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传统文化对广西中职生德育的作用
2014-08-27李雪玲
李雪玲
在壮族悠久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灿烂的民族文化,涉及到了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建筑、民俗民风等多个体系。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一代代壮族人民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民族文化传承序列,熏陶着一代代的壮族子孙,陶冶着他们的民族情感。近年来,笔者把壮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壮族聚居地区的中职道德教育课程之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现状出发,就壮族传统文化对广西中职生德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
一中职生德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国中职教育的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中职学校长期以来“重技能而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尤其对于中职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审美价值的培养关注甚少,忽略了对中职学生传统文化的教学。造成了很多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厌学心理
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学校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学习积极性受挫,很大程度上存在厌学心理。从社会认可的角度来看,家庭及社会对中职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见,使得他们的自信心下降,容易出现沉迷早恋、网络、游戏等现象,并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厌学心理。
2自控力和意志力差
许多中职生属于独生子女,长期受家长溺爱、宠爱,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思进取,不谋求解决,只有退缩或放弃。
3心理素质脆弱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期处于家庭和学校保护的中职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普遍较差,面对挫折和困难常常会以逃避心理来面对。
4责任感缺失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中职学生不懂得感恩,认为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缺乏责任意识,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环境的恶化、他人的不幸是别人的事情,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发展和他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5品质不良、素质不高
部分中职生在初中阶段,乃至小学以来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法制、纪律观念淡薄,随意迟到、早退、旷课、说谎、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且屡教不改。
二与德育相关的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1壮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著名壮学专家梁庭望曾说过:“壮族是一个很讲究道德、礼节、伦理的民族,有着悠久的伦理道德传统”[1]。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优秀传统道德。包括重义轻利、谦和友善、尊长爱幼、爱劳动、讲诚实、守信用、忠厚淳朴、开放包容、勤劳勇敢等。[2]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秀传统道德作为精神支撑,壮族人才创造出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特色鲜明的“那”文化
壮族作为最早稻作民族之一,自古以来,依水而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逐步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那”文化(壮族称水田为“那”,“那文化”即“稻作文化”)。[3]
3壮族其他传统民俗文化
铜鼓文化、山歌文化、崖画文化、图腾文化、麻栏建筑及壮族园林文化等均在世界传统文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
三壮族传统文化对中职生德育的作用
1学习壮族传统文化,提高了广西中职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培养中职生健全的人格
绝大部分广西的中职生从小就在壮族地区特定的环境下成长,受到了壮族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的熏陶感染,在其心理和性格上,已经深深地留下了壮族的烙印。因此,笔者在本校中职生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中,除了坚持包含共性的传统道德外,更着重体现壮族民族个性,突出壮族传统文化道德内容,并结合广西中职生的思想特点和人格需要,将德育内容与壮族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思维特点相融合,尽可能引起中职生道德情感在心理上的共鸣,促使中职生实现个体品德意识的自觉内化与外化,提高广西中职生的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培养中职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广西中职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加了德育教学的民族性。
2“友善包容”的壮族传统对广西中职生人生观的正面影响
壮族处于中原与东南亚、华南与西南各省的交汇处,是一个谦和友善、开放包容的民族,历来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壮族人民的包容性表现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融方面十分突出。秦汉以后,汉族人逐步大量融入壮族地区,不少汉人(变)成了壮人,也有不少壮人(化)成了汉人。形成了这种包容的民族性格,才使得自秦代开发岭南的两千多年以来,作为土著的壮族与入迁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始终保持和谐共生的态势,成为民族关系团结与和谐的典范。壮族人民友善、包容的传统道德思想对当代广西中职生的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正面影响,有助于中职生养成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的优秀品德。
3传承“那”文化,有助于培养广西中职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为珠江流域土著民族的壮族先民是我国最早创造稻作文明的民族之一。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社会生计方式形成了他们以“那”(水田,即稻作)文化为中心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壮族这个稻作民族族群的社会生活、精神信仰和文化品性。[5]
“那”文化将稻耕时期壮族社会里天、地、人之间的存在状态予以解读,并最终归结为所谓的“天人合一”的根本观念,即是对壮族人民“天为公,地为母,人为本的宇宙观和天地人相亲与相互依存的生态价值观”的凝练表达。壮族人民在“那”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自强不息、温和内向、绵里藏刚及宽和包容的性格特征[6]。对于这些优秀的民族性格的学习和解读,有助于广西中职生进一步继承这些优秀的民族性格,并培养新时代广西中职生勤奋刻苦、坚忍不拔的品格和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正确态度。
4广泛涉猎壮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广西中职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益于促进广西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历来是教育事业和社会实践的目标,同时,它也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希望达成的美好状态。我们国家中职教育的目标一直都要求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广西作为壮族自治的地区,在教育方面,还需注重壮族民族性的培养,更需进一步发掘和学习壮族传统文化。而壮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除了“那”文化、铜鼓文化、歌圩文化、崖画文化、图腾文化、麻栏建筑文化等已归纳成型的民族文化外,还有流传于壮族地区未经整理的各种传统壮族文化精华,利用好这些宝贵的壮族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当代广西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壮族传统文化在广西中职生德育教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壮族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对广西中职生产生着影响。任何民族的传统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族文化总会与现代流行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这些冲突可能对涉世未深的中职生产生消极的或积极的影响,但作为从事教育事业的我们,有义务对之采取持批判继承的态度,汲取精华,摈弃糟粕,认真区分,将优秀的壮族传统文化与充满正能量的现代精神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壮族传统文化在广西中职德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391.
[2]黄海安.壮族传统道德在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实现途径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0(2):126-127.
[3]覃乃昌.“那”文化圈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9(4).
[4]范宏贵,顾有识,等.壮族历史与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
[5]张阳,万辅彬.珠江流域“那”文化圈的稻作与牛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49.
[6]南科敏.壮族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的稻作文化内涵研究.中国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广西师范大学, 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