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4-08-27马海威
马海威
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马海威
目的 研究妇科门诊阴道炎患者病原体分布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514例阴道炎患者, 对其实施阴道分泌物检查, 同时对其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病原菌进行检测发现, 检出率最高的为阴道细菌, 清洁度III、IV及高于I~II级;年龄未超过20岁以及年龄在20~49岁之间的患者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道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的几率明显比年龄超过50岁年龄段的人群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四季均可检出的病菌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但对见于秋冬季节, 检出率最低的为滴虫阴道炎。结论 妇科门诊患者感染的情况比较多见, 主要与年龄和季节相关。
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影响因素
由于女性生理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容易出现阴道感染现象, 致病菌主要有真菌、病原菌以及滴虫等导致其发病的原因很多, 而且容易反复发作[1]。本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514例阴道炎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514例阴道炎患者, 年龄在18~76岁之间, 平均年龄(38.1±12.0)岁;患者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 阴道分泌物增多,患者就诊前的7 d未应用任何药物实施治疗。
1.2 采集标本 所有患者应选择非经期就诊, 就诊前的3 d禁止性生活。医生用无菌棉拭子将阴道分泌物擦拭下来, 将其放入盛有1~2 ml的生理盐水试管中, 取两支拭子分别放在2支无菌管中, 立即送去化验。
1.3 方法 通过高倍镜显微镜对阴道上皮细胞、阴道杆菌以及白细胞数量分度进行测量, 以此来诊断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镜下可见有线索细胞, BV检验为阳性, pH不低于4.5;滴虫性阴道炎:镜下可见有滴虫。
1.4 临床表现 ①细菌性阴道炎:少部分患者临床无明显的症状, 一些患者可见白带有鱼腥臭味, 阴道有瘙痒及灼热感, 阴道黏膜可有或无红肿及充血现象。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白带增多, 外阴瘙痒, 色白或黄, 白带略黏稠, 可呈乳凝块状或者豆腐渣样, 伴有阵发性瘙痒。③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口或者外阴瘙痒, 伴有特殊的臭味, 白带呈泡沫状, 质地较稀。
1.5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病原菌进行检测发现, 检出率最高的为阴道细菌,清洁度III、IV及高于I~II级;年龄未超过20岁以及年龄在20~49岁之间的患者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道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的几率明显比年龄超过50岁年龄段的人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四季均可检出的病菌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但对见于秋冬季节, 检出率最低的为滴虫阴道炎。
3 讨论
成年女性中, 阴道炎是多发病和常见病, 患者常常由于阴道分泌物有异味、分泌物增多或者外阴瘙痒等症状前来就诊。阴道炎虽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但是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治愈,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2]。临床常见的阴道炎类型主要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非特异性阴道炎以及滴虫性阴道炎等几种疾病。因而临床在实施治疗前应确定阴道分泌物为真菌、病原菌还是滴虫感染, 进而实施对症治疗。盲目的治疗临床效果不显著, 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引起患者对抗菌药产生耐药性, 导致菌群失调。
阴道内数量最多的常驻正常菌群为乳酸杆菌, 其在女性的阴道内表现为微生态平衡状态。如患有阴道炎时, 将微生态的平衡状态打破, 引起致病菌大量繁殖。许修礼等学者研究指出, 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 阴道微环境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变化, 引起假丝酵母菌感染几率及滴虫感染几率增加。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是因条件致病菌假丝酵母菌导致的外阴阴道疾病。通过对病原菌进行检测发现, 检出率最高的为阴道细菌, 清洁度III、IV及高于I~II级;年龄未超过20岁以及年龄在20~49岁之间的患者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道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的几率明显比年龄超过50岁年龄段的人群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四季均可检出的病菌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但对见于秋冬季节,检出率最低的为滴虫阴道炎。但是至今为止对于季节对阴道菌群的影响情况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 并且在对病菌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还受到人为因素以及实验误差的干扰, 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扩大标本量, 更加深入的对其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 在生育期的年龄段最容易患有各类阴道炎,具体发病机制与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女性阴道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如能早期发现、明确病因, 早期治疗, 能够有效的提升阴道炎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复发几率, 而且检验人员要认真负责。
[1] 罗秋玲.探讨妇科门诊患者阴道炎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中外医学研究, 2012, 24(30):548-549.
[2] 吴宏宇, 王敬华, 祁建青, 等.细菌性阴道炎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刊, 2011, 20(12):31-32.
2014-04-18]
132011 吉林市船营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