顶光,分别位于假台口和贴近假台口的2道吊杆上;镜子前区接近画幕的地板上还对称放置了10台26°成像灯;设计师将舞台分成前后2个部分,以巨幅镜面膜作为分割点,前半部分的布光主要来自于面光、耳光、柱光、前排侧光与前区吊笼;后区布光主要来自于后排吊笼、后排侧光与最后2道灯桥。主题照明全部采用聚光灯与成像灯,和极少的电脑灯点缀效果。灯位图如图4所示。

3 色温控制

演出使用的常规灯具为剧院自备的ADB系列,正常色温3 200 K,按照设计师的思路主要分成3类,卤钨灯的原始白光,雷登82B色纸(其中侧光人物布光还添加了灰紫904号,如图5),雷登85A色纸。

雷登82B色片(如图6)对550 nm~700 nm的可见光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使得橙、黄光的透射量只有原先的30%,光源中的蓝、紫光成份有很高的透射率,使得雷登82的透射光中蓝、红光的相对比例增大,提升了光源的色温,使人物的肤色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与欧洲的白种人肤色接近,白纤靓丽。

雷登85色片(如图7)对300 nm~450 nm波段的蓝、紫可见光有很低的透射率,而对450 nm~750 nm波段的可见光有较高的透射率,即它对光源中黄、橙、红光的吸收较少,有效降低了光源的色温。因此,该色片所产生的新色光具有很高的饱和度。运用这种色光照明低色温红色、橙色或橙红色舞台景物能呈现出艳亮而纯正的色彩。而恰恰舞台上的色系以暖色为主,合理使用雷登85系列色纸可使舞台呈现出油画般的效果。

4 灯光场景分析

大幕拉开,舞台漆黑背景中央投影的一朵纯白的茶花以特有的节奏一层一层渐渐地浸染成了鲜红,观众在这种节奏中屏气凝神,视线被这朵茶花拉入舞台。

伴随着序曲响起,投影幕升起。序曲中,264 m2的巨幅镜面缓缓从0°张开,画幕前舞台地板上的成像灯成对地按序曲的节奏依次亮起,漂亮的光束在镜面与舞台地板间穿梭,打开了《茶花女》的梦幻空间。endprint

在音乐中,镜面最终形成了一堵向观众席倾斜45°角的“墙”,巧妙折射出了地面上的画幅。通过镜面膜的反射,一幅巨大清晰的欧罗巴式的戏剧舞台幕布映入观众眼中(如图9)。设计者采用雷登85A色纸的成像灯将整个舞台瞬间带入戏剧环境中,明亮而鲜艳的色彩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此刻灯光设计师运用色温的改变,将整幅画面瞬间改变成油画质感。舞台上空用于铺光的成像灯使用的色纸为雷登85A,色彩饱和度极高,将舞台呈现为明亮而纯正的色彩效果。

舞台前区,画面与戏剧人物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将人们拉回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也预示着演出即将正式开始。

4.1 第一幕

第一幕与序幕间的衔接,是一次大胆的创新,舞台工作者身穿黑色工作服在梯形幕布两侧就位,当阿尔弗莱德将大把钞票抛洒出后,幕布分左右两块依次向两侧拉开,脚下的画幅露出了新的形象。群众合唱演员搬着、抬着、扛着桌椅等道具,欢快地奔向舞台,彼此间追逐嬉戏。

舞台整体布光仍旧以成像灯打出明亮鲜艳的光作铺光,身着礼服的男男女女手持酒杯登场,奢靡华丽的巴黎社交圈聚会展现在观众眼前。顶部和来自耳光与柱光的电脑灯高色温光源经过特殊透镜的虚化雕刻出舞台上男女主角以及具有象征含义的道具,色彩间的对比让人清晰地感受着哪些是虚幻哪些是现实。

