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现状

2014-08-27郭伟崇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龄心血管

郭伟崇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现状

郭伟崇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现状。方法 选取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对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等具有相关性, 而与性别和尿酸等无明显的相关性, 且危险因素从强到弱分别为糖尿病、高血压、年龄。结论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主要与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后, 其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 病死率降低。

高龄老年冠心病;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现状

冠状动脉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 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心肌缺血进而引起心绞痛, 因此临床上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引发该病的因素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其他疾病史有关[1]。冠心病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较为常见, 而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 这就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近几年来, 我国人口老年化日益加重, 高龄老年人群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由多种危险因素互相影响, 因此其心血管疾病发病快, 较易导致患者身体器官出现功能衰竭, 甚者威胁患者生命[2]。本文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该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现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75~90岁, 平均年龄83.6岁。所有患者年龄均>75岁, 且临床病例资料完整, 对30例患者进行诊断均符合“2007年冠心病诊断标准”, 诊断为冠心病。

1.2 分析方法 将3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等。另外调查分析患者的生活环境、吸烟史以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等慢性疾病。

危险因素评定:①吸烟:有吸烟史、目前吸烟、累计吸烟100支均认为吸烟;②静息状态下, 测量患者血压, 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 Hg,有高血压病史, 或正服用降压药物;③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11 mmol/L或餐后8 h血糖≥7 mmol/L。

2 结果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具有相关性, 而与性别和尿酸等无明显的相关性, 且危险因素从强到弱分别为糖尿病、高血压、年龄。

3 讨论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基本病变进而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主要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其它疾病史等密切相关。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疾病, 对其治疗较复杂, 存在用药种类繁多但治疗效果却不明显的现象;临床研究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将起到调整和改变的作用, 而对其进行干预治疗, 如禁烟禁酒,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尽量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以及及时的发现胰岛素抵抗等干预处理[3]。对有早发冠心病病史及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仔细认真的干预处理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很多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发生通常也是由多个危险因素所引发的, 不管何时多个因素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单个因素造成的危害。对于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心肌梗死以及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 应及时、积极采取有效治疗, 将患者病情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中, 对吸烟和血脂的干预改变效果最佳, 而对空腹血糖进行干预的效果最差。

本文通过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并对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 发现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LDL等密切相关, 再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后,其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 患者病死率降低。

总之, 对于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诸多危险因素防治过程中, 应重视患者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确诊并及时进行干预, 同时应有效地控制患者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合理地调节患者血液脂质平衡等, 这些干预措施能明显的提高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邢冬梅, 张俊华, 李玲, 等.心血管复方制剂对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干预效果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4): 446-451.

[2] 曾莉容.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2(33): 47-48.

[3] 杨伯泉, 朱慧民, 王灵红, 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 10(1): 54-57.

2014-04-08]

473002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高龄心血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超高龄瘙痒症1例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