这是一个典雅的中世纪宫廷风格的舞会场景,在舞会间隙,阿尔弗莱德向薇奥莱塔表达爱意。设计师用电脑灯刻画出台口前区的男女主人公,将人物从太虚幻境的场景中抠出置于现实表演中,其他所有演员均静止不动,屏息等待薇奥莱塔的回应,仿佛时空停止。当薇奥莱塔接受示爱后,全景又回到油画般的风格,所有演员恢复行动,将美好的爱情再次置于太虚幻境中。

4.2 第二幕

在巴黎郊外的古典农场庄园,薇奥莱塔与阿尔弗莱德两人甜蜜地生活在庄园中,整幅场景宛如室外桃源;与此同时,一张小方桌放置在舞台演区之外,所使用的灯光为电脑灯的高色温光,显得与整幅画面格格不入,光影的对比暗示了未来男女主角的悲情命运。

二幕场景切换时,8名舞美人员缓慢向后拉动梯形幕布,与大幕向上升起非常相似,这是从古典的欧洲歌剧开幕方式获取的灵感。如图11所示,此时野菊花的整体背景和简洁干净的几件道具,在镜面中展现出了乡村生活的恬静。

随着剧情的发展,当薇奥莱塔被迫离开,阿尔弗莱德与其父亲在舞台中的对唱,画面切换成老照片的场景,现实感极强。设计师也用常规灯原色铺满舞台,同时使用雷登82B切成照片形状大小,虚化、突出照片中的重点人物,还原了欧洲人白色人种的肤色,使人与照片形成了空间中的对话,仿佛穿越时空彼此交流。

二幕尾声,薇奥莱塔来到交际舞会的现场,画面随着故事的深入,从油画感逐渐趋向原色,把人从曾经的美好一步一步拉回现实,当阿尔弗莱德指责薇奥莱塔背叛忘情时,设计师更是使用耳光、柱光的全部电脑灯,勾勒出演区中心的表演,营造出凄惨而悲凉的气氛。

4.3 第三幕

最后一幕,薇奥莱塔的临终病床前散落着家具、皮箱,凄凉之情不言自明。天幕开启,整个舞台里黑洞洞的,没有一丝光亮,象征这无边无际的沉寂死亡,下场门柱光下电脑灯打造的两束惨白的高色温光束,笔直地照射在晕倒于桌上的薇奥莱塔,异常惨白凄凉。光束边缘模糊的光线忽隐忽现地散落在周边的物体上。薇奥莱塔穿着雪白的宽大衣袍,舞台上只存在着黑与白两种颜色,对比异常强烈。随着薇奥莱塔逐渐步向死亡,场上的灯光只增加了部分顶部的高色温电脑灯,突出重点演出位置的灯光亮度极低,若隐若现,表达着死亡临近。

4.4 尾声

演出临近结束,伴随着最终的咏叹调,巨幅镜面膜从45°缓缓升起,观众席的高亮金属卤钨灯逐渐提亮,依次将指挥乐队、观众投射在镜像中,从模糊到清晰。设计师在此运用了镜面与投影相互结合的手法,先是在镜面移动过程中,用背投影像投射出一幅空无一人的观众席景象,后区灯光微微泛红加亮,当有光亮提升后,镜面呈透射状态,观众看到的是一幅投射的视频影像。空空如也的观众席象征着无人来真正关心薇奥莱塔。

当镜面与舞台成75°,接近直立时,后区的光与影像都收掉,观众席的金属卤钨灯提至30%亮度,通过反射在镜面膜上,满场观众都能够通过镜面反射看到自己的真实影像,观众再次与舞台演出融为一体。

悲壮的乐章声中,薇奥莱塔幸福地死在阿尔弗莱德怀中,所有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幕。该剧留给众人的除了美妙的音乐、精彩的表演,还有与之相得益彰的灯光艺术。

2010年以来,经过中外创作者的共同努力,国家大剧院版《茶花女》以独特的舞台镜面设计、投影配合和灯光衬托,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每场演出都受到了歌剧迷的热捧。

(编辑 张 翔)endprint

在音乐中,镜面最终形成了一堵向观众席倾斜45°角的“墙”,巧妙折射出了地面上的画幅。通过镜面膜的反射,一幅巨大清晰的欧罗巴式的戏剧舞台幕布映入观众眼中(如图9)。设计者采用雷登85A色纸的成像灯将整个舞台瞬间带入戏剧环境中,明亮而鲜艳的色彩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此刻灯光设计师运用色温的改变,将整幅画面瞬间改变成油画质感。舞台上空用于铺光的成像灯使用的色纸为雷登85A,色彩饱和度极高,将舞台呈现为明亮而纯正的色彩效果。

舞台前区,画面与戏剧人物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将人们拉回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也预示着演出即将正式开始。

4.1 第一幕

第一幕与序幕间的衔接,是一次大胆的创新,舞台工作者身穿黑色工作服在梯形幕布两侧就位,当阿尔弗莱德将大把钞票抛洒出后,幕布分左右两块依次向两侧拉开,脚下的画幅露出了新的形象。群众合唱演员搬着、抬着、扛着桌椅等道具,欢快地奔向舞台,彼此间追逐嬉戏。

舞台整体布光仍旧以成像灯打出明亮鲜艳的光作铺光,身着礼服的男男女女手持酒杯登场,奢靡华丽的巴黎社交圈聚会展现在观众眼前。顶部和来自耳光与柱光的电脑灯高色温光源经过特殊透镜的虚化雕刻出舞台上男女主角以及具有象征含义的道具,色彩间的对比让人清晰地感受着哪些是虚幻哪些是现实。

这是一个典雅的中世纪宫廷风格的舞会场景,在舞会间隙,阿尔弗莱德向薇奥莱塔表达爱意。设计师用电脑灯刻画出台口前区的男女主人公,将人物从太虚幻境的场景中抠出置于现实表演中,其他所有演员均静止不动,屏息等待薇奥莱塔的回应,仿佛时空停止。当薇奥莱塔接受示爱后,全景又回到油画般的风格,所有演员恢复行动,将美好的爱情再次置于太虚幻境中。

4.2 第二幕

在巴黎郊外的古典农场庄园,薇奥莱塔与阿尔弗莱德两人甜蜜地生活在庄园中,整幅场景宛如室外桃源;与此同时,一张小方桌放置在舞台演区之外,所使用的灯光为电脑灯的高色温光,显得与整幅画面格格不入,光影的对比暗示了未来男女主角的悲情命运。

二幕场景切换时,8名舞美人员缓慢向后拉动梯形幕布,与大幕向上升起非常相似,这是从古典的欧洲歌剧开幕方式获取的灵感。如图11所示,此时野菊花的整体背景和简洁干净的几件道具,在镜面中展现出了乡村生活的恬静。

随着剧情的发展,当薇奥莱塔被迫离开,阿尔弗莱德与其父亲在舞台中的对唱,画面切换成老照片的场景,现实感极强。设计师也用常规灯原色铺满舞台,同时使用雷登82B切成照片形状大小,虚化、突出照片中的重点人物,还原了欧洲人白色人种的肤色,使人与照片形成了空间中的对话,仿佛穿越时空彼此交流。

二幕尾声,薇奥莱塔来到交际舞会的现场,画面随着故事的深入,从油画感逐渐趋向原色,把人从曾经的美好一步一步拉回现实,当阿尔弗莱德指责薇奥莱塔背叛忘情时,设计师更是使用耳光、柱光的全部电脑灯,勾勒出演区中心的表演,营造出凄惨而悲凉的气氛。

4.3 第三幕

最后一幕,薇奥莱塔的临终病床前散落着家具、皮箱,凄凉之情不言自明。天幕开启,整个舞台里黑洞洞的,没有一丝光亮,象征这无边无际的沉寂死亡,下场门柱光下电脑灯打造的两束惨白的高色温光束,笔直地照射在晕倒于桌上的薇奥莱塔,异常惨白凄凉。光束边缘模糊的光线忽隐忽现地散落在周边的物体上。薇奥莱塔穿着雪白的宽大衣袍,舞台上只存在着黑与白两种颜色,对比异常强烈。随着薇奥莱塔逐渐步向死亡,场上的灯光只增加了部分顶部的高色温电脑灯,突出重点演出位置的灯光亮度极低,若隐若现,表达着死亡临近。

4.4 尾声

演出临近结束,伴随着最终的咏叹调,巨幅镜面膜从45°缓缓升起,观众席的高亮金属卤钨灯逐渐提亮,依次将指挥乐队、观众投射在镜像中,从模糊到清晰。设计师在此运用了镜面与投影相互结合的手法,先是在镜面移动过程中,用背投影像投射出一幅空无一人的观众席景象,后区灯光微微泛红加亮,当有光亮提升后,镜面呈透射状态,观众看到的是一幅投射的视频影像。空空如也的观众席象征着无人来真正关心薇奥莱塔。

当镜面与舞台成75°,接近直立时,后区的光与影像都收掉,观众席的金属卤钨灯提至30%亮度,通过反射在镜面膜上,满场观众都能够通过镜面反射看到自己的真实影像,观众再次与舞台演出融为一体。

悲壮的乐章声中,薇奥莱塔幸福地死在阿尔弗莱德怀中,所有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幕。该剧留给众人的除了美妙的音乐、精彩的表演,还有与之相得益彰的灯光艺术。

2010年以来,经过中外创作者的共同努力,国家大剧院版《茶花女》以独特的舞台镜面设计、投影配合和灯光衬托,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每场演出都受到了歌剧迷的热捧。

(编辑 张 翔)endprint

在音乐中,镜面最终形成了一堵向观众席倾斜45°角的“墙”,巧妙折射出了地面上的画幅。通过镜面膜的反射,一幅巨大清晰的欧罗巴式的戏剧舞台幕布映入观众眼中(如图9)。设计者采用雷登85A色纸的成像灯将整个舞台瞬间带入戏剧环境中,明亮而鲜艳的色彩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此刻灯光设计师运用色温的改变,将整幅画面瞬间改变成油画质感。舞台上空用于铺光的成像灯使用的色纸为雷登85A,色彩饱和度极高,将舞台呈现为明亮而纯正的色彩效果。

舞台前区,画面与戏剧人物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将人们拉回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也预示着演出即将正式开始。

4.1 第一幕

第一幕与序幕间的衔接,是一次大胆的创新,舞台工作者身穿黑色工作服在梯形幕布两侧就位,当阿尔弗莱德将大把钞票抛洒出后,幕布分左右两块依次向两侧拉开,脚下的画幅露出了新的形象。群众合唱演员搬着、抬着、扛着桌椅等道具,欢快地奔向舞台,彼此间追逐嬉戏。

舞台整体布光仍旧以成像灯打出明亮鲜艳的光作铺光,身着礼服的男男女女手持酒杯登场,奢靡华丽的巴黎社交圈聚会展现在观众眼前。顶部和来自耳光与柱光的电脑灯高色温光源经过特殊透镜的虚化雕刻出舞台上男女主角以及具有象征含义的道具,色彩间的对比让人清晰地感受着哪些是虚幻哪些是现实。

这是一个典雅的中世纪宫廷风格的舞会场景,在舞会间隙,阿尔弗莱德向薇奥莱塔表达爱意。设计师用电脑灯刻画出台口前区的男女主人公,将人物从太虚幻境的场景中抠出置于现实表演中,其他所有演员均静止不动,屏息等待薇奥莱塔的回应,仿佛时空停止。当薇奥莱塔接受示爱后,全景又回到油画般的风格,所有演员恢复行动,将美好的爱情再次置于太虚幻境中。

4.2 第二幕

在巴黎郊外的古典农场庄园,薇奥莱塔与阿尔弗莱德两人甜蜜地生活在庄园中,整幅场景宛如室外桃源;与此同时,一张小方桌放置在舞台演区之外,所使用的灯光为电脑灯的高色温光,显得与整幅画面格格不入,光影的对比暗示了未来男女主角的悲情命运。

二幕场景切换时,8名舞美人员缓慢向后拉动梯形幕布,与大幕向上升起非常相似,这是从古典的欧洲歌剧开幕方式获取的灵感。如图11所示,此时野菊花的整体背景和简洁干净的几件道具,在镜面中展现出了乡村生活的恬静。

随着剧情的发展,当薇奥莱塔被迫离开,阿尔弗莱德与其父亲在舞台中的对唱,画面切换成老照片的场景,现实感极强。设计师也用常规灯原色铺满舞台,同时使用雷登82B切成照片形状大小,虚化、突出照片中的重点人物,还原了欧洲人白色人种的肤色,使人与照片形成了空间中的对话,仿佛穿越时空彼此交流。

二幕尾声,薇奥莱塔来到交际舞会的现场,画面随着故事的深入,从油画感逐渐趋向原色,把人从曾经的美好一步一步拉回现实,当阿尔弗莱德指责薇奥莱塔背叛忘情时,设计师更是使用耳光、柱光的全部电脑灯,勾勒出演区中心的表演,营造出凄惨而悲凉的气氛。

4.3 第三幕

最后一幕,薇奥莱塔的临终病床前散落着家具、皮箱,凄凉之情不言自明。天幕开启,整个舞台里黑洞洞的,没有一丝光亮,象征这无边无际的沉寂死亡,下场门柱光下电脑灯打造的两束惨白的高色温光束,笔直地照射在晕倒于桌上的薇奥莱塔,异常惨白凄凉。光束边缘模糊的光线忽隐忽现地散落在周边的物体上。薇奥莱塔穿着雪白的宽大衣袍,舞台上只存在着黑与白两种颜色,对比异常强烈。随着薇奥莱塔逐渐步向死亡,场上的灯光只增加了部分顶部的高色温电脑灯,突出重点演出位置的灯光亮度极低,若隐若现,表达着死亡临近。

4.4 尾声

演出临近结束,伴随着最终的咏叹调,巨幅镜面膜从45°缓缓升起,观众席的高亮金属卤钨灯逐渐提亮,依次将指挥乐队、观众投射在镜像中,从模糊到清晰。设计师在此运用了镜面与投影相互结合的手法,先是在镜面移动过程中,用背投影像投射出一幅空无一人的观众席景象,后区灯光微微泛红加亮,当有光亮提升后,镜面呈透射状态,观众看到的是一幅投射的视频影像。空空如也的观众席象征着无人来真正关心薇奥莱塔。

当镜面与舞台成75°,接近直立时,后区的光与影像都收掉,观众席的金属卤钨灯提至30%亮度,通过反射在镜面膜上,满场观众都能够通过镜面反射看到自己的真实影像,观众再次与舞台演出融为一体。

悲壮的乐章声中,薇奥莱塔幸福地死在阿尔弗莱德怀中,所有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幕。该剧留给众人的除了美妙的音乐、精彩的表演,还有与之相得益彰的灯光艺术。

2010年以来,经过中外创作者的共同努力,国家大剧院版《茶花女》以独特的舞台镜面设计、投影配合和灯光衬托,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每场演出都受到了歌剧迷的热捧。

(编辑 张 翔)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脑灯灯光设计茶花女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茶花女吊灯
浅谈话剧《收信快乐》的灯光设计
谈舞台灯光设计的综合艺术性
浅析舞美设计与灯光设计
歌剧《茶花女》剧照
茶花女柳